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同扇子的關系十分密切。古時沒有電扇,更沒有空調,在日常生活里,大家最常用的是扇子,因此關于扇子的詩歌和故事,很多流傳了下來?!段饔斡洝防镉袑O悟空偷芭蕉扇;《三國演義》里有諸葛亮搖鵝毛扇;《水滸傳》里有白勝的山歌:“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紅樓夢》里有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等等。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
近來讀閑書,偶爾讀到蘇東坡、王羲之有關扇子的軼聞,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不妨說說。林語堂才學淵博,他寫了一篇《蘇東坡與其堂妹》。其中說到,蘇東坡在杭州做副州長時,一個叫秀蘭的歌妓被府僚看中,催她來見,但秀蘭因沐浴耽誤來得晚了,府僚頓時生氣。秀蘭辯解府僚不聽。秀蘭拿一枝榴花獻上,仍未解府僚之怒。秀蘭沒辦法,只有“低首垂淚”。東坡乃作“賀新郎”,秀蘭唱得來“聲容妙絕”,于是“府僚大悅,劇飲而罷”。在這曲“賀新郎”《乳燕飛華屋》中,就寫到美女與扇子,有“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如玉,漸困倚孤眠清熱”之句。當府僚玩弄歌妓,作威作福之時,蘇東坡作詞為之解圍。所以林語堂說,“東坡對女人是溫柔的”。
大書法家王羲之,又名王右軍。傳說他曾為一個賣扇子的老太婆題扇。一次,王羲之從街上走過,見到一個賣六角扇的老太婆生意很清淡,生了同情之心,于是拿過扇子,在每把上面題了字。老太婆不認識王羲之,看見新扇子上都寫了字,有些不高興。王羲之對她說:“不要急,你只要說這些字是王右軍題寫的,我包你一把能賣一百錢。”老太婆真的照著王羲之的話去做,大家都來爭著買,扇子被一搶而光。生意好了,老太婆格外高興。過了幾天,她又抱了一大堆扇子來請王羲之題字,遭到了王羲之的拒絕。王羲之是聰明人,懂得“物以稀為貴”的簡單道理,他知道題字多了,扇子就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