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咸通九年(868年),大唐帝國就像一輪搖搖欲墜的落日,掙扎著發(fā)出它最后的慘淡余暉。
這一年,長安的秋風格外蕭瑟,被北風卷集的落葉,聚了又散,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味道,不時有成群的鷹隼從四面八方飛來,落到高大的喬木上,俯視著冷落的長安城,蓄勢待發(fā)。
西市,一年一度的“秋斬”如期進行,前來觀斬的人比往年多了許多,
因為今天是大唐才女、溫庭筠緋聞女友、狀元李憶之妾、咸宜觀女道士魚玄機行刑的日子。
面對袒胸露懷的刀斧手、騷動的人群,魚玄機嘴角微揚,似笑非笑,從容的表情中透出一絲嘲諷。
“門前紅葉地,不掃待知音?!?/span>
她的心里一直裝著他,也一直在等著他......
02
魚玄機原名魚幼微,一字蕙蘭,約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生于長安一落拓士人之家。
魚玄機父親早年飽讀詩書,卻一生功名未成,于是便把心思都放在對寶貝女兒的培養(yǎng)上。
小幼微聰穎早慧,“喜讀書屬文,尤致意于一吟一詠?!?/span>
5歲便能背詩詞百首,7歲開始學習作詩,12歲詩名便傳遍長安,是人人皆知的“詩童”。
明人鐘惺更稱她為“才媛中之詩圣?!?/span>
小幼微突然躥紅,讓魚父喜不自勝,他不時牽著小幼微去拜訪一些名家大佬,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指點。
世人的贊美,父親的寵溺,難得的天賦,讓小幼微有著不同于其他小朋友的氣質(zhì),也讓她養(yǎng)成了自信好強的性格。
享受著鮮花和掌聲的魚幼微,像個小公舉一樣驕傲和快樂,但不久,她的父親突然病故,這對魚幼微來說無異于天塌了。
沒了家庭頂梁柱的魚家,日子過得極為艱辛,魚幼微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寄居在平康里貧民區(qū)。
平康里位于長安東南,青樓林立,娼妓云集,是長安著名的“紅燈區(qū)”,母女兩靠給附近青樓做漿洗的活兒勉強維生。
也是在這時,在青樓打工的魚幼微和在青樓狎伎的溫庭筠結識了,結識的緣由當然是因為詩。
溫庭筠,字飛卿,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被稱為“花間詞祖”。
一個是名滿天下的“花間詞祖”,一個是小荷露尖的“詩童”。
溫庭筠看著眼前玲瓏剔透、粉雕玉琢般的魚幼微,既歡喜又好奇:這個小丫頭,真的有傳說中的那么神嗎?
此時正值陽春三月,溫庭筠看著漫天飛舞的柳絮,突然想到了東晉才女謝道韞的詩句“未若柳絮因風起”。
眼前這個可愛的小“詩童”難道也是個“詠絮之才”?
于是他以“江邊柳”為題,讓魚幼微現(xiàn)場作詩,想看看她到底水平如何。
看著這位“怪蜀黍”,見過世面的魚幼微毫不怯場,她那雙似乎盛滿星河的大眼睛,撲騰撲騰地閃著,柳眉微蹙,托腮細吟,少頃,一首《賦得江邊柳》便脫口而出: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秋水里,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通篇不著一個“柳”字,卻句句寫柳。
此詩情真意切,眼界開闊,畫面感很強,尾聯(lián)“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备亲屓藴赝ン抟惑@,小小年紀為何看透了世間炎涼?
