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鉑程齋  馬東和許知遠的對話

馬東和許知遠的對話這兩天在網(wǎng)上很火,許知遠因為這個視頻在網(wǎng)上被罵的鼻青臉腫的,“許知遠你離采訪馬東還差十個朱軍!”弄得我都起了好奇心,特意找來視頻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想看看那十個朱軍往那兒塞。

 

看完了以后,我覺得在審美上,其實我是能理解許知遠老師的。老實說,《奇葩說》我也看不下去。它里頭那些紅頭發(fā)綠腦袋的造型我就受不了,而且里面的人說起話來都很激動的樣子,也不符合我的審美觀。我的心情跟許知遠老師是一樣的,不光跟許知遠老師的心情一樣,跟中老年人看見穿著麻袋服、留個雞冠子頭的年輕人的心情也思一樣的:這都什么呀?太粗鄙了!

 

但這是一種非理性的偏見。我能理解許知遠的焦慮,甚至我認為這種焦慮里有一些真實的力量,但是我依舊認為他的邏輯理路是不清楚的。我不想加入罵他的隊伍,因為隊伍實在太擁擠了。我只想對事不對人的談幾個道理。

 

過去的時代有多精致?


覺得過去的文化非常精致,我覺得這是個誤解。我們看過去的文化,其實只看到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比如唐詩??墒翘瞥J字的人是很少的,會寫詩的人更少。唐朝有六千多萬人口,能夠閱讀詩歌的人最多只有三四百萬,能夠?qū)懺姼璧娜丝赡苤挥袔资f,悲觀估計可能只有幾萬。我們都說唐詩如何如何,其實能夠背出三十首以上唐詩的人,在唐朝的比例肯定比現(xiàn)在還低。

 

那消失的六千多萬人哪里去了?他們的文化在哪里?

 

他們是無聲的。他們的文化像塵沙一樣在歷史上消失了。魯迅寫過一篇文章,叫《無聲的中國》。其實古代中國的絕大部分人就是無聲的。他們好像啞巴一樣無聲無息,沒有人知道他們想過什么,沒有人關(guān)心他們喜歡什么。

 

在歷史上,文化的雅致就是以大多數(shù)人的沉默的代價的。如果讓大多數(shù)人發(fā)聲,文化一定是喧囂的,一定是不夠精致的。如果唐朝老百姓都有機會發(fā)聲,都有機會選擇文化節(jié)目,許知遠老師認為他們會選擇什么?他們會看杜甫的《登高》詩朗誦,還是看魔術(shù)雜技郭德綱?

 

全民高雅的時代從來不存在。

 

如果讓看《奇葩說》和《康熙來了》的觀眾統(tǒng)統(tǒng)沉默,只留下許知遠這樣的知識分子站在文化舞臺上,這個舞臺當然會看著雅致很多。許知遠老師家肯定一屋子書,肯定還知道柏拉圖和哈貝馬斯,頭發(fā)還那么藝術(shù)的蓬蓬著,當然是很精致了。

 

可是,憑什么?

 

缺乏精致,是粗鄙的錯兒么?

 

許知遠老師說起梅蘭芳,馬東說梅蘭芳就是現(xiàn)在的周杰倫,許知遠很不以為然的樣子。其實梅蘭芳在他那個時代,真的是那么難以企及的高雅和精致么?事實上當時的文化人很多相當鄙視梅蘭芳的。魯迅就嘲笑說梅蘭芳眼睛那么凸、嘴唇那么厚,還腆著臉演什么林黛玉?沈從文也覺得梅蘭芳演《貴妃醉酒》,“在一丈內(nèi)看他作種種媚態(tài),”穿的衣服也不倫不類,毫無唐朝空氣,看著惡心。而這樣的貴妃醉酒還是改良版的,以前的《貴妃醉酒》穿著緊身衣服撫摩自己,是有名的“粉戲”,難道不粗鄙么?

