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習英語外,其他場合接觸和使用英語的機會并不多。因此,教師很有必要設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仿真環(huán)境,使學生有機會沉浸在英語的海洋里。這樣,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具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 故教師可采取形式多樣的辦法,增強語言信息的輸入量,提高學生的英語接觸頻率,使學生在視覺、聽覺上接受大量的語言信息刺激。如:把校園里的標志牌做成漢英雙語;在教室里的物品上貼英語標簽;把教室里的一角設成English Corner,并用英語貼畫加以裝飾。還可充分利用教室的電視設備,利用課間10分鐘的時間播放如《GoGo 學英語》之類的動畫片,因為它接近學生生活,并以動人的畫面及純正英語吸引學生,學生都愛看、愛學、愛模仿畫中的人物進行對話表演,從而在玩中鍛煉語言能力,在娛樂中提高語言能力。
五、結(jié)束語
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和基礎(chǔ),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后,就會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所學的知識就能在愉快的情景中輕而易舉地掌握,為進一步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教學實踐證明,英語情景的創(chuàng)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鞏固了所學內(nèi)容,激活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而且增強了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發(fā)展了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建立新型師生關(guān)系,把課堂作為學生英語實踐活動的舞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把課文內(nèi)容作為話題,并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增加趣味性,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議論、評價、延伸等言語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其積極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力,真正地把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