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這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過程,人生了病,最嚴重的無非就是誰來照顧你,錢從哪里出的問題。
01
我今年76歲,此前身體一直很健康,育有兩女一男。
跟大多數(shù)的母親一樣,兒子帶大帶孫子,如今孫子外孫女也都上了大學,我也正式退休了。
兩個女兒嫁到了外省 ,我與兒子住在一起,就在孫子上大學的時候,我搬出來單獨住,此前兒子兒媳每天上班都很忙,孫子讀書,我負責給他們打掃衛(wèi)生,做做飯。
02
我老家在農(nóng)村,兒子住在市中心,搬出來后,我一個人就回到了農(nóng)村的老家。
每天種種菜,跟村里的左鄰右舍聊聊天,日子還算舒坦。
就在去年的時候,突然腦中風住院了。
還好住院及時,命算是保住了,但是日后的生活成了問題,最基本的自理我都有點勉強。
也是在這一年里,與兒子兒媳的矛盾越來越大。
我也終于了解“老不死”是怎樣的心境了。
為了照顧我,兒子起先要把我接回城里,可很快遭到媳婦的反對。
她說,她不想每天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照顧我身上,讓我去女兒那里住,至少三個兒女平均一下,一家照顧一個月。
因為兩個女兒在外地,來回顛簸我這老太婆也受不了。
剛照顧我兩天 ,兒子跟兒媳的爭吵不斷。
當時我就特別恨我自己,為什么要生病,給他們添麻煩。
最終他們達成協(xié)議,把我送去附近的養(yǎng)老院。
03
我自己也是農(nóng)村人,沒有退休金。
很慚愧,我也沒有存款,所有的錢當時都拿出來補貼兒子的生活了。
養(yǎng)老院的費用可不低,關(guān)于這筆錢誰出,三個兒女吵得更是不可開交。
女兒的意思是我把所有的金錢跟精力都給了兒子,理應兒子來養(yǎng)活。
兒子兒媳的意思是,應該平均分攤。他一個人的出錢壓力也很大。
最終達成協(xié)議,每個月三千,一人一千。
可是生活用品,體檢,吃藥,還有一筆大的開銷,這個錢又是誰來出呢。
這段時間我無數(shù)次地想著,為什么要生病,生病為什么不早點死。
所以我還是奉勸很多跟我一樣的過來人,無論你有沒有退休保障,給自己存點錢,別到時候,一無所有。
有限的生命里,如果再來一次,我要為自己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