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安北 · 主播 | 簡寧
在女性地位空前提升的唐朝,誕生了許多有謀略、有作為、有野心的公主。
她們都以自己鮮明的特色,或褒或貶地在歷史的舞臺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比起她們,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唐朝公主,或許就顯得平凡了一些。
但她的故事,卻被改編成戲劇《醉打金枝》。
她一生受盡父兄寵愛,順順遂遂地活到了六十歲。婚姻幸福的同時,子女也皆為人中龍鳳。堪稱是唐朝最幸福的公主。
她就是唐代宗的女兒升平公主。
這個幸福的公主究竟是怎么養(yǎng)成的呢?這就要從她的父親唐代宗說起了。
第一章
出生于安史之亂前一年的升平公主,母親是楊貴妃的侄女崔氏,父親則是廣平王李豫,唐玄宗最為鐘愛的嫡皇孫。
關(guān)于李豫,史料中這樣評價他道:“宇量弘深,寬而能斷。仁孝溫恭,動必由禮。”
他一生至情至孝,尤為看重親人之間的感情,為人也寬厚仁義,溫良恭順。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尚在襁褓之中的升平隨著父母一起出逃,三年多的顛沛流離之中,母親崔氏郁郁而終,回到長安后疼愛她的兄長也因病離世。
接連失去至親的悲痛讓年幼的升平深受打擊。在這時,給她愛與溫暖的,正是父親李豫,他像堅實的大樹,給了升平穩(wěn)穩(wěn)的依靠與安全感。
升平8歲之時,李豫登基為唐代宗。似乎是為了彌補女兒曾受過的苦,代宗對升平的寵愛到了“恩禮冠諸主”的地步。在代宗所有女兒當中,升平無疑是最受寵的那一個。
在代宗的寵愛之中,升平漸漸走出了戰(zhàn)亂的陰影與失去至親的傷痛。她聰明好學,又喜愛詩文,因此小小年紀,就有“賢明有才思”的美譽。
只是身為公主,終難逃政治聯(lián)姻之命運,升平亦是如此。
當時朝廷內(nèi)憂外患,為了籠絡(luò)和牽制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功臣郭子儀,代宗便起了聯(lián)姻之心,他把目光放在了自己最喜愛的女兒升平公主身上。
雖然政治意味濃重,但代宗也是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nèi),為升平做了最好的選擇。
首先,他選擇的聯(lián)姻對象是郭子儀的第六子郭曖。郭曖年歲與升平相仿,文武雙全,賢明多才。
更重要的是,他與升平一樣都喜愛詩文。相仿的年齡和相近的愛好,為日后夫妻倆婚姻的幸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其次,選中郭曖作為駙馬之后,代宗對郭曖大加封賞:“大歷中,恩寵冠于戚里,歲時錫賚珍玩,不可勝紀?!?/span>
從史料記載中可以看出,他對這個駙馬異常恩寵,而這一切的背后,都出于他對升平的愛護。
在唐代宗的精心安排之下,永泰元年七月甲午,十二歲的升平公主與郭曖二人在長安光順門行冊禮,禮儀非常隆重。
此時的升平公主,已出落成一個活潑大方,嬌蠻可愛的少女。
她帶著對婚姻的憧憬與期待,帶著拳拳父愛與不舍之情,步入了新的人生階段。
我們常說,愛是最好的教育。代宗對升平的關(guān)懷,像注入生命里的陽光,給她帶來無限的溫暖與光亮。
而他傾注給女兒的愛,則引領(lǐng)著她一步步接近幸福。
第二章
與郭曖結(jié)婚之后,因年齡相仿,興趣相投,兩人的感情很是和諧。
郭曖門下有數(shù)十名文人,每逢宴客之時,這些人便會在宴席上賦詩作詞,升平公主則坐在簾幕之后欣賞品鑒。
如有做出好詩之人,她便會給予豐厚獎勵。夫妻二人一起品鑒詩文,頗有賭書潑茶之趣味。
只是彼時兩人都年輕氣盛,加之個性驕傲,因此也總會產(chǎn)生矛盾。
郭曖希望升平在自己父母面前行禮盡孝,但升平自恃金枝玉葉,不肯恪守為媳之道,兩人總為此爭執(zhí)。
公公郭子儀六十大壽之際,郭曖的所有兄嫂盡數(shù)到齊,唯獨升平?jīng)]有前往。被眾人奚落懼內(nèi)的郭曖氣悶不已,回去同升平理論之時,借著酒意打了她一巴掌。
被打的升平一怒之下就跑到代宗那里,哭著要父皇教訓郭曖。
雖然寵愛升平,但代宗也不會過分驕縱于她。
身為父親的他自然清楚女兒的脾性,因此代宗并沒有偏袒自己的女兒。而是在郭子儀綁著郭曖進殿請罪之時,他輕描淡寫地說:
“不聾不啞,不做家翁?!?/span>
在他看來,這不過是夫妻之間的小打小鬧罷了,不必當真。
代宗沒有助長升平的任性氣焰,相反讓她學會了體諒和理解。
當他們回家后,公公郭子儀用大棍教訓郭曖,將他幾乎打個半死時,一旁的升平心疼不已,又忍不住上前為自己的丈夫求饒。
