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公眾號與您相伴2152天▲戳上方藍字關注
到公眾號回復「智慧」收獲每日精神食糧
點擊上圖▲學習是最好的致敬
|全文共1900字,深度閱讀需7分鐘,受益終生|
現(xiàn)在社會生活節(jié)奏快,幾乎人人都說活得很累,壓力特別大,都非常向往輕松愉快的生活。其實,人感覺累,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是因為自己的心累造成的。
這種心累大都來自己我們過度不合理的欲望。欲望過重,就會陷入永不滿足的無底洞,內心就得不到安寧,所以才感覺壓力和累。
既然是這樣,我們應當怎么做,才能擁有輕松自在的心境來工作和生活呢?
合理滿足欲望,才能走出空虛
欲望與生俱來,人人都有。時代越進步,科技越發(fā)達,人的欲望越多。
有一點我們首先要明白,人的欲望,并沒有好壞的分別??梢哉f有時候善,有時候惡,關鍵在于合理不合理。
如果對欲望采取無限前進的路線,以求向外開展。追求逐步向前,權力逐步擴張,人生逐步充實。初看起來當然歡喜愉快,十分滿足。
但是,向前追求固然可以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卻由于欲望無窮,會接二連三的出現(xiàn),以致一旦停止向前,就會造成生命的空虛。而為了避免生命空虛,勢必再無限地向前推進。但歡心愉快的感覺也會轉瞬成空,煩心與苦痛都接踵而來。
逐步向前,等于逐步撲空。生命的支撐點由內部移到外部,造成知進不知退,能進不能退的無限前進,就會痛苦不堪。這種外向的人生,不免要向外物上用功夫,結果就丟失了自己的內心。
合理的滿足欲望即為善,不合理的滿足欲望,便是惡。這種事情,說起來好像很簡單,真正做起來十分困難。因為義與利好處相比較起來,一般人多半重利而輕義。
我們常說一念之差,其實就是公和私的差別。公心興起,便滅掉私心;而私心興起的時候,公心就不見了。自我修持最要緊的地方就在于去私心而修公心。就這一念之差,關系到欲望的善惡。
許多人利欲熏心,癡心迷惑,凡事只想到自己的利害,并不關心別人的痛苦。主要原因,即在于這一念之間,把握不住,善惡終有報,損人必自損。
面對欲望,認同欲望,滿足到合理的程度,才是自我修持的正當態(tài)度,內心才能安寧輕松。
憑良心不妄念,內心才有熱情
人類最大的毛病,其實就是自欺,自己欺騙自己,就是不遵從自己良心的指引,才會昧著良心做出事后十分悔恨的事情,使得內心不安。凡事毋自欺,可以減少許多悔恨。
憑良心也是天人合一的基石,我們的心十分自由,和天一樣,廣大深遠,心的一念,也是海闊天空,古今中外都接觸得到。心想到什么地方,人就好像跟著去了那個地方,心所能想的,所能到的,并沒有止境。
像這樣不可捉摸的人心,必須設法使其念頭不向危險那一邊轉動,以免為非作歹,生事闖禍。要止于至善,以積善造福,成德立功。
怎樣做到這種地步呢?最好的方法莫過于起心動念,都要追求仁愛的精神。
仁者愛人,意思是把自己和別人合起來想,不要分開來看,凡事將心比心,設身置地,把別人的事情也看成自己的事情,將自己的利害和別人的感受一并加以考慮,就是仁心的發(fā)揚。
現(xiàn)代人的腦海里,時刻動妄念,以致一生都在欲心中煎熬,苦死到底。私心念重,凡事只顧自己不顧想別人,最后都是自尋煩惱痛苦。傷心無限而又怒心博博,怨心悠悠,妒心喋喋,當然越來越不憑良心,離開天道日愈遙遠,卻又怨天尤人,豈非也是一種自作自受?
做事得心應手,樂在其中才是高境界
人大多是矛盾的,承擔工作時,內心很不平,為什么別人可以那么輕松的游手好閑,而自己卻必須辛勤的勞動?沒有事情可做的時候,卻又覺得相當憤怒,為什么別人有任務,而自己卻被擺在一旁閑置?有業(yè)余時間是一件好事,但是長久沒有事情做,也是一種難以忍受的痛苦。
其實,一般人只能夠有條件的快樂,沒有能力達到隨遇而安的地步。凡事只有發(fā)財才快樂,唯有打高爾夫球才快樂的人,基本上都是修養(yǎng)行不高的人,因為道是整全的,不需任何條件,隨時都樂在其中的才是修行高人。
行、住、坐、臥,辦事不辦事,皆得心應手,從容遵道,當然能做的更好。有工作的時候,眼前的工作最重要,先把它安排妥當,再來照顧其他,最好不要手在這里,心卻跑到那里,這樣什么事情都辦不好。
沒有工作的時候不要用打牌、玩樂來打發(fā)多余的時間,應該用來探討人類的共同命運,到底會有什么樣的發(fā)展?因為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透過心想事成的歷程,可能給未來帶來無比的光明。
我們都不想未來,未來就一片漆黑,毫無希望,抽空想一想未來,未來當然一片光明,充滿了美好的希望。凡事得心應手做得更好,才有徹底改善現(xiàn)有價值觀的可能。
換句話說,我們經常講,什么是生產力?在中國,我愿意就是生產力!一個人時常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才能夠自動自發(fā)的迎接挑戰(zhàn),并且從容不迫地完成正確的事情。我們要養(yǎng)成讓自己輕松愉快的習慣。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心態(tài)真的很重要,《易經》帶給我們最大的功效就是兩個字——心易,用心來改變一切。只要我們改變自己的心,繼而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行為,就能改變命運。也可以說,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就會讓我們快樂前行!
本文策劃:賈歐
本文內容:曾教授《贏在職場》
曾教授告訴你
中國式職場十大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