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入冬后不遮陽
無論是什么樣的花卉綠植光合作用都需要以光為媒介,所以等到冬季溫度較低,光線較弱的情況下就搬到室外光照足的位置上沐浴光照,尤其是喜歡短日照的長壽花、蟹爪蘭等,需要在中午的10:00到14:00之間全日照。一旦遮陰防曬,對花草的成長和開花是有害無利。
第二點:入冬后從不停止追肥
花草植物即使是'冬眠'也會緩慢的進行著新陳代謝,這都需要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輔助,所以在冬季的時候也不能停止追肥,而是相對春秋等生長旺季,大幅度的減少劑量即可。
另外,在入冬后,若是將花草盆栽搬到室內(nèi),微生物等相對活躍,所以常見的化學(xué)肥需酌情減少,更多的追加上微生物可分解消化的'天然花肥'。例如松針、枯枝爛葉、果皮、堅果殼、變質(zhì)的黃豆、芝麻等,將它們切成小塊或者碾成粉末埋在遠離植株的部分,就能釋放出足夠的養(yǎng)分供應(yīng)休眠期的植物成長。
當(dāng)然,若是沒有休眠,反而花開茂盛的花卉盆栽,對養(yǎng)分的需求較多,除了這些天然養(yǎng)分的供給不能少,也需要定期的追加上氮磷鉀等復(fù)合肥制成的水溶液。
第三點:冬季需要適當(dāng)?shù)目厮?/strong>
冬季的溫度低,花草根系不是很活躍,水分揮發(fā)慢,若是按照春秋時節(jié)澆水的劑量澆灌花草非常容易造成積水爛根,因此最好是適當(dāng)?shù)臏p少澆水的量、延緩澆水的時間。平時一個月澆灌上2、3次,冬季一個半月澆灌一次即可。
第四點:適當(dāng)?shù)谋A羯弦恍╇s草
天冷,植物的成長比較遲緩,在花土表面生長的一些'雜草',切不可拔掉,將它們留在花盆中,既能幫助花草植物消化一部分多余的養(yǎng)分,同時株型較小的雜草能夠幫助鎖住表層的水分,讓土壤長久的處于微微濕潤的狀態(tài)。
第五點:不定時的松土或者噴灑'松土劑'
長時間的不澆水或者追肥的間隔較長的情況下,土壤最容易大面積的結(jié)塊,因此,需要不定時的使用小鏟子等松動下土壤,另外也可以每個月澆灌上一次'酸水',平衡土壤的酸堿度,讓其更'迎合'花草生長的需求。
(圖片由網(wǎng)友甲子多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