從此這個小女孩在溫庭筠心中留下了印象。
03
有些人遇見了,就是一輩子的事。
溫庭筠和魚幼微的相識,應該是一個文壇大V對一個文壇新人的關心提攜。
當初也的確是這樣的,溫庭筠除了在詩文上對魚幼微諄諄教導、誨人不倦外,并不富裕的他,還經(jīng)常接濟魚家母女。
他們之間的關系既像師生,又像父女、兄妹、朋友,那些年,他陪著她一起成長。
而魚幼微自父親去世后,她從溫庭筠那里看到了父親的影子,得到了溫暖,對他愈加依戀。
隨著年齡的增長,魚幼微已悄然出落成水蓮花般的美少女。
她看溫庭筠的眼神也不像以前了,不敢正視了,總是偷偷地瞄著他,有時不小心和溫庭筠目光相撞,她會臉紅心跳。
那種心動的感覺莫可名狀,雖然沒有驚鴻一瞥的悸動,但他身上由內(nèi)而外發(fā)出的野性荷爾蒙氣息,就像綿綿電流,一點點一束束緩緩地撩撥著她的心扉,她欲罷不能,刻骨難忘。
她知道自己喜歡上眼前“怪蜀黍”了。
溫庭筠去南方宦游去了,獨處閨房的魚幼微寫了一首《寄飛卿》:
階砌亂蛩鳴,庭柯煙露清。
月中鄰樂響,樓上遠山明。
珍簟涼風著,瑤琴寄恨生。
嵇君懶書札,底物慰秋情。
詩中直接稱溫庭筠為“飛卿”,可見魚幼微性格之潑辣。
面對愛徒頻頻發(fā)出的秋波,早已見慣風月的溫庭筠又何嘗不懂呢?
但他和魚幼薇年齡相差太大,而且自己長得實在是不好看(他有個外號叫溫鐘馗) 絕不能玷染一個純真少女的情感,于是只能視而不見。
04
不久溫庭筠宦游歸來,師徒相見,說不盡的歡喜,那些離別日子里的陰郁心情一掃而光。
他們相伴來到了城南崇真觀中游覽,正好碰到一群新科進士在觀壁上題詩留名。
魚幼微看到他們一個個春風滿面、意氣風發(fā),想到父親考了一輩子進士,都沒能考中,最后抑郁而終。
她多么希望能替父親實現(xiàn)他的進士夢呀,可惜自己是女兒身,縱然有逆天的才華也是枉然。
想到這里,魚幼微滿懷感慨地在墻上題下了一首七絕《游崇真寺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
云峰滿目放春晴,歷歷銀鉤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溫庭筠對魚幼微的題詩看在眼里喜在心中,自己這位高徒很有才華也很要強,雖然她無法參加進士考試,但如果能找到一位才情相當?shù)娜缫饫删?,讓她和夫君夫唱婦隨,那當是美事一樁。
溫庭筠正好認識一位世家子弟青年才俊——狀元李憶。
李憶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和魚幼微簡直是天生的一對。
在溫庭筠的撮合下,858年陽春三月,李憶在長安迎娶了魚幼微。
可魚幼微作為長安“里家女”,和李憶的世家門不當戶不對,只能以“妾”的身份和李憶結合。
而妾的地位非常低下,魚幼薇甚至沒有資格去見李憶的父母。
可陷入熱戀的魚幼微,為了愛奮不顧身,如飛蛾撲火她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名分地位,只要李憶愛她就足夠了。
的確,新婚燕爾,李憶對貌美多才的魚幼微是愛不釋手,他們一起吟詩作對、踏青獰獵、打馬球,逛街購物,出席豪門宴飲-----
然而,這世事總是那么不盡人意。
李憶原配夫人裴氏雖身出名門,祖上幾任在朝為官,但卻是一個大醋壇子、悍婦。
遠在鄂州的她聽說李憶在長安納妾,立刻寫信叫他速回江陵。
為了仕途,李憶不敢違命,他拋下魚幼微,只身回到江陵。
臨走時還騙魚幼微說,他會很快回長安看她。
天真的魚幼薇相信了,她覺得李憶是身不由己,他還是愛她的。
還寫下了《送別二首》(其一)送別夫君:
水柔逐器知難定,云出無心肯再歸。
惆悵春風楚江暮,鴛鴦一只失群飛。
就這樣魚幼微這只落單的鴛鴦,在忐忑不安中等待李憶,然而等來的卻是李憶已赴鄂州為官的消息。