 

許知遠老師還提到莎士比亞。莎士比亞當然是絕世天才,但他的戲劇里頭粗鄙的地方還少嗎?他的劇本里到處都有猥褻之處,就像《哈姆雷特》,偉大的悲劇啊!哈姆雷特跟奧菲利亞對話的時候,朱生豪翻譯的是“我可以把我的頭枕在您的膝上嗎”,其實這就是雙關(guān)語。你以為是什么頭?就是指小弟弟啊。就是哈姆雷特說我的小弟弟能不能往你那里插的意思??!就是這么黃。沒辦法,觀眾愛看,莎士比亞也愛寫。

 

伊麗莎白時代的觀眾就是喜歡黃段子,喜歡暴力場面,俗氣程度比現(xiàn)在人有過之而無不及。莎士比亞有個劇本《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里頭殺人的,砍手的,到處是暴力場面,簡直是不堪入目。那又怎么樣?莎士比亞還是一個精才絕艷的大師??!

 

這是伊麗莎白時代的英國。到了二十世紀上半夜,那可是誕生了喬伊斯、伍爾夫和奧威爾的時代啊??蓨W威爾本人是怎么說的?奧威爾在一個書店當過店員,根據(jù)他的觀察,被租出去的書基本都是伊索爾.戴爾、瓦維克·迪平、杰弗里·法諾爾的廉價小說,那些破玩意兒跟現(xiàn)在的玄幻小說沒啥太大區(qū)別。奧威爾說有位讀者“每年讀過的垃圾書能鋪滿四分之三英畝的土地”。用許知遠先生的標準,這些普通人的口味也是很粗鄙啊??蛇@并沒有妨礙喬伊斯他們的誕生啊。

 

可是一個時代如果沒有產(chǎn)生足夠精致的文化,那也主要是因為這個社會的精英太過無能,而不是因為大眾太過粗鄙。

 

就像許知遠先生覺得現(xiàn)在沒有精致的東西,那他應(yīng)該做的事情是自己開始創(chuàng)作精致的東西,而不是抱怨《奇葩說》太粗鄙。沒有人攔著你去做啊。如果許知遠老師真有莎士比亞的能力,寫出一部《仲夏夜之夢》或者《暴風雨》那樣足夠牛逼的東西來,一定是有觀眾看的。那么,《奇葩說》那樣的節(jié)目再粗鄙,又何礙于他的創(chuàng)作呢?

 

許知遠老師到底在擔心什么?


假定世界上確實存在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區(qū)分(事實上這種區(qū)分是含糊和變動的),那么許知遠老師到底擔心的是什么呢?

 

他擔心的是大眾文化太過粗鄙,會影響到精英文化的精致?可是就像馬東說的那樣小群體始終存在,這個世界上始終有一批關(guān)心形而上事物的人,始終有一批喜愛陀思妥耶夫斯基勝過盜墓筆記的人,他們始終沒有消失,始終等待著你去觸動他們、吸引他們。

 

或者他覺得大眾文化本身就不該這么粗鄙?那么就像我在上面說的,無論是唐朝的中國人,還是伊麗莎白時代的英國人,他們都不會像許知遠先生想的那么精致?,F(xiàn)代的中國人也許粗鄙,但我不相信他們比那些古代的普通人更粗鄙。但是莎士比亞不就是從那個粗鄙時代里誕生的么?

 

那么他擔心的是什么?我覺得真正的原因是:原來那些人是無聲的,現(xiàn)在他們發(fā)出了自己的聲音,而他們的聲音又被許知遠先生聽到了。而在美好的過去,他可以裝作這些人不存在。

 

就像在聽交響樂的時候,忽然意識到隔壁的大廳里,居然有人在看二人轉(zhuǎn),這多讓人惡心?。?/p>

 

什么是粗鄙?

 

事實上,真正留心一下文化史就會發(fā)現(xiàn),經(jīng)典東西往往是產(chǎn)生在混亂喧囂的時代,產(chǎn)生在泥沙俱下的時代,產(chǎn)生在創(chuàng)造力旺盛,粗鄙和精致混雜的時代。就像莎士比亞所處的伊麗莎白時代,就像馬克吐溫所處的鍍金時代,就像蘭陵笑笑生所處的話本小說時代。處處強調(diào)精致、鄙視粗鄙,往往是文化貧血衰弱的征兆。

 

