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是人人都夢寐以求的,可對于一沒資源、二沒背景的我們,有沒有辦法實現財富自由?
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你想,就會有辦法!
辦法是什么呢?請看下面這幅圖:
這就是你未來財富增長曲線圖,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個人成長,而中間那條先緩后陡的曲線就是你此生能獲得的財富。
這幅圖的含義很明顯了,人這輩子能獲得多大的財富量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持續(xù)積累的時間,二是憑借個人天賦和努力能取得多大的成長。
初始的時候曲線是很緩和的,而一旦達到那個紅色的點,我們叫它拐點或者里程碑點都可以,你后面的人生就會完全不同,會出現質的飛躍。
你可能會有疑問,為什么未來財富增長曲線長這個樣子?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復利你肯定知道,高利貸,利滾利,越往后面倍增的越厲害。
事實上,復利不只適用于金融學,在智力、知識、經驗上,復利效應依然存在,而且從既往歷史數據看人類的進步、道瓊斯指數、世界人口增長,也都完全遵循了這一規(guī)律。
所以,把復利增長曲線套用過來就是上面你看到的樣子。
如果你是終生成長者,那么你就可以享受到復利給你帶來的好處。你的知識、技能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積累,開始時可能成長得很緩慢,但只要堅持不懈,終會突破那個拐點,再往后你就能飛速成長,從而有質的飛越。
至于最終你獲得了多少的財富值,還得要看你憑借自身天賦和不懈努力取得了多大進步,以及持續(xù)積累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你沒有持續(xù)積累,那么很可能還沒到達拐點時就掉下去了,你此生就再也沒有機會體會復利效應了,財富自由也就與你無緣了,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還是個窮人的根本原因。
這就是復利的威力!
所以,財富自由這件事在理論上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那么,現實中,我們具體該怎么做呢?
1
首先,要理清一個概念,到底什么是財富自由?
通常我們理解的財富自由,是有足夠多的錢,想吃什么吃什么,想買什么買什么,不用上班,不用干活。
這樣的解釋不能說錯,但沒有直抵本質。
實際上,我們要的自由,本質不是財富,而是時間,我們要的都是時間自由,財富只是幫助我們實現時間自由的工具。
李笑來在《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中給出的定義是:
所謂“個人財富自由”,是指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
這個定義簡單、精準,明確了我們努力的目標——時間,而方法,就是以財富換時間。
有了目標和方法,我們還需要了解一個常識: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時間換錢,只是受制于自身條件導致?lián)Q取的方式和類型不同而已。雖然有點本末倒置的感覺,但現狀確實如此。
2
歸納來說,可以分成以下三種模式:
第一種:1份時間出售1次,如打零工者和上班族;
第二種:1份時間出售很多次,如作家;
第三種:購買他人的時間再出售出去,如創(chuàng)業(yè)和投資的人;
簡單來看,這三種類型需要的知識、能力、技術、資源等方面各不相同,而且最初的時候,大家基本都是在用第一種模式賺錢,即一份時間只能出售一次。
很明顯,要想通過這種商業(yè)模式賺取更多的錢,只能是要想辦法提高單位時間售價,也就是1份時間賣更高的價錢。
可以,最普遍的提高單位時間售價的的方法是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去到更發(fā)達的城市生活、更先進的企業(yè)工作、讓自己有更廣闊的眼界......
可是,無論你怎么提高,即便是成了“打工皇帝”或者“打工皇后”,也一樣是在一份時間換一份薪水的圓圈里面打轉,還是逃不過干就有錢拿,不干就喝西北風的困局。
想靠第一種模式實現財富自由,簡直是癡人說夢,在這條路上,無論再怎么努力,也都是枉然,正所謂方向錯了,越努力,偏離的越遠。
顯然,第一種模式只能是權宜之計,財富自由肯定是沒戲了,我們要達目的必須要依靠后兩種當中的至少一種。
3
那么,我們該怎么進入后兩種模式呢?
先說第二種。
一切內容制造的工作,本質上都屬于一份時間出售多次這個類別。
像現在很流行自媒體,無論是寫小說、畫漫畫、運營公眾號、視頻號都是這個類別,一個作品被創(chuàng)造發(fā)布出來,會吸引無數的讀者、粉絲圍觀、點贊、打賞等等,從而實現了把自己的一份時間銷售出去很多次的目的。
能吸引人的前提是:你創(chuàng)造的產品必須是消費者以為的剛需。注意,剛需是消費者以為的,不見得是客觀存在,也不是你個人認為,而是從消費者、從市場的角度去考慮。
這就要求啟用第二種商業(yè)模式的人,不但要訓練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要了解大眾心理,了解市場運行機制,知道大眾有哪種需求,哪種產品受歡迎,哪種
產品能迅速變現。
第三種要做的是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這是級別最高的、最難開啟的模式。
你的目標是要有購買他人時間的能力,不再出售自己的時間,那么你就要想辦法逐步減少出售自己的時間,方法就是在能用錢換時間的時候盡量用錢換時間,從而將省下來的時間全都投資到自己的持續(xù)進化上去,進一步提高購買他人的能力,如此循環(huán)往復。
這種模式實現的邏輯倒不復雜,你只要具備購買他人時間的能力就可以了,難的是如何具備這樣的能力。
看到了吧,后面這兩種模式有個共同點,就是都需要你具備一定的能力,能力不足,就沒有實現的可能。
那么,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轉移到,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回答是:需要通過持續(xù)不斷地學習、不斷成長、不斷升級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
4
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里都有一套思考、做事的行為邏輯準則,就相當于我們人體的操作系統(tǒng)。你持續(xù)不斷的學習、進化,就能不斷升級你的操作系統(tǒng)。
你怎么知道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需要升級?如何升級?
有個概念需要普及一下,元認知,類似于儒家說的“自省”,指的是認知的認知,也就是說,你能認知到你的認知,你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幾乎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有機會成長?!安恢馈辈⒉豢膳?,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個事實。
而一個人元認知能力的強弱,既與先天條件有關,也可通過后天修煉提高。
科學已經證明,一個人元認知能力的強弱,與其大腦皮層表面積和大腦灰質厚度有正相關的聯(lián)系。大腦皮層表面有很多溝回,溝回的多少決定了大腦皮層表面積的大小,表面積越大,元認知能力越強。
科學也已經證明,通過不斷的學習,大腦可以獲得更多的鍛煉,從而大腦皮層表面積增大、大腦灰質變厚;反過來,大腦皮層表面積增大、大腦灰質變厚,也能使學習能力有更大的擴展空間。
科學還證明了,我們也可以像鍛煉肱二頭肌那樣通過一定的方式鍛煉大腦,打坐、冥想就是其中之一。
由此,我們總結出,要提高元認知能力,可以通過提高大腦皮層表面積和增厚大腦灰質,而提高大腦皮層表面積和增厚大腦灰質有兩種方式,一是學習,二是冥想。
分析到這里,思路就很清晰了,我們把精力主要放在這個上面就可以了,做一個終身學習者,通過持續(xù)不斷學習,增強我們元認知的能力,提高自己內容創(chuàng)造以及購買他人時間的能力,從而達到實現財務自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