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檢查胰島素
有患者來就醫(yī),說自己一直很注意飲食和運動,但是血糖總是出現(xiàn)血糖高的情況,有時候高達20.0mmol/L以上,不明白為什么。
后來醫(yī)生讓他把自己用的胰島素帶過來,一拔針帽,從筆中滲出液體,再仔細一看,筆芯上有一道細細的裂縫,胰島素從裂縫中流了出來,筆芯里還充斥了不少空氣。
還有一位患者,醫(yī)生讓他三餐前注射門冬胰島素,睡前注射甘精胰島素,他卻沒有注意檢查胰島素,在三餐前注射的是甘精胰島素。
因為甘精胰島素是長效胰島素,維持時間長,所以導致他一直低血糖。
在注射胰島素前,很多患者會習慣性地直接插上針頭就用,從不檢查筆芯是否有問題,也不注意看自己用的藥物是不是正確的。
所以要想血糖控制好,一定要檢查清楚藥物。
2.定期更換針頭
胰島素注射針頭每次使用前都應該更換,但是由于經(jīng)濟限制,很多患者都存在反復使用針頭的現(xiàn)象。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反復使用針頭危害不小。
3 .正確排氣
有患者對于胰島素使用前要排氣感到很困惑,認為自己的胰島素沒破沒裂,不可能有空氣進去,每次排氣,也是在浪費胰島素。
恰恰相反,我們在插入針頭的時候就可能有空氣進入到筆芯里面了,所以注射胰島素前一定要充分排氣,以免注入藥量不準,影響血糖控制。
正確排氣方法是:針尖朝上輕輕推動注射鍵,直到有一顆飽滿的藥液掛在針尖上。要注意不要讓藥液滾落,不然就污染了針頭。
4 .定期輪換注射部位
正確有效地輪換注射部位,能確保胰島素被有效吸收,盡可能減少注射的不良反應,將患者的不適感降到最低。
1 .根據(jù)使用的胰島素種類選擇相應的注射部位。
短效與預混胰島素,優(yōu)先考慮注射在腹部;
中長效胰島素,最合適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
2 .定期檢查注射部位
每次注射前檢查注射部位,避免疼痛、皮膚凹陷、硬結、出血、瘀斑、感染的部位。如果發(fā)現(xiàn)皮膚硬結,應注意避開硬結注射。
3 .定期輪換注射部位
每天同一時間注射同一部位。譬如每天早晨注射腹部,就一直選擇早晨注射腹部。每周輪轉注射部位,譬如大腿注射,可以一周打左邊,一周打右邊。
每次注射點應與上次注射點相距至少1厘米,避免1個月內(nèi)重復注射1個點。
5 .正確消毒注射部位
有位患者說自己用胰島素效果不好。后面醫(yī)生一問,他說自己家酒精用完了,于是就用了碘伏來消毒,想著都是消毒液,效果差不多。
但是胰島素屬于蛋白質(zhì),碘伏消毒會影響胰島素的活性,這也就是為什么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
胰島素注射前要用酒精消毒,正確的消毒方法是:以注射點為中心,用酒精從中心點向周圍消毒皮膚,直徑要>5厘米。另外要注意,消毒過的部位不能重復擦拭,以免造成污染。
對酒精過敏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生理鹽水清潔皮膚。
6.偏瘦患者注射前要正確捏皮
注射胰島素是否需要捏皮呢?這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般而言,對于偏瘦或者體脂率偏低的患者注射時需要捏皮,否則容易注射到肌肉層,這樣不僅增加疼痛,導致患者對胰島素的抵觸,而且還可能導致血糖水平降低過快,發(fā)生低血糖。
如何判斷是否偏瘦,可以通過計算自身BMI指數(shù),也就是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22kg/m2的患者注射時一般不需要捏皮。
捏皮也要注意手法,不能把表皮僅僅捏起,應該用手把待注射部位的皮膚“推”起。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