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蘑菇心理 第917天 】
◆ ◆ ◆
文 | 實用菌
01
難過,或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會怎樣做?
通常我的做法,是找個安靜的地方呆著,或者睡上一覺。
生活中,我也見過很多人和我有著一樣的處理情緒的方式。
這樣不吵不鬧的方式看起來很成熟,別人還會稱贊你脾氣好,心態(tài)平和,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這樣做也是有代價的,只不過這種代價更隱蔽,更不容易發(fā)現(xiàn)而已。
遇到問題習慣獨自承受的人,雖然抗壓能力比較強,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個問題,就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情緒常常會莫名地低落,而且一旦陷入到這種抑郁的情緒中就很難從中抽離出來。
時間久了,不高興就會轉(zhuǎn)變成消沉;
時間再久一點,消沉就會轉(zhuǎn)變成一切沒有意義;
到了最后的最后,你可能會覺得:既然一切都沒有意義,那不如結(jié)束這種沒有意義的生活。
很多時候,抑郁癥就是這樣來的。
02
既然如此,當初為什么還要這樣去處理自己的情緒呢?
原因有很多。
有時候,是不想讓別人看見自己脆弱,或者不堪的樣子。
有時候是覺得,把內(nèi)心的“垃圾”丟給別人是在傳遞負能量,會影響別人,顯得不成熟。就像那句話說的,所謂成長,就是一個逐漸把哭聲調(diào)成靜音的過程。
當然,也有時候是覺得說還不如不說。
很多時候你想和家人或者要好的朋友說一些自己的煩心事,但對方有些敷衍或者不理解的回應(yīng),反而會讓自己更難受,甚至悲傷。于是,就會主動選擇沉默,還是自我消化吧。
當然,從根本上說,一個人之所以如此懂事,或者說如此倔強,是因為內(nèi)心有這樣一種自我認知:
只能接受自己好的一面,不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
因為不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所以認為別人也不會接受,認為這就是負能量。于是不能說,不可說。
因為不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所以認為別人也不會認同,只要別人現(xiàn)出一丁點的不理解,就認為沒有人能對自己感同身受,于是不愿說,不想說。
后臺回復“視如生命”送你一段關(guān)于幸福的詮釋^_^
03
不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再深入思考一下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是因為覺得人應(yīng)該是完美的,或者至少自己應(yīng)該是完美的,這樣人生才有價值或者意義。
但問題是很難做到完美,不管做什么事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總會有遺憾。
這樣一種不想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狀態(tài),就造成了內(nèi)心的矛盾和沖突。
如何去處理這種矛盾和沖突,就決定了一個人會以什么樣的心理模式來應(yīng)對生活。
有的人會選擇接納,接納自己的不足,然后用找到和提升自己優(yōu)勢的方式來平衡自己的不足。
當然,也有的人會選擇不接納,不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結(jié)果就是,覺得自己是一個問題。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是問題的時候,就會本能地去掩蓋問題。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行為中,就包括掩飾自己的內(nèi)心。
敞開心扉,暴露自我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別人會看到你的不堪。一旦有人會借此傷害你,你將付出很大的代價。
既然暴露有這么大的風險,還不如獨自去消化。
獨自消化的好處是,在別人看來你非常的獨立,承受力強,而且很積極上進。在非親密的關(guān)系中,這種類型的人往往很受人歡迎。
但代價是,這種消化并不是真的消化,而是一種壓抑,把負面的情緒壓抑到潛意識中去,結(jié)果就是你不會得到真正的解脫,相反會越來越不快樂。
而且,這種不快樂也會通過表情、行為舉止等非語言信息傳遞給身邊的人,讓別人也感到壓抑。
04
在感情中,心情不好時選擇憋在心里,獨自去消化這種方式,可能不但不會被認可,相反還可能會損害兩個人之間的親密感。
在親密關(guān)系中,交流情感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分享彼此的喜悅,另一種就是傾訴各自的壓力和不愉快。而且,越是能交換彼此不愉快的人,關(guān)系越親密。
付出感,也是維系情感的一種很重要的方式。
當在乎你的人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幫你走出困境,會覺得自己在這段關(guān)系中很有價值,很重要。
相反,如果遇到不好的事情總是不開口,雖然出發(fā)點是為對方考慮,但是在對方的感受上可能會截然相反。他們會覺得你有太多的秘密,甚至認為自己不被信任,從而產(chǎn)生隔閡。
這對親密關(guān)系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所以,假如你是一個習慣了把所有的不愉快都放在心里,什么事都一個人去扛的人,要是想擁有一個幸福的感情,就很有必要做出一些改變了。
你需要做的也很簡單,就是變得“自私”一點,多麻煩一下身邊的人,主動地表達自己,表達自己的感受,說出內(nèi)心的不愉快。
真正的愛,不僅僅是相互付出,還包括相互需要。
留言互動區(qū)
心情不好時
你是怎樣應(yīng)對的?
歡迎在留言區(qū)分享
【好課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