魚幼微擦干眼淚,毅然決定前去尋找李憶。
盡管道阻且長,但她相信“如松匪石盟長在,比翼連襟會肯遲?!?/span>
于是魚幼微一個弱女子只帶著一名小婢,從漢水沿江南下,歷盡艱險抵達江陵。
05
可是到了江陵后,魚幼薇并沒有見到李憶,原來裴氏妒火中燒,堅決不準李憶再同她往來。
但魚幼薇依舊牽掛李憶,還寫了首《江陵愁望寄子安》: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我對你的思念呀,就像這西江水,滾滾東流,永不停息。
魚幼薇的深情終于打動了李憶,只要有機會,他就會找借口與魚幼微私下約會。
咸通初年,李憶調(diào)任到了山西太原,因旅程太遠,李憶沒有帶裴氏上任,而是悄悄和魚幼微同往。
逃脫了裴氏監(jiān)控,二人猶如羈鳥出籠,他們在太原度過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可惜好景不長,李憶調(diào)回長安任職,魚幼微也跟著李憶回到了長安。
裴氏這時也從江陵回到長安,當她得知李憶又和魚幼微在一起時,暴跳如雷,立馬對李憶下了最后通牒,必須休掉魚幼微,否則讓他好看。
李憶絕對不會為了魚幼微而放棄大好前程的,而且李憶對魚幼微的感覺也沒當初那般美好了。
就這樣,魚幼微寄予無限希望的愛情,被殘酷的現(xiàn)實打敗,她事實上被李憶拋棄了。
離開李憶,沒有經(jīng)濟來源的魚幼微生活陷入了困境,她不得不接受李憶的安排,入道咸宜觀。
李憶還承諾會在三年內(nèi)來接魚幼微出觀,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魚幼微信了。
就這樣,萬般無奈的魚幼微進入了咸宜觀,做了一名女冠,法名玄機。
06
進入道觀,固然解決了生存問題,但道觀清冷寂寞的生活,讓多愁善感的魚玄機很不適。
陷入人生低谷的魚玄機,想起了許久不見的溫庭筠,還給他寫了一首《感懷寄人》: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
早知云雨會,未起蕙蘭心。
灼灼桃兼李,無妨國士尋。
蒼蒼松與桂,仍羨世人欽。
月色苔階凈,歌聲竹院深。
門前紅葉地,不掃待知音。
得知魚玄機際遇的溫庭筠長嘆一聲,又無可奈何,這些年來,他一直在求仕的道路上奔波,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最后得到的不過幾個芝麻小官,他哪里顧得上魚玄機呢?
作為回信,溫庭筠給魚玄機填了一首《菩薩蠻》: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
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
花露月明殘,錦衾知曉寒。
往事只能回味,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情為何物?彼此心中都裝著對方,思念對方,但又裝作無所謂的樣子。
其實,他們用盡了一生,也沒能忘記對方。
07
冬去秋來,李憶對魚玄機承諾的三年之約已過,除了魚玄機剛入觀的時候,李憶還偶爾來看看她,后來就再也沒出現(xiàn)過,就像人間蒸發(fā)了一樣。
“他沒有人間蒸發(fā),他早在兩年前就攜裴氏離京,遠赴揚州做官去了?!?/span>
前來看望魚玄機的溫庭筠,不忍心看著魚玄機日復一日地等待,告訴了她這個秘密。
聽到這個消息,魚玄機忽然感到一陣眩暈,險些摔倒,身邊的婢女綠翹趕緊扶住她,溫庭筠也趕快過來好言相勸。
“沒什么,離開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飛卿,你愿意留下來嗎?”
