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5 08:48
在古代社會,每個皇帝生前都會選擇一個有才能的接班人,而今天要說的這位就是有“小太宗”之稱的唐宣宗李忱,原名叫李怡,是唐憲宗的兒子,因為是宮女所生,所以在宮中一直不受待見,后來被封為光王。在李怡很小的時候,因為一次刺殺而變得呆傻。此人傻了36年,被扔糞坑,當皇帝后變得睿智彪悍,成千古一帝!

李忱從小在皇宮里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被人欺負了也自己默默忍下來,看起來有點傻里傻氣的,顯得好欺負。生母鄭氏是貴妃身邊的宮女,因為偶然被唐憲宗臨幸才生下了李忱,所以李忱也不得唐憲宗的喜愛。

有一次,唐文宗舉辦宴會,李忱也出席。在宴會中,別人都言笑晏晏,唯獨李忱端坐在位子上,不出一言。唐文宗看到后,就說:“諸位愛卿,誰要是能把李皇叔逗笑了,朕重重有賞”。眾人在賞金的驅(qū)使下,都紛紛過來逗李忱??墒遣还芩麄兺娉鍪裁礃拥幕?,李忱都無動于衷。就這樣,大家更加相信李忱是傻子了。

皇帝為了試探他是不是真傻,還曾經(jīng)命令太監(jiān)把他扔進糞坑,看他懂不懂得自救,李忱心里明鏡似的,他早就看穿了皇帝的險惡用心,所以他還是繼續(xù)裝傻,終于騙過了皇帝,打消了皇帝對他的猜忌,放松了皇帝對他的警惕。李忱這一傻就是36年,時光流轉(zhuǎn),事殊事易,李炎后來病重,宦官馬元贄當權(quán),他為了操縱皇權(quán),竟然逼迫李炎立傻子李忱為皇帝。

唐宣宗李忱登基后,彷佛要把這幾十年來積攢的智慧、能量、魄力全部釋放出來,他果斷下令將權(quán)臣李德裕罷官出外,結(jié)束牛李黨爭,恢復了朝局的穩(wěn)定;同時非常注重限制宦官的權(quán)力,包括擁戴他上位的大太監(jiān)馬元贄都被他晾在一旁。他在位期間多次減免賦稅來緩解百姓的負擔,提倡勤儉治國的理念,百姓日漸富裕;在對外軍事方面,破北狄、固北邊、驅(qū)吐蕃、收河西、定安南、護南疆。

直到此時,所有人才明白,原來李忱是裝瘋賣傻幾十年,為的是躲過別人對他的敵意謀殺。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讀《貞觀政要》。李忱在位時期是唐朝繼會昌中興以后又一段安定繁榮的時期,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