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切割地球之二:埃及泥垢了,你的國界是英國強迫癥切出來的嘛?

文/江隱龍

在殖民時代來臨之前,國與國之間的邊界或者模糊,或者依托不同的高山、海洋、河流、湖泊、沙漠、森林等形成曲折的“自然邊境”,中國歷史課本上偶見秦漢時期筆直的國境線,實際是因為無法準確繪制而采用的估算法。而當西班牙、英國、法國等一批老派殖民帝國興起之后,殖民者其對殖民地的瓜分顯然便失去了文化與民族上的耐心,于是作為殖民地的重災區(qū),北非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國界線筆直的國家。那么,最“模范”的直線國界屬于哪個國家呢?

答案是一個千年古國——埃及。埃及東向紅海,北臨地中海,除東北角與以色列/巴勒斯坦接壤而有一段短短的國界線外,其余的邊界基本組成了一個大寫的直角。向西,以東經(jīng)25度線為界與利比亞相鄰;向南,以北緯北緯22度線為界與蘇丹相鄰。加之北部與東部的海岸均比較平直,埃及版圖幾乎是一個直角梯形,絕對是強迫癥患者移民的首選。

那么,這個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直角梯形,是怎么煉成的呢?

作為文明古國,埃及獨立的歷史其實非常短。在1517年馬木留克戰(zhàn)爭后,奧斯曼帝國第九任蘇丹征服了埃及,后者叒一次淪為民族帝國的行省。1798年拿破侖大帝遠征埃及,后因法國艦隊被英軍全殲而打道回府,此時奧斯曼帝國家道中落,帝國軍隊里的一名阿爾巴尼亞裔軍官乘機取得了埃及地區(qū)的控制權,并迫使奧斯曼帝國第三十任蘇丹馬哈茂德二世于1805年承認他為埃及瓦利。在與奧斯曼帝國對抗的過程中,漸漸強大起來的英國將觸手伸入了這個文明古國并最終占領了埃及以及更南方的蘇丹地區(qū);為便于管理,1899年1月19日,英國和埃及在開羅簽訂了《英埃共管蘇丹協(xié)定》,規(guī)定在北緯22度以南的地區(qū),成立英埃共管政府,二戰(zhàn)后,雖然英國軍隊相繼撤離其在非洲的殖民地,但這一紙協(xié)定所規(guī)定的北緯22度卻被沿用下來,成為埃及與蘇丹的邊境。

然而故事就這么結束了么?怎么可能。英國人在巴基斯坦與印度邊境留下了克什米爾,在中東留下了巴勒斯坦與以色列,怎么會虧待埃及和蘇丹呢?仔細觀察埃及的南段邊界,會發(fā)現(xiàn)兩個突出部,一處向南嵌入蘇丹,一處向北直通紅海。這段天殺的整死強迫癥的國界是哪冒出來的?

英國人適時的出現(xiàn)了。1899年的《英埃共管蘇丹協(xié)定》規(guī)定英埃共管蘇丹以北緯22度為界,但又于1902年重新調(diào)整了行政邊界,把北緯22度以南一塊阿巴達人部落的放牧地劃歸埃及,同時把該縣以北一塊貝沙族的放牧地劃歸蘇丹——于是北緯22度線東部出現(xiàn)了一條的不規(guī)則曲線,而這個曲線與直線相交便形成了南北兩個三角區(qū)。

向南的一處叫比爾泰維勒(中文意為“深井”,好炸裂的寓意)三角區(qū),土地非常貧瘠,埃及和蘇丹兩個國家都不聲稱擁有該地的主權,也沒有興趣派出人國物力對其進行管理,于是可憐的比爾泰維勒三角區(qū)就成了沒有任何國家政權和黨派政府的自由之地。2014年7月,一個美國人為了實現(xiàn)其女兒當公主的夢,不遠萬里來到比爾泰維勒三角區(qū)建立了“北蘇丹王國”——當然這個國家還屬于私人國家,至今沒有得到任何國家的認可。

