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后關東軍的主要行動
柳條湖爆炸 9.18
占領沈陽(奉天) 9.19
占領寬城子 9.20
挺兵吉林 9.21
嫩江戰(zhàn)役 11.4、5、6
大興戰(zhàn)役 11.18
齊齊哈爾戰(zhàn)役 11.19
占領饒陽河 11.27
占領溝幫子 1.1
占領錦州 1.3
入城于綏中 1.5
入城于哈爾濱 2.5
正中揮手者為日本關東軍總司令官本莊繁,其后為策劃者坂垣征四郎
查看原圖歷代關東軍司令官
軍銜 姓名 就職年月 參考
中將 立花小一郎 1919.4.12 1920.8.16升為大將
中將 河合 操 1921.1.6 1921.4.9升為大將
大將 尾野實信 1922.5.13
中將 白川義則 1923.10.10 1925.3.28升為大將
大將 武藤信義 1925.7.28
中將 村岡長太郎 1927.8.26
中將 英太郎 1929.7.1 1930.5.1升為大將,5.31死亡
大將 菱刈 隆 1930.6.3
中將 本莊 繁 1931.8.1
大將 武藤信義 1932.8.8 1933.5.3升為元帥,7.27死亡
1932年8月8日,武藤信義大將再次被任命為關東軍總司令時,關東軍總司令、特別任命全權大使和關東廳長官這三位一體的體制也被同時構筑。關東軍司令部也從旅順(最初的),奉天(現(xiàn)沈陽,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隨著滿州國的建立而搬到新京(現(xiàn)長春)。
大將 菱刈 隆 1933.7.29
大將 南 次郎 1934.12.10
大將 植田謙吉 1936.3.6
中將 梅津美治郎 1939.9.7 1940.8.1升為大將
大將 山田乙三 1944.7.18
歷代關東軍參謀長
軍銜 姓名 就職年月 參考
少將 濱面又助 1919.4.12
少將 福原佳哉 1921.3.11
少將 川田明治 1923.8.6
少將 齊藤 恒 1925.12.2
少將 三宅光治 1928.8.10
少將 橋本虎之助 1932.4.11
中將 小磯國昭 1932.8.8
中將 西尾修造 1934.3.5
少將 坂恒征四郎 1936.3.23 1936.4.28升為中將
中將 東條英機 1937.3.1
中將 磯谷廉介 1938.6.18
中將 飯村 讓 1939.9.7
中將 木村兵太郎 1940.10.22
中將 吉本貞一 1941.4.10
中將 笠原幸雄 1942.8.1
中將 秦 彥三郎 1945.4.7
日本陸軍的假想敵是蘇聯(lián)。對于“北進”這個戰(zhàn)略思想來說,無論從哪個意義上來說關東軍都是“北進”最強勁的先鋒。關東軍的兵力從滿州國建國時的3萬左右,年年遞增。到了1941年達到了35萬人的兵力。以“關東軍特別演習”(關特演)為名義,兵力擴充為50萬人,馬匹15萬頭。然而這不是關東軍擴軍的結束,為了擁有強大的兵力與蘇聯(lián)對峙,又進行了兵力動員。第一次是1941年7月7日開始動員,7月24日結束。第二次是7月16日動員,8月8日結束。最后總兵力85萬人。而關東軍司令部,除了直屬的3個師團和旅順要塞司令部以外,還有關東軍防疫補給水源部隊(731部隊的前身,單單就是這個題目又可以寫一篇了)。之外擁有5個軍(第3――第6軍,第20軍)。而這5個軍由關東防衛(wèi)軍司令部和航空兵司令部聯(lián)合指揮。 和臺灣軍與朝鮮軍不一樣。滿州再怎么說也是個傀儡政權、殖民地,而朝鮮和臺灣已被編入日本的領土。在性質上是根本不同的。所以臺灣軍和朝鮮軍的職責只是維護當?shù)氐闹伟?,并且還有總督的監(jiān)管。關東軍的性質和職責就要復雜得多了。
太平洋戰(zhàn)場上日軍由攻勢轉為守勢,關東闊少再也不能在滿州無所事事了。關東軍的師團被一個個派往太平洋前線。自1943年8月開始1945年3月為止,關東軍的20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精銳主力師團悉數(shù)被調上了前線。 隨著戰(zhàn)局的惡化,關東軍意識到?jīng)Q戰(zhàn)的那一天終究到來。開始動員兵力,新設師團(這點我在《從師團番號談日本師團編制的歷史》這一帖中談過了)。但是動員來的大多是30到40歲的中年人,裝備嚴重不足,人員素質和原裝的關東軍簡直是天壤之別。還有只有,連38大蓋都沒有的師團。但是從數(shù)字上來看,畢竟有24個師團、1個旅團、9個獨立混成旅團、2個戰(zhàn)車旅團,共計75萬人的大規(guī)模兵力。和平時的編成相比較,少了野炮400門、機關槍236挺、擲彈筒4900發(fā)和10萬把刺刀。