經(jīng)此一役,升平公主徹底收斂了自己的任性和嬌蠻。她越發(fā)體恤郭曖,兩人的感情也更甚從前。
升平公主的轉(zhuǎn)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是因為從小對父親寬厚仁愛的耳濡目染,讓她的心里也早已播下了寬容的種子。因此她才能在父親的引導(dǎo)之下,迅速原諒郭曖,并理解他。
父親言傳身教的寬容與諒解,讓她守住了自己婚姻的幸福。
第三章
雖沉浸在自己小家的幸福之中,但升平公主也并未忘記自己身為公主的職責。
與代宗之間深厚的感情,讓她總能與父親心意相通,關(guān)鍵時刻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父排憂解難。
大歷十三年,為方便民眾灌溉農(nóng)田,唐代宗下詔毀除白渠水支流的碾硙。
這些碾硙都是各位達官貴人所建,用以私家脫谷等,其中就包括升平公主的兩所作為陪嫁的碾硙。
因牽涉的都是皇親國戚,所以沒人敢去執(zhí)行代宗的旨意。升平公主進宮與父商談此事之時,代宗言道:
“我行此詔,是為了天下蒼生,你難道不懂得我的意思嗎??你可以為大家作為表率?!?/span>
領(lǐng)會了父親意圖的升平,回去之后就立刻下令毀去了自己的兩所胭脂硙。
她的雷厲風行迅速帶動了其他達官貴人紛紛效仿。沒多久,“由是勢門碾硙八十余所,皆毀之。”
除了在政事上為父助力,升平也會在家事上為父分憂。
代宗很看重手足親睦,因此升平與兄長的感情也很深厚。大歷十四年,代宗因病去世,升平的兄長唐德宗繼位。他對這個妹妹也一如既往地愛護和信任,恩寵不減。
對升平公主而言,父親代宗留下了最寶貴的財富,便是家庭的和睦。
無論是代宗在世時的父女情深,還是代宗離世后的兄妹和睦,都是她幸福生活的基礎(chǔ)與保障。
對親情的珍視讓她在刀光劍影的政權(quán)交替之中全身而退,守住自己本心的同時,也守住了自己小家的幸福。
《格言聯(lián)璧》里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span>
就是說父母所期望的,想要做到的事情,我會繼承它。
代宗對升平的影響并沒有隨著他的離世而消失,相反,它已成了刻在骨子里的習慣,也正影響著升平公主的子女。
這是傳承,也是最高明的教育。
第四章
與郭曖結(jié)婚的這三十多年里,升平公主一共誕下了四子兩女。
由于她和順謙讓、寬容仁愛的性格影響,她的子女也都人品卓越,因禮讓賢德,廣得人緣而深受當朝皇上的喜愛。
升平公主的三子郭鏦和四子郭銛,分別娶了唐順宗的兩個女兒漢陽公主和西河公主為妻;
而二子郭釗的兩個兒子也都因謙順的人品而被唐穆宗所喜,分別娶了饒陽公主與金堂公主為妻。
升平公主的女兒郭氏,則嫁給唐憲宗李純?yōu)殄⑸铝颂颇伦诶詈愫团畠横柟?。郭氏身歷五朝,為三朝皇太后,享盡尊榮。
在升平和她子女的身上,能明顯看到代宗寬厚仁義、重情重孝性格的影響。一門五公主,足以證明,好的教育決定子女人生的高度與成就。
唐憲宗元和五年,升平公主以60歲高壽,因病去世。
在她死后,曾被兩度追封,被尊為齊國昭懿大長公主。
唐朝的公主們能夠得到這等尊榮的,只有升平一人而已。
回看她的一生,雖經(jīng)歷戰(zhàn)亂,卻得以平安度過;
雖深受寵愛,卻從不過分驕縱;
雖下嫁大臣之子,卻難得夫妻恩愛;
雖未有驚人之舉,卻勝在兒女成才。
看似平凡的一生,卻蘊藏著最深的幸福。
墨子曾言:
人性如素絲,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很多時候,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看到他們,也就看到了自己。
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先成為自己所期望成為的樣子,用榜樣的力量,去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的孩子。
這同樣也是最不費力,最有效的教育。
正所謂:醉打金枝成佳話,生女當似李升平。
??
背景音樂 | 特曼&玄觴 - 《隔煙水》
記 得 拉 至 文 末 為 有 書 君 點 贊 哦 !
作者:安安北,有書原創(chuàng)作者。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guān)注的公眾號,關(guān)注公眾號:有書。本文原創(chuàng)首發(fā)于有書,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有書君微信號:youshu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