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馬寶善《易道太極說》一書連載之七
 第二章  七、太極生成說

 


 

 

圖1:太  極 (基)


    自從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周易·系辭》提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之后,歷經幾千年,不知有多少人在探索和研究“太極”。有的學者把它作為一個終身探究的目標,可惜的是大部分學者把“太極”與“無極”混而為一。唐代著名的易學家孔穎達就錯誤地認為:“太極為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更早前的東漢和西漢時期,大部分學者都認為“元氣未分狀態(tài)”,即氣、形、質混然一體而未分離的混沌狀態(tài),為太極。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易學家王弼雖然以“一”為太極,但認為此“一”不是數(shù),而是無,也錯認為“虛無”為太極。更有甚者,宋代朱熹認為:“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太極者,其理也”。


    于是乎近、現(xiàn)代人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大而化之的概念:“太極是宇宙的自身規(guī)律”。這種概念將“太極”與“道”混而為一,“萬物一太極,人人一太極,其小無內,其大無外”,“通天下萬物皆一太極氣物質所生化。”,太極是“萬物生命變化的始原點”。實際上將太極變成了無極的同義語。


    如果將太極與無極或者與道混而為一,或者把太極的概念泛化,那就無所謂太極或者沒有太極了。


    我們在第一章中研究了無極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經》中的“無”、“母”、“道”、“始”等指的都是“有物渾成,先天地生”的無極,即數(shù)學符號中無形無象無物的0。而“無中生有”、“道生一……”,“有”與“一”都是實有;孔子在《周易·系辭》中提出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的“太極”,指的也是實有。也就是說數(shù)學符號中的1是有形有象的開始;1是從0演化而來的,即“無中生有”;這個“1”就是太極,確切地說是太極(基),即太極的初始。


    那么這個實有之1,有何物出現(xiàn)?何為實有?請看圖一“太極(基)”:此圖比圖0(無極圖)只多出現(xiàn)了一個S曲線,我們把這個圖稱之為“太極(基)”。因為它的演化“實有”的過程剛剛開始,只是一個基礎而已,待到產生四象之時,才告完成而形成全圖,然后才有八卦的產生。


    在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中,凡是占居中心地位者,都是在本范圍內起主導和決定性作用者。因此認為,該圖中的曲線,即占居太極中心地位的曲線,所顯示、反映、代表的必然是宇宙萬物之本質核心,它絕不是一條簡單而普通或者毫無蘊義的線條,而應當也必然是數(shù)學符號科學中,同樣占居中心地位并起主導和決定性作用的符號。她是宇宙本源、本體實有的顯現(xiàn)。


    在數(shù)學符號0 1 2 3 4 5 6 7 8 9 10中,5不僅僅是位處中心之數(shù),而且“天數(shù)5,地數(shù)5”,都是一個事關全局、大局的重要之數(shù)。5個生數(shù)與5個成數(shù),都離不開5,都圍繞著5轉。5加1為6,5加2為7,5加3為8,5加4為9,5加5為10。在數(shù)學符號科學中,5在主導和決定著全部成數(shù)的命運,發(fā)揮了“走活全盤棋局”的作用。我們的先祖伏羲始創(chuàng)的先天八卦,他的八卦順序排列軌跡走向就是一個隱形之5(見圖17),河圖中心數(shù)是一個顯形之5(見圖9),洛書的中心數(shù)也是一個顯形之5(見圖11)。宇宙銀河系中的北斗七星的排列順序軌跡是一個標準的5;中國古代《洪范》將金木水火土作為形成萬物的五種元素,五行生克,歷代應用廣泛;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四肢和軀干就是5;能夠通“靈”的“眼、眉、耳、鼻、口”稱之為5官(顯5),起重要作用的內臟稱之為5臟(隱5),以及手指5(上5),腳趾5(下5)等等;在自然與現(xiàn)實中,用5之地數(shù)不勝數(shù)。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5占據(jù)著核心的地位。5為天下之大數(shù)。


    “太極(基)”(見圖1)中顯示的S曲線就是數(shù)學符號中之5,兩者形態(tài)也完全一致,天衣無縫,絕妙無比。


    根據(jù)5的這種天然特性和特質,以及它在“太極(基)”圖中所占居之核心地位,它所顯示、反映、代表的意象,應當是在宇宙萬物生成與演化過程中起主導和決定性作用的5大本體存在。宇宙本體存在絕不會是單一的。這5大本體存在主導和決定了宇宙萬物蘊化之命運。


    對于宇宙本體,近代著名哲學家德國黑格爾,認為是絕對精神;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把宇宙本體歸于水;阿那克西曼德認為宇宙本體不是水,而是“阿派郎”即無限和無規(guī)定的東西;另一位哲學家阿那克西米尼主張宇宙本體是氣;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宇宙的本體都是數(shù);赫拉克利特卻說,這個有秩序的宇宙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如此等等,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或錯誤的。


    宇宙本體應當是將人與人、人與天地自然置于一個具有共同性即相互關聯(lián)的基礎之上,使人與人有情際關系,人與大自然有感通互應關系。


    根據(jù)現(xiàn)代科學各領域研究成果,從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多方面研究確認,這宇宙5大本體應當是: 精、、神、道、陰陽(見圖8)。精氣神屬實性本體,道陰陽屬虛性本體。虛實結合構成了一個統(tǒng)一體。


    第一、。精為物;這是形成宇宙萬物之物質及其能量之表象,它顯示和顯現(xiàn)在宇宙的最表層。


    第二、。炁為介;這是流動和充實于萬物之間之動力表象,屬于介質,它隱存于一切空間,看不見摸不著,只能感覺到。


    第三、。神為識;這是使宇宙生命能夠具有的思維和意識,活性能量之表象,隱居于事物的深層,只能意會而難以言表。


    第四、。道為律;這是萬事萬物產生、發(fā)展的法則、規(guī)律;屬于“能”與“式”的表現(xiàn),隨從于事務發(fā)展與變化之中,貫穿其全過程。


    第五、陰陽。陰陽為性;這是萬事萬物所具有的兩種天然屬性,陰主靜而陽主動,動靜相依,前后相隨,互為其根。


    這5大本體存在,是宇宙萬事萬物產生、演化、孕育、發(fā)展的根本所在。一切都產生至這里,一切都來源于這里,一切都蘊涵在這里。那種認為“乾坤本體”、“心本體”、“理本體”、“陰陽本體”以及“無為本體”的觀點也是錯誤的。


    “太極(基)”世界,實質上就是“線時空”世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易經》為什么是一套完整的系統(tǒng)?蘊藏著深刻的哲學思維
十個數(shù)字看懂中國文化
學習易經要從太極入門,今天講太極
無極生太極的認識
周易知識講座(3)
陰陽動靜相對相生之基本原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