對于這樣的對手,想在遠東撈把戰(zhàn)爭油水的蘇聯(lián)在1945年8月8日對日宣戰(zhàn)。蘇聯(lián)方面擁有157萬7725人、火炮2萬6137門、自行火炮5556輛、飛機3446架。光看數(shù)字,即便不用打,也明白了誰是戰(zhàn)爭最后的勝利者。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被解除武裝的關東軍大部分都被蘇軍強行扣留到西伯利亞,在冰天雪地的中服著苦役。根據(jù)1990年6月20日蘇聯(lián)科學院東洋學研究所國際部部長A•齊利琴科發(fā)表的研究內容,被強行扣留在西伯利亞的關東軍有54萬6086人,其中6萬2068人死亡。
“皇軍之花”凋零―日本關東軍罪惡史
翻開日本軍國主義史冊,關東軍居于顯赫的位置,擔負著重要的侵略任務。日本是在關東軍潰不成軍之后才投降的。它的戰(zhàn)斗力在日本陸軍中是最強的,裝備是最好的,全體官兵都經(jīng)過長期的專門訓練,人稱“皇軍之花”。
派兵充當急先鋒 “守備”為名,野心畢露
1919年4月11日,日本軍部在旅順設置關東軍司令部,任命立花小一郎為軍司令官。關東軍肆虐逞兇25年之久即由此開始。“守備”關東州與南滿鐵路,絕不是日本軍部設置關東軍的唯一目的。關東州與南滿鐵路,不過是侵占中國東北的一塊跳板,而侵占東三省又是征服中國進攻蘇聯(lián)的一塊跳板。1922年4月上臺的田中義一內閣,開始推行強硬的對華政策。田中說:“這次我出來組閣,主要想解決中國問題,亦即處理滿洲問題。滿洲是日本的生命線。”后來,田中在首相官邸召開東方會議,當時的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也參加了會議。貫穿這次會議的主線是:維持滿洲的治安要由日本來擔任。滿洲是國防的第一線,所以要由日本來防守。東方會議可以看作是關東軍后來謀殺張作霖、發(fā)動“九一八”事變、挑起諾門罕戰(zhàn)事等一系列罪惡行徑的一個起點。由關東軍扮演侵略我國東北急先鋒的角色,至此已經(jīng)明確了。
軍隊堂皇入關東,操縱傀儡,瘋狂掠奪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后,關東軍的任務擴大到“占領滿洲”與“對蘇作戰(zhàn)”,兵力增加到三萬,司令官由武藤信義接替。關東軍對滿洲的占領,日本當局采用建立以溥儀為“執(zhí)政”(后為皇帝)的滿洲國傀儡政權的方式,予以默認。半年后,武藤信義以特命全權大使的身份,與偽滿洲國總理鄭孝胥簽訂《日滿議定書》。
根據(jù)議定書,日本承認滿洲國,滿洲國則同意與日本合作,允準關東軍留駐在境內。關東軍于是“名正言順”地成了滿洲國的統(tǒng)治者。溥儀、鄭孝胥之流充其量不過是關東軍司令官手中的玩偶而已。關東軍把這種統(tǒng)治形式叫作“內面指導”。關東軍處處以太上皇自居,偽滿洲國政府完全受制于日本軍閥。關東軍牢牢掌握著實權,對殖民地實行最嚴酷的統(tǒng)治。關東軍指揮滿鐵、滿炭、滿鹽、滿業(yè)等機構或指使偽滿政權,瘋狂掠奪東北的物質資源。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四四年,日本從東北掠走煤二萬二千三百多萬噸,生鐵一千一百多萬噸,鋼五百八十多萬噸。僅一九四○年至一九四四年,掠走糧食三千六百六十多萬噸,其中一千一百三十萬噸運回日本、五百多萬噸充作關東軍軍糧。從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三年,日本向東北移民二十四萬多人,侵占土地一百五十多萬公頃,約占東三省土地的百分之十。三十萬東北農(nóng)民的土地被剝奪。關東軍還瘋狂掠奪人力資源。“九一八”事變后,關東軍專門成立了勞工管理部門,并在天津、北京等地開設騙招關內勞工的公司。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三年,從關內騙招到東北的勞工共計八百五十七萬多人。被日寇殘害致死的不下二百萬人。關東軍統(tǒng)治東北十四年,全東北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機場、鐵路、公路迅速修建起來,軍火工業(yè)急劇膨脹,日本軍閥把東北變成了侵略中國內陸、亞太地區(qū)和蘇聯(lián)的戰(zhàn)略基地。
將俄視作假想敵,犯境不斷,繳械落敗
查看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