而且讓我們再追問一個問題:什么是粗鄙?《奇葩說》粗鄙么?我沒仔細看過,無法做評價。但是僅僅因為看不慣它的風格,就說它粗鄙,很可能是錯的。它可能是俗文化,但不一定是粗鄙文化。它的文化范式是俗的,但是它如果爭取在這個范式里面做的足夠用心、足夠精細,那么它就有可能成為一種精致的俗文化。而我們看到的許多經(jīng)典藝術(shù),都是從這種俗文化里長出來的。許知遠老師現(xiàn)在覺得京劇多精致,但他如果生活在京劇剛出現(xiàn)的年代,多半會覺得這是粗鄙的。如果他生活在話本小說剛出現(xiàn)的時候,也會覺得這個東西是粗鄙的。

 

沒有什么東西一出來就是精致的。

 

我們這個時代會留下什么嗎?

 

許知遠先生似乎覺得我們這個時代留不下什么,馬東說他這話說得太早了。確實說的太早了。

 

我并不是一個文化相對主義者。我深深的相信,《紅樓夢》的價值高于《鬼吹燈》,巴赫的價值高于鳳凰傳奇,我相信每個時代都應(yīng)該留下一些美好的經(jīng)典,留給未來的人類。其實馬東也不是文化相對主義者。他說現(xiàn)代人看《奇葩說》,跟伊麗莎白時代的人看莎士比亞,是一樣的。這是指觀眾欣賞這個舉動本身,而不是說《奇葩說》和莎士比亞是一樣的。但是許知遠先生說我們這個時代粗鄙到留不下經(jīng)典,我就不能確定。我覺得這話說的太絕對。稍微對歷史熟悉一點就不會犯這個錯誤。

 

我不知道周杰倫會不會在一百年后被視為經(jīng)典,我不知道三體會不會成為未來的經(jīng)典,我不知道劉震云會不會成為未來的經(jīng)典,我也不知道某個我不知道名字的藝術(shù)家會不會成為未來的大師。

 

許知遠先生可能會對這種樂觀看法嗤之以鼻。但是我們換個角度看一下。在伊麗莎白時代,大家就覺得莎士比亞是個討人喜歡的劇作家和演員,如果有人對看客說,莎士比亞會成為荷馬一樣流傳永久的詩人,看客肯定會覺得你腦子有??;在西班牙黃金時代,大家覺得《堂吉訶德》就是一本逗樂的滑稽書,如果有人告訴讀者,塞萬提斯會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偉大的作者,大家肯定覺得這人是傻逼。

 

有活力文化往往是“粗鄙”的,就像大海的浪潮一樣渾濁雜亂,而他“精致”是浪潮過后留下的貝殼。沒有這種混亂的浪潮,就不會沖來海底的貝殼。精美的文化總是混亂浪潮沉淀的結(jié)果。我們往往會高估過去的時代,因為我們回首過去時代,喧囂已經(jīng)消失,混亂已經(jīng)消失,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貝殼,而對這些貝殼的評價,又已經(jīng)有了定評。

 

我們這個時代會留下什么,我們還不知道,因為我們自己就處在這個浪潮之中,只看到周圍的泡沫和海水。這個東西要未來的人們來判斷。就我個人來說,我相信這個時代很可能在創(chuàng)造著未來的經(jīng)典,只是我們身處局中,分辨不出而已。

 

當然我的判斷可能是錯的,有可能我們這個時代依舊是一個模仿和追趕的時代,而不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時代。但是我覺得,我們不能像許知遠先生那樣,如此輕易地否定這個喧囂而混亂的時代,因為根據(jù)歷史的經(jīng)驗,有價值的東西往往產(chǎn)生于喧囂與混亂之中。

 

來源:押沙龍yashl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奇葩說》為何成現(xiàn)象級節(jié)目?用有趣的語言描述有趣的時代。
許知遠 x 馬東:我們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丨十三邀
第一集完整版 | 馬東:做點娛樂抵御這個世界的無趣
莎士比亞自嘲沒文化?伊麗莎白時期的拉丁語 &《溫莎》雙語閱讀
新聞哥吐槽:喜歡上馬東,這人活得太通透了! 2017.09.01 
馬東:心里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35條深度思考值得收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