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刀郎發(fā)行新專輯《世間的每個人》。
不過除了真愛粉絲外,很少人注意到刀郎回歸了樂壇。
而除了發(fā)行專輯外,刀郎在做什么也少有人知道,他仿佛在娛樂圈里消失匿跡,似乎曾經(jīng)的輝煌只是一場夢。
2004年,刀郎憑借《2002年的第一場雪》唱響了大江南北,唱紅了自己。
他火得太過于迅速,讓人們喜歡,也讓同行們嫉妒,于是接踵而來的,便是樂壇的攻擊。
在群攻之下,很多粉絲都擔心刀郎會承受不住,離開娛樂圈,可是刀郎仍然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仿佛毫不在意。
2012年,他還在香港紅磡開了演唱會,粉絲們都認定這是他音樂生涯的一個里程碑,一個節(jié)點,可是刀郎卻把它當成了句號。
從那之后他便消失了,8年后才帶著新歌歸來,可惜人氣早已不在。從大紅到人氣不再,刀郎身上有哪些故事?
2004年,《2002年的第一場雪》發(fā)布。
刀郎在寫完歌,并發(fā)布后,沒有太多想法,他并不覺得歌曲會火,如果有人能聽到就算不錯了。
畢竟,他當時連樂壇的門都沒摸到,專輯也沒有任何宣傳。
可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好歌不怕沒宣傳。
在專輯發(fā)型沒多久后,《2002年的第一場雪》便火了。
專輯正版售賣到了270萬張,而盜版銷量則是到了1000萬張。
要知道,那一年周杰倫的《七里香》,全球銷售量也只是在260萬上下,這還是經(jīng)過宣傳之后。
這么一比,便足以看出歌曲的熱度,一夜爆紅用在刀郎身上絕對不過分。
緊接著,全國上下大江南北,無論是街邊小店還是小亭子里面,都放著刀郎的歌,擺著他的專輯和照片。
一時間,刀郎火了。
別人火了,心里一定會高興,刀郎也會,但更多的則是慌張。他沒有半點成名的準備,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火了,可是走幾步路便有陌生人揮著手大喊“刀郎”,他這才接受了“火”的事實。
2004年7月份,張藝謀在電影《十面埋伏》中首映禮上,還邀請到了刀郎。
在同在臺上的,還有明星張信哲,SHE,劉德華和章子怡等等。
能和這些大咖同臺,足以看出刀郎的人氣和受歡迎程度。
之后沒多久,刀郎再次發(fā)了新專輯,專輯銷量再次破了百萬。
出專輯,開演唱會,再次出專輯,便是大紅后,刀郎的日常。
那時候,很多人喜歡刀郎的歌,被稱為全民性歌手,也不過分。
可是刀郎是一個草根成名的歌手,甚至于一夜之間蹦上了蛋糕桌,想要在樂壇分一杯羹,這必定讓樂壇里的大佬不樂意。
于是,以那英為首,對刀郎展開了攻擊。
2010年,第十屆音樂風云榜上,人們都希望刀郎能拿到一個證明自己的獎項。
畢竟,無論是專輯銷量,還是受歡迎程度,還是影響力,沒有誰能比得過當時的刀郎。
可是那英不樂意了,“不具備審美觀點”。
此話一出,讓樂壇無數(shù)大佬打開了話匣子,你一眼我一語。
汪峰:“刀郎火,是因為大家聽慣了精致的音樂.......如果媒體和聽眾都覺得是不對的東西,那就不對了”
楊坤:“刀郎那是音樂嗎”?