“我雖然不能留下來,但我會常來看你的,我現(xiàn)在任國子監(jiān)助教,工作基本安定下來了,來看你很方便?!?/span>
“那太好了,跟留下來也沒什么區(qū)別,到時咱們一塊飲酒賦詩,可好?”
“一定,一醉方休?!?/span>
溫庭筠的出現(xiàn),又給了她無限希望,塵封多年的初戀記憶被喚醒。
她在道觀親手種下三棵合歡樹,分別命名為“溫”“飛”“卿”,她想讓溫飛卿永遠陪著自己。
而溫庭筠也不時到咸宜觀和魚玄機見面,切磋詩文,談論一些有趣的事,靜謐的咸宜觀不時傳來他們開心的笑聲。
但此時的魚玄機沒有了當初的大膽潑辣,她把對溫庭筠的愛埋得更深了。
溫庭筠呢,自認為錯牽紅線,一直對魚玄機有種愧疚感,他也深深地愛著魚玄機,可年齡上的巨大差距他只能當魚玄機的男閨蜜。
08
性格決定命運,溫庭筠性格耿直不屈,他得罪權貴是常態(tài),在國子監(jiān)助教崗位不過一年有余,就被貶為方城尉,趕出了京城,結果是“流落至死”。
溫庭筠死訊傳來,正在咸宜觀給合歡樹松土澆水的魚玄機當場暈倒......
此后,魚玄機經(jīng)過一段時間調(diào)養(yǎng),年輕漂亮多才的她,仍然渴望愛情。
她在道觀大門上貼上“魚玄機詩文候教”,期待以文會友,尋找愛情,結果無不以失敗而告終。
一念滅,滄海桑田。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span>
她似乎看透了,根本沒必要去恨他們所謂的薄情,這世間哪有什么愛情?
魚玄機早年心雄萬夫的倔強個性開始復蘇,她不再是那個逆來順受、自怨自艾的棄婦,她對女人自身所具有的力量開始充滿信心,她要讓天下那些自以為是的男人,統(tǒng)統(tǒng)跪服在自己的腳下。
于是咸宜觀內(nèi)艷旗高張,魚玄機陪客人品茶論道,煮酒談心;興致所至,游山玩水,好不開心;遇有英俊可意者,便留宿觀中。
“復為豪俠所調(diào),乃從游處焉。于是風流之士,爭修飾以求狎?!?/span>
但魚玄機絕不是人盡可夫的娼妓,那些把她當作青樓女子一樣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人肯定誤會了。
對那些粗俗不堪、形容猥瑣之流,一律拒之門外,就算是當官的,魚玄機看不順眼的,也照樣吃閉門羹。
一個叫裴澄的文人官員因仰慕魚玄機詩名,前來拜訪,以詩會友。本來魚玄機對他還比較客氣的,但當她一聽對方姓裴,氣不打一處來。
裴澄莫名吃了閉門羹,一臉茫然地問道:“這是為什么?”
“沒有為什么,就是不愿見你而已?!?/span>
裴澄滿臉漲紅,恨恨地說:“誰不知道咸宜觀魚玄機天下第一浮花浪蕊,人人都可親近,還裝什么清高?”
魚玄機不惱反笑:“你說對了,我就是浮花浪蕊,天下男人都可親近,可就是不見你這姓裴的?!?/span>
裴澄憤然而退,并丟了一句話:“有你后悔的時候!”
咸宜觀,因魚玄機的存在,不再靜謐肅穆,在外人看來,這是一處暗藏“玄機”的娛樂會所,儼然成了長安治安部門眼中的“公害”。
但她很享受這種眾星捧月般的感覺,一如她當年長安“詩童”時的那種感覺。
王爾德說:才貌雙全的人,注定在劫難逃。
一個叫陳韙的樂師贏得了魚玄機的青睞,成為了魚玄機的座上賓,隔三岔五來咸宜觀和魚玄機“溝通談心”。
一直跟在魚玄機身邊的婢女綠翹,不知不覺間也出落成了一個奪人眼球的窈窕少女。
她經(jīng)常替魚玄機接送客人,和陳韙很熟悉,關系也有點曖昧。
一日,魚玄機要去參加宴會,就對綠翹說:我要出去參加宴會,一會陳樂師要來,你就告訴他我去了哪。
誰知魚玄機剛出門,陳韙就到了,當他得知魚玄機不在時,他一下子抱住了綠翹,綠翹半推半就,發(fā)生了不給描述之事......
