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的進化理論為基礎,本世紀四十年代,出現(xiàn)了在進化論領域深有影響的現(xiàn)代綜合進化論。 社會生物學認為,自然選擇主要發(fā)生在最低的水平上,因此選擇的基本單位既不是物種,也不是群體,嚴格說來甚至也不是個體,而是基因。基因不僅是遺傳的基本單位,也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據(jù)研究認為,原始的大雨在古代的地球上曾連續(xù)降了幾千年,使得地球表面一片汪洋,只有很少的陸地。這時的海洋就是所謂的"原始湯"。生命源于水,原始湯就是生命的搖籃。在陽光、紫外線、雷鳴閃電和火山爆發(fā)等各種因素的作用下,原始湯中形成了生命大分子的基本構件--氨基酸有機分子。由于當時還沒有分解有機分子的細菌和其他生物,這些有機大分子就能安然無事地自由漂浮在原始湯中,偶然形成了一個非同一般的大分子,這個大分子也許并不是最大的分子,也不是最復雜的分子,但卻具有一種獨特的性質,能復制自己--生命的根本特征,這就是生命的祖先,也可以稱之為復制基因?;蚴巧镞M化全部豐富多彩的生命運動的起始原因和活動主角,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原因。在生殖的過程中,個體復制的并不是他們自己,而是復制著自己的基因,并把基因象種子一樣散布在群體之中。機體一代一代死去了??墒腔騾s不死,它在個體的不斷死亡中生存著。因此從長遠觀點看,有機體僅僅是基因的媒介物,是在最小的生物擾動范圍內保存和傳播基因的精巧裝置的一部分,它僅僅是DNA制造更多的DNA的工具。基因是自私的,因為它不自私就不可能存在。自私基因的目的是什么呢?它的目的就是試圖在基因庫里盡可能地擴大自己的隊伍,其方式就是為個體編制發(fā)育生長的程序、對機體行為施加有力的影響。由于同一種基因拷貝可以在同時存在于許多不同的個體之內,因此使得不同個體有了共同的利益。這樣基因構成了個體,同時也構成了群體。群體與個體一樣,需要復制、延傳,這就產生了進化的歷史?!∮猩阌行裕缘脑诖嬖诓⒉粌H僅是為了純粹的生殖目的,但生殖在性的內涵中仍然占據(jù)了主要位置。在人類的歷史的進化過程中,性往往是作為一種反社會力量存在的。因為實際上,社會的進化與性是矛盾的。性的生殖目的的必然的而且實際上限制著社會進第的步伐。由于性的生殖目的出現(xiàn),社會成員之間出現(xiàn)了差異,隨之而來的是不可避免的利益沖突--兩性之間的沖突以及親代與子代之間的沖突。在這一系列沖突中,男女兩性的沖突是最為激烈的。男性總是希望在更大的范圍內給女性授精,以及傳播自己的基因,但女性總是本能地否定男子的額外交配。于是沖突便不可避免。如果沒有兩性的差異出現(xiàn),生物之間的沖突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反過來的,如果沒有競爭,生命也不會進化,人類的產生更為遙遙無期。 從消費的角度看,性也無益于人類的進化。除人類外,性活動可能并不包含多少快樂的因素,因為大多數(shù)動物的性行為是機械的,很少有性交前的準備活動。由于快樂因素的存在,人類性行為實際上是一種無償?shù)南M,并且充滿了風險,性活動過程中所付出的能量消耗,往往高于人類的其他活動。 但是,性又確實地在促進著人類的進化。這主要在于性創(chuàng)造了多樣性,多樣性是親代為了對付無法預料的環(huán)境變化所下的賭注。同時它說明了為什么有如此眾多的生物不厭其煩地進行生殖,及人類進化的意義。[key]在線咨詢專家[/k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