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肉跟砒霜被列在一塊兒了,小編不知道要吃什么了!
全世界的吃貨最近都在流淚!
因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10月底最新發(fā)表的報告中說,吃加工肉例如培根、香腸以及火腿的確可能增加患癌的風險,且將加工肉制品歸入“致癌物',使其與石棉、香煙、砒霜“為伍'。
報告說,一天吃50克的加工肉,也就是說不到兩片培根,可以增加患結直腸癌18%的機率。而加工肉制品由于不是鮮肉,因此為了延長其保鮮期都添加了一些防腐劑,或是使用了腌、熏以及鹽等處理手法。正是由于這種處理方法才增加了致癌的危險!
世衛(wèi)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物質的致癌程度分為五級,依次為:致癌、較可能致癌、可能致癌、致癌度不確定和可能不致癌。
而這份報告讓港式茶餐廳非常尷尬
腸仔包還能吃嗎?
餐蛋三明治怎么辦?
餐蛋面是不是也不能吃了?
午餐肉換成煙肉(也就是培根)貌似也致癌?
茶餐廳里頭還有啥能吃?
世界衛(wèi)生組織一紙報告下來,這些在香港必吃的美食突然全都不能吃了嗎?
香港人一年吃掉2300萬公斤香腸
根據(jù)香港特區(qū)政府統(tǒng)計處數(shù)字顯示,光是香港人消耗香腸的數(shù)字,就已經是年年上升。2014年,入口香港的香腸達23,180,000公斤,比2013年及2012年分別上升3.9%及17%,而去年入口的新鮮紅肉,包括牛肉及豬肉也達約17,000,000公斤。
因此,你難以想像沒有腸仔和火腿的港式茶餐廳是個啥樣子。
位于旺角的基隆茶餐廳的老板娘曹德雪就形容,腸仔、火腿及午餐肉是基層食物,其餐廳單是早餐時段,每日就至少消耗10多包腸仔,相信香港業(yè)界不會因世衛(wèi)最新公布的報告而有任何改變。
她又指,現(xiàn)實是很多食物也被指致癌,世衛(wèi)如負責任的話,不應只簡單地將加工肉列為致癌物,而是要督促制造商檢討加工肉類方法,減低釋出致癌物風險:“腸仔應該唔會少咗人食,好似香煙咁,話致癌啲人咪繼續(xù)食!”(吃腸仔的人應該不會減少,就像香煙,說它致癌的還不是繼續(xù)在吸?。?/span>
基隆茶餐廳常客、54歲倪先生自言,腸仔火腿從小吃到大,“到依家都未死”(到現(xiàn)在都還沒死),所以不會因為世衛(wèi)的新公布而害怕而不吃。顧客李先生則稱,平時已不太常吃腸仔火腿,為了健康日后會再少吃點。還有香港市民無奈表示,城市人生活節(jié)奏急速,“一定系食呢啲食物”(一定要吃這些食物),沒辦法,也無法避免。
有港式茶餐廳老板相信對生意影響不大,明言既不會、也不能將所有加工肉從餐單中剔除:“咁樣早餐仲有咩好賣,其實香港人好多時聽完就算,而香腸系德國人主要食材,唔通佢哋又完全唔食咩!”(如果剔除,早餐還有什么好賣的,其實香港人很多時候聽完就算了,而且香腸是德國人的主要食材,難道他們完全不吃嗎?。?/span>
有專門入口德國香腸的香港業(yè)界人士指,加工肉會致癌勢成一則瘋傳訊息,短期可能影響老百姓進食相關食材的信心,但由于加工肉涵蓋范圍甚廣,上至高級酒店,下至小食攤檔,以至家庭主婦也難完全停用,因此預料對生意額影響輕微。
有香港連鎖茶餐廳集團負責人稱,若世衛(wèi)或香港特區(qū)政府食物及衛(wèi)生局對加工肉有任何白紙黑字新指引,其集團定會遵守及作出應對,但現(xiàn)階段無意減少加工肉供應,而香港餐飲聯(lián)業(yè)協(xié)會會長黃家和認為世衛(wèi)報告具權威性,但老百姓不用驚慌,業(yè)界會等待特權政府當局指引才考慮是否減少供應加工肉。
香港特區(qū)政府食物安全中心指,會密切留意世衛(wèi)及國際間對加工肉的最新研究結果,采取適當行動,而食安中心一直透過不同渠道向市民推廣健康飲食習慣,并指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多年前已指出,市民應避免進食加工肉類,而市民亦應留意加工肉類一般含鹽量較高,食安中心會因應世衛(wèi)新評級,加強對市民的宣傳教育。
吃貨們,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