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文化中,祈福儀式,道場的法事又可以稱為'齋醮'。那么齋醮共可以分之為三種類型的,就是'周天大醮'和'普天大醮'還有'羅天大醮'三種。這種法事道長眾多,動用到的財力、物力也相對比較多,氛圍濃郁。
祈福道場,也稱為陽事道壇。設立壇有以下幾種'斗壇'、 '三官壇'、'祈福壇'、'姻緣壇'、等。陽事道壇主要就是為廣大齋主的心愿所舉辦的的法事活動,通過有長期修行、道行高深的高功法師,掐手訣念咒、作法誦經(jīng)、踏罡步斗、焚疏文等為齋主的祈求心愿上奏神靈,做到人神溝通,而獲得神靈的默佑。陣法包括金罡陣、八卦兩儀陣、七星八卦陣、九宮八卦陣、五行八卦陣、六合陣、北斗七星陣、奇門八卦陣、四象陣、七煞鎖魂陣等。
在道教官觀內,人們常??梢钥吹降朗總兩碇鸾z銀線的道袍,手持各異的法器,吟唱著古老的曲調,在壇場里翩翩起舞,猶如演出一場折子戲,這就是道教的齋醮科儀。俗稱“道場”,謂之“依科演教”,簡稱“科教”,也就是法事。齋、醮、科、儀“齋”的原意指齊和凈,后為齋戒、潔凈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須沐浴更衣,不食葷酒,不居內寢,以示祭者莊誠。道收此禮,祈禳之初,素食清心,沐浴潔身,謂之“修齋”的初為“積德解愆”,再則“和神保壽”,后為“專道”、“樂道”、“合道”,即為“修道”,此為修齋的最高境界。因此道教,重視修齋,并制定了一整套齋法。
按照它的規(guī)模和作可以分為: (一)內齋 (極道):包括心齋、坐忘、存思等 (見《洞神經(jīng)》)。 (二)外齋 (濟度):包括三篆七品,三篆指金篆齋、玉篆齋、黃篆齋;七品指三皇齋、自然齋、上清齋、指教齋、涂炭齋、明真齋、三元齋(見《洞玄靈寶玄門大義》)。各種齋法有著不同的意義,如金篆齋“上消天災,保鎮(zhèn)帝王,玉篆齋“救度人民,請福謝過”,黃篆齋“下拔地獄九幽之苦”等等。 “醮”的原意是祭,為古代禮儀?!墩f文》曰其一為冠娶、二為祭祀。道教繼承并發(fā)展了醮的祭祀一面,借此法以與神靈相交感。 “醮”亦有“醮法”。所謂“醮法”,指齋醮法事的程式、禮儀等規(guī)矩。 “醮”的名目很多,最大儀式有三既:普天大醮應供奉3600醮位(即神位),周天大醮供奉2400醮位,羅天大醮供奉1200醮6位。三種大醮做法、規(guī)模雖有區(qū)別,但其目的都是,一護國佑民、二延壽度亡,三消災禳禍,四祈福謝恩。除三種大醮外還有如祈雨九龍醮、正一傳度醮、羅天大醮、金箓大醮、玉箓大醮、黃箓大醮等大型道教儀式。(三)“齋醮科儀”指醮禱活動所依據(jù)的一定法規(guī)。有先天斛食濟煉幽科儀、關燈散花科儀、煉度儀、破獄燈儀等。一般有陽事與陰事之分,也就是有清醮與幽醮之分。清醮有祈福謝恩,卻病延壽,祝國迎祥,祈晴禱雨,解厄禳災,祝壽慶賀等,屬于太平醮之類的法事。幽醮有攝召亡魂,沐浴度橋,破獄破湖,煉度施食等,屬于濟幽度亡齋醮之類的法事。壇場執(zhí)事高功、都講、監(jiān)齋(前三者合稱三法師) 侍香、侍燈、侍經(jīng) 儀壇設置齋壇、醮壇、戒壇、萬法宗壇 壇場法器法劍、法印、令牌、法仗、鐘、罄、笏、如意、幡、云鐺、木魚、鐃鈸、麈尾 道觀服飾法衣、道衣、懺衣、絳衣、云鞋、朝靴、混元巾、九梁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