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頸內動脈斑塊可能悄無聲息地形成,卻能在不經意間引發(fā)嚴重的健康問題,如中風。然而,幸運的是,有一些簡單且有效的方法能幫助我們消除或至少縮小這些潛在的生命殺手。今天,我將向您揭示三種科學支持的策略!
頸動脈斑塊的形成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過程,它是一種慢性疾病,影響中等大小和大型動脈的內層。以下是頸動脈斑塊形成的基本步驟:
1. 內皮細胞受損:動脈內皮細胞因為高血壓、煙草使用、高膽固醇、糖尿病、遺傳因素、年齡和其他風險因素受損。
2. 脂質沉積:受損的內皮細胞無法有效阻止脂質(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或LDL)進入動脈壁。
3. 炎癥反應:脂質在動脈壁內積累,吸引免疫細胞,特別是巨噬細胞,它們吞噬脂質并變成泡沫細胞。
4. 斑塊形成:泡沫細胞、死細胞、膠原蛋白和其他細胞外基質形成斑塊。
5. 斑塊生長:斑塊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生長,可能會引起動脈狹窄。
6. 斑塊穩(wěn)定性變化:斑塊可能變得穩(wěn)定,形成一個纖維帽覆蓋在脂質核上;或者不穩(wěn)定,纖維帽薄弱,容易破裂。
頸動脈斑塊如何評估
超聲是評估頸動脈斑塊的一個非侵入性方法。使用B模超聲可以查看頸動脈的解剖結構,包括斑塊的大小、形狀和位置。多普勒超聲則可以測量血流速度和方向,評估斑塊引起的血流動力學變化。
斑塊的大小和形狀:測量斑塊的長度、寬度和厚度。頸動脈內膜厚度指的是頸動脈內膜和外膜之間的距離,正常范圍為0.5至0.9毫米。
頸動脈內膜厚度超過1.0毫米視為增厚,超過1.2毫米為斑塊,超1.5毫米則可能狹窄。
斑塊的成分:通過超聲的回聲特性,可以推斷斑塊是由軟脂質、鈣化還是纖維組織構成。
斑塊的表面:評估斑塊表面是否光滑、有潰瘍或者不規(guī)則。
斑塊的位置:確定斑塊在頸動脈的哪個部位,以及它對血流的影響。
區(qū)別穩(wěn)定性斑塊和不穩(wěn)定性斑塊很重要:
穩(wěn)定性斑塊:通常有一個厚的纖維帽覆蓋在脂質核上,較少炎癥細胞,斑塊內部結構比較堅固,不太可能發(fā)生破裂。
不穩(wěn)定性斑塊:通常有一個薄的纖維帽,大量的炎癥細胞,以及一個大的軟脂質核。這種斑塊容易破裂,可能導致血栓形成,引發(fā)急性腦血管事件,如中風。
更精確地評估斑塊的穩(wěn)定性可能需要更高級的成像技術,如磁共振成像(MRA)或計算機斷層掃描(CTA)、血管造影(DSA)。
3簡單又有效的消除或縮小頸動脈斑塊的方法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是為了控制和減少斑塊進一步形成的風險因素,
他汀類藥物是一種廣泛用于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的藥物,特別是對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有顯著效果。通過抑制肝臟中的HMG-CoA還原酶,他汀類藥物減少了膽固醇的合成,從而降低血液中的LDL水平。
這一作用有助于縮小或穩(wěn)定頸動脈斑塊。斑塊主要由膽固醇、脂質、鈣和其他物質組成,當LDL水平下降時,斑塊增長的速度可能會減慢,甚至有可能逐漸縮小。此外,他汀類藥物還具有抗炎作用,能夠增強斑塊的穩(wěn)定性,減少斑塊破裂的風險,從而降低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因此,他汀類藥物是預防和治療頸動脈斑塊的重要藥物之一。
手術治療
在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改變無法控制病情,或者患者有很高的中風風險時,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治療包括:
1.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
是一種經典的外科手術,專門針對因動脈粥樣硬化而狹窄的頸動脈。在這個過程中,外科醫(yī)生會在頸部進行切口,暴露受影響的頸動脈,然后精細地切開血管并去除內膜上的斑塊。這一過程可以顯著減少因斑塊導致的中風風險,特別是對于那些已經出現癥狀的患者。術后,血管壁會被縫合,血流得以恢復。CEA要求高精度的外科技能,并且在術前和術后需要嚴格監(jiān)控患者的狀況。
2. 頸動脈支架置入術(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
是一種較新的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適用于無法承受開放手術的患者或有其他并發(fā)癥的患者。通過局部麻醉,在患者的股動脈或橈動脈插入導管,導管被引導至頸動脈的狹窄部位。然后,放置一個膨脹的氣球來擴張狹窄區(qū)域,并在該位置部署一個金屬網狀支架,以維持動脈的開放狀態(tài)。支架可以幫助穩(wěn)定斑塊,并防止未來的動脈閉塞。CAS是一種較少侵入性的選擇,通常具有較快的恢復時間。
這兩種手術各有風險和益處,通常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風險因素來決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法。手術適應癥通常包括有癥狀性的頸動脈狹窄(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或輕微中風),以及一些無癥狀但狹窄程度較重的患者。
生活方式改變完全逆轉早期斑塊
去年11月時候《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發(fā)表的中年人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逆轉主要就是指早期。所以發(fā)起發(fā)現斑塊一定及時生活干預,必要時藥物干預,千萬別等多年后斑塊纖維化、鈣化再想干預效果欠佳了。
首先,戒煙是減少進一步血管損害的基石。吸煙會導致血管收縮和血壓升高,加速斑塊的形成。戒煙后,這些風險會逐漸降低,血管健康得以改善。
增加身體活動是另一項關鍵措施。規(guī)律的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能夠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血壓,并幫助維持動脈彈性。此外,運動有助于調節(jié)血脂水平,減少體內有害脂肪的積累。
在飲食方面,采納地中海飲食模式,強調攝入豐富的果蔬、全谷物、豆類、堅果、橄欖油和適量的魚類和家禽,可以減少炎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飲食習慣低于飽和脂肪,高于抗氧化物和纖維,有助于控制膽固醇水平,防止斑塊的形成和增長。
控制體重是預防頸動脈斑塊發(fā)展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過重或肥胖會增加心臟負擔,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這些都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促進因素。
限制酒精攝入也不容忽視,過量飲酒會引起血壓升高,對血管造成損害。適量飲酒,特別是紅酒,可能對心臟有益,但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最后,積極管理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對于維護血管健康至關重要。這包括定期監(jiān)測血糖水平,遵循醫(yī)囑使用藥物,并定期進行醫(yī)療檢查。通過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不僅可以減緩頸動脈斑塊的發(fā)展,還能提升整體健康水平,增強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