此話一出,不僅得罪了刀郎,還得罪了不少粉絲。
一時間,這幾個人遭受了不少非議。
不過對于這些話,刀郎卻有著一種特別的淡然。
或許是因為知道自己還有人喜歡,自己還能有聽眾,刀郎也沒有解釋過,或者爭辯過什么。
他還是想著為歌迷寫歌,為自己寫歌,寫出好聽的歌。
歌曲或許不符合樂壇大佬口中的“陽春白雪”,但是只要質(zhì)樸,那便足夠了。
刀郎也一直抱著這個心態(tài)寫歌。
那段時間,他的工作就是寫歌,參加活動,再或者去參加公益捐款之類的。
大部分粉絲都擔心他因為那英的話,而退出樂壇,但是刀郎反倒是好心態(tài),一直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
甚至還打算,2012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開演唱會,而在大火六年之后,演唱會的上座率竟然都達到了90%。
這足以看出刀郎的人氣。
面對爆棚的人氣,粉絲們都期待著刀郎繼續(xù)開演唱會,用質(zhì)樸的音樂喚醒國內(nèi)樂壇的激情。
可是沒想到的是,刀郎從那之后便沒有了聲息了。
他不再有活動,也不發(fā)單曲發(fā)歌曲,仿佛一瞬間人間蒸發(fā)了一樣。
要說刀郎的消息,其實也和他的性格有一定關(guān)系。
而這便要從他小時候說起。
1971年,刀郎出生在四川,家里一共四口人,他還有一個哥哥。
就這樣安安穩(wěn)穩(wěn)過了十幾年,一次爭吵卻打破了家里的平靜。
1986年,刀郎和哥哥大吵了起來,而起因是哥哥的女朋友,刀郎覺得女方是在給哥哥戴綠帽子,想讓哥哥分手,結(jié)果越吵越兇。
直到父母回家,兩人還是臉紅脖子粗。
于是,按照中國父母傳統(tǒng)想法,“老大計較什么啊,要讓著小的”這句話自然說出了。
心里委屈的哥哥一氣之下跑出了家,幾天沒有回家。
見他好長不回家,家里人著急了不行,耍耍脾氣也行,偏偏要學離家出走。
那時候,家里人還認為哥哥是離家出走,直到他們聽見了哥哥車禍身亡的消息。
才知道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能回家。
哥哥的突然離世給父母造成了沖擊,更給刀郎造成了巨大的陰影。
他哭了起來,不僅僅是因為哥哥去世了,還是因為去世前,也沒有給哥哥留下好的記憶。
如果不吵架,是不是一切都不會發(fā)生了?
刀郎無助地想著,哥哥的去世給幼小的刀郎心里留下了陰影,也讓他安靜的性格,越發(fā)自閉。
在家里又待了兩年,刀郎待不下去,想要離家打工。
刀郎年紀小,遇到了喜歡的人那肯定是花前月下,干柴烈火。
于是,兩人很快在一起,還生下了孩子。
早早結(jié)婚組建家庭,這樣遇見幸福的速度刀郎想都不敢想,可惜,美夢很快就被打碎了。
妻子一聲不吭地走了,刀郎給她打過電話,央求不要離開,對方說給8天時間考慮。
結(jié)果8天后,妻子早就沒了身影,刀郎這才知道兩人徹底玩球了。
前妻走得干脆,徒留刀郎一人傷神。
為情傷神的刀郎還生了一場大病,還被送到了醫(yī)院。
最好足足花了一年時間去緩解身體和情緒,情緒不好,也導(dǎo)致那段時候刀郎寫不出好歌。
他不禁哀嘆自己的人生,氣跑了哥哥,有丟了愛人,怎么會如此治郁。
人生的波折讓刀郎有點吃不消,可是還有心愛的音樂,他總能繼續(xù)生活下去。
而他也終于遇到了可以治愈自己的人。
1993年的海南,在一次聚會上,刀郎認識了朱梅。
兩人雖然沒見多,但是卻如同多年未見的好友一般,交談熱烈。
后來兩人便熟悉了起來,甚至還互生好感,但是刀郎一直不知道該怎么說出口。
直到有一次,刀郎約著三五朋友去騎摩托車,哪成想翻車了,直接住進了醫(yī)院。刀郎的身體沒有什么大事,可是朱梅緊張得不行。
打那之后,兩個人便有默契地生活在了一起。
過了一兩年,刀郎想去北京,朱梅答應(yīng)了。
突然老家哪里傳來消息,朱梅的媽媽生病了,朱梅十分擔心,想要回新疆的家照顧母親。
刀郎一聽朱梅回家,也跟著愛情的牽引去到了新疆。