向北的一處叫哈拉伊卜三角區(qū)——嫌棄比爾泰維勒三角區(qū)的埃及和蘇丹對這塊土地的態(tài)度有了180度的大轉(zhuǎn)變:雙方均聲明對此地區(qū)擁有主權。哈拉伊卜三角區(qū)東面俯瞰紅海,雨量充沛,沿海一帶土地肥沃,境內(nèi)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埃及和蘇丹都不傻,誰也不肯松口,雙方進行多次磋商但均無結果,以致1995年在哈拉伊卜地區(qū)發(fā)生小規(guī)模的流血沖突。不過暴力沒有解決實際問題,至今哈拉伊卜三角區(qū)的主權問題一直存在爭議,只是1999年蘇丹總統(tǒng)奧馬爾·巴希爾出訪埃及,兩國發(fā)表了聯(lián)合公報,宣誓將在兄弟般的條件下解決哈拉伊卜三角區(qū)的爭議——結果便是蘇丹從哈拉伊卜三角區(qū)撤軍,將此地的控制權讓給了埃及。

那么,埃及與蘇丹的邊界爭議線就此結束了么?并沒有。細心觀察,會發(fā)現(xiàn)埃蘇國界在尼羅河兩岸形成了一個向北的突出部,這個如軟掉的手指的突出部是個什么鬼?

事實上,這個地區(qū)也有一個名字,叫瓦迪哈勒法尖角,而瓦迪哈勒法尖角的形成也源于1902年的那次行政邊界修正。因為瓦迪哈勒法尖角距離蘇丹政府更近,為便于管理,英國將這一塊土地劃歸蘇丹。那么,這什么這個突出部并沒有引發(fā)埃及與蘇丹的沖突呢?

因為阿斯旺大壩修建后,這一地區(qū)幾乎盡數(shù)被納賽爾水庫淹沒,對比爾泰維勒三角區(qū)都沒興趣的埃及與蘇丹顯然對水庫的河床更沒有興趣,于是瓦迪哈勒法尖角就這么軟著,繼續(xù)自己默默無聞的生活……

構成埃及國界大直角的不僅有北緯22度線,還有東經(jīng)25度線。這一條線又是怎么確定的呢?這條邊界線依然有殖民地的印記,但卻不是英國人留下的,而是意大利。

一戰(zhàn)結束后,協(xié)約國與戰(zhàn)敗國土耳其簽訂《色佛爾和約》。根據(jù)該和約,土耳其原有領土縮小了3/4,本土也被瓜分,黑海海峽由國際委員會管理。在土耳其的斗爭下,1923年7月24日,協(xié)約國被迫與土耳其簽訂新的和約,即《洛桑條約》?!堵迳l約》第29條規(guī)定:

“利比亞人在一切方面應在土耳其享受與其他意大利國民相同的待遇。”

連同此條款,土耳其實質(zhì)上放棄被英、法、意等國瓜分的前屬奧斯曼帝國的埃及、突尼斯、主要指昔蘭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亞兩地區(qū)。1934年,的黎波里及昔蘭尼加殖民地合并并改用古名“利比亞”,這個名字本由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沿用,墨索里尼則希望以此重振羅馬帝國時代的雄風。

如今的利比亞其東部均為昔蘭尼加,而昔蘭尼加的東部為浩瀚的利比亞沙漠。想在浩瀚的利比亞沙漠劃出一條分界線并不是易事,而東經(jīng)25度縱穿的設定除了殖民者的圖方便心理,也源于原奧斯曼帝國邊界的慣性——在奧斯曼帝國時代,埃及行省的管轄范圍大約便停留在東經(jīng)25度附近,于是這條地理學意義上的直線最終由英國、意大利定為了埃及與利比亞的國界。

由此,埃及這個最“正點”的垂直梯形,最終成形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埃及與蘇丹為何有兩條邊界線?無主之地和爭端領土的由來
「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埃及與蘇丹的邊界爭議
哈拉伊卜三角區(qū)、瓦迪哈勒法尖角:蘇丹和埃及領土爭端
一塊領土兩個大國爭奪,一國直接出兵占領,另一國抗議至今
這塊領土有兩個香港大,周邊鄰國嫌棄不要,結果被人撿漏直接建國
無國認領的土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2個國家都不要,原因罕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