魚玄機參加完宴會回來問綠翹陳樂師來過沒有?
綠翹支支吾吾說來過,發(fā)現(xiàn)您不在,他就走了。
走了?魚玄機疑竇頓生:陳韙每次來,如果自己不在,就一定會去找她,即使不去找她,也會耐心等她回來,這次怎么會急急地走了?
再看綠翹,只見她雙鬟微偏,面色潮紅,眼神慌張,她知道綠翹在撒謊。
09
入夜,點燈閉院。
魚玄機把綠翹喚到房間,強令她脫光衣服跪在地上。
魚玄機盯著綠翹:今日做了什么不軌之事,快從實招來。
綠翹矢口否認。
魚玄機怒了,拿起藤條發(fā)瘋地抽打綠翹,被打急的綠翹反唇相譏:“本是你情我愿的事情,這咸宜觀還有干凈的地方嗎?你這道貌岸然的淫婦,我變成厲鬼也不會放過你?!?/span>
看著平時對自己百依百順的綠翹,竟然敢跟自己頂嘴,還這樣辱罵自己,魚玄機暴跳如雷:“你們?yōu)槭裁炊家撑盐??!?/span>
邊說邊抽,她仿佛要將這些年來受過的委屈、咽下的苦水統(tǒng)統(tǒng)都發(fā)泄到綠翹身上。
她眼前已不是綠翹,而是妖冶放浪的自己,她痛恨那個自己,她再也回不到當初那個潔白純凈的魚幼微了,她越打越哭,越哭越打-----
也不知過了多久,她打累了,癱坐地上,這才發(fā)現(xiàn)綠翹已氣絕身亡。
一看出了人命,她頓時慌了手腳,趁著夜色將綠翹尸體草草埋在房后院,對外宣稱綠翹辭職回鄉(xiāng)了。
魚玄機一下子踏進了深淵。
不久案發(fā),魚玄機鋃鐺入獄。
審理魚玄機殺人案的是京兆尹溫璋、有名的酷吏,他對魚玄機作風不佳早有耳聞。
魚玄機對故意傷害致人死亡以及掩尸滅跡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按唐律,魚玄機枉殺奴婢綠翹,至多獲刑一年。如果出錢,上繳20斤銅錢就行了。
然而,一些曾經(jīng)被魚玄機拒絕過的街痞惡霸、奸官滑胥趁機落井下石,攻擊魚玄機聚眾淫亂、敗壞社會風氣,要求嚴懲。
而更多的社會名士賢達,還有朝廷中人則為魚玄機求情。
只可惜魚玄機落到酷吏溫璋手里,溫璋批示“秋后問斬”上報大理寺。
因案情重大,大理寺也不敢作主,只好把此案上奏皇帝唐懿宗。
唐懿宗簡單瀏覽了一下魚玄機的卷宗后,朱筆欽批:將魚玄機秋后問斬棄于市。
就這樣,魚玄機被判處死刑。
問斬前,魚玄機在牢里回想起一生放縱風流,只有和溫庭筠在一起的那段時光才是最幸福的,她想起了兩人一起在南窗下聽夜雨,在天井里看月亮,在廊間紫竹叢中捉流螢時的場景。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是溫庭筠曾經(jīng)寫給魚玄機的一句詩。
魚玄機用釵子在墻上把這句詩又寫了一遍,之后用釵子刺向自己的小腹,鮮血濕透了魚玄機身下的干草,窗外,夜色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