新疆對于刀郎來說,是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剛到便感覺到了不適應(yīng)。
風土習俗,吃喝方面,可是在不適感消失之后,刀郎便感覺愛上了新疆。
每日照顧老人,在新疆的大街上閑逛,給了刀郎無數(shù)的靈感,仿佛腦海中迸發(fā)出無數(shù)的樂譜。
他組建了樂隊,成立了工作室,慢慢地和當?shù)鼐用裆钊虢涣鳌A私獾迷蕉?,他的靈感也就越多。
于是,在到新疆沒多久之后,他便成為了音樂總監(jiān),音樂創(chuàng)作首席制作人。
他甚至還制作了不少唱片。
不過直到2001年,他才制作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只不過賣得不多,2000多本而已。
這樣的學習時間有三年,刀郎的《2002的第一場雪》才成功問世,并且獲得了人們的喜歡。
在大火后,他本可以在行程之后多參加一些聚會之類的,認識一些同行大佬。可是他的性格,又讓他做不出這樣的事情。
光是大火就讓刀郎喜憂參半,更別提和陌生人一起吃飯,說些客套的假話。
于是,這也就看到,在張藝謀電影的首映禮上,刀郎去是去的,可也僅僅是去了,并沒有和那些人混成多么熟的關(guān)系。
再比如說,2012年的演唱會,當時聚餐的時候成龍也在。
換做別人,肯定借此機會也要和成龍認識,可是刀郎卻不想,早就萌生的退圈的意愿,讓他只是把這當成了聚餐。
在刀郎的世界里,很豐富但是也很孤單,很難有人能夠走進去。
在浮躁的娛樂圈里,或許刀郎并不是十分合適,在虛偽的酒桌上,只有音樂才能點燃他內(nèi)心的激情。
不過刀郎退出樂壇后,并沒有放棄,而是開始教學生。
他有名的學生,云朵。
他看到云朵在音樂上的才能,想要讓她借宿在家里,妻子朱梅同意了這個想法。
加上云朵搬過去住的時候年齡還小,朱梅更是把她當做孩子一樣看待。
只不過,教別人唱歌并不是輕松的事情,被別人教更不是輕松的事,有天賦的云朵也產(chǎn)生過放棄。
為了錄制專輯,云朵耗費了大量精力,而光是錄歌便花了差不多一年時間。
看到云朵錄歌不在狀態(tài),刀郎也想放棄。
可是轉(zhuǎn)念一想,她是自己的徒弟,只好再次回到錄音棚。
于是,在刀郎的嚴苛下,差不多5年的時間,才出了一場專輯。
雖然時間很長,可是成績做出了不錯。云朵慢慢有了名氣,備受人們喜歡。
而且云朵還上了5次春晚,這對于一個歌手來說,是足以被拿出來炫耀好幾會的事,但是云朵卻很低調(diào)。
而就在刀郎教導(dǎo)徒弟的時候,他也沒有閑著,雖然不再演出,但是音樂還是要搞的。
就這樣,消失八年后,直到2020年才發(fā)行了新專輯,而且專輯還是以刀郎本名羅林發(fā)行的。
或許這對于他來說,回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只不過在無緣無故消失太久之后,刀郎的人氣已經(jīng)不再。
如果不是刻意搜索,或許根本不知道刀郎竟然發(fā)歌了。
2021年,刀郎繼續(xù)出了新專輯,依然和上一次一樣,沒有宣傳,沒有噱頭。
他沒有了以往270萬張的輝煌,不過對于刀郎,對于他的粉絲來說,能夠繼續(xù)創(chuàng)作歌曲,便是不錯的選擇。
2022年,刀郎還沒有新歌,也沒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偶爾有人碰到他,見到他在聚餐。而此時的他早已年紀不再,就連身體也開始發(fā)福。
看到如今的刀郎,誰能想到他曾經(jīng)叱咤樂壇,是讓無數(shù)同行羨慕又嫉妒的存在呢?
他的出現(xiàn)在國內(nèi)樂壇上,絕對可以稱得上一顆劃過的發(fā)亮的星星。
而可惜的是,星星不被容納,甚至受到了排擠,但是他仍舊發(fā)光發(fā)亮,就算光芒不再,也散發(fā)著微弱的光,讓這般力量被粉絲們所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