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伴友
四歲的寶寶正處在幼兒園的階段,這時候也是寶寶人生觀的形成時期,并且這個年齡段寶寶已經(jīng)有能力可以去探索稍微遠一點的地方了,但是很多寶媽寶爸總是舍不得寶寶,因為感覺昨天寶寶還是在寶媽懷里拱來拱去找奶吃的樣子,今天就能跑跑跳跳了。也就更想貪心一點,希望寶寶能多陪陪寶媽寶爸,而不讓寶寶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這幾天崔媽看到了外國一家子三口的幾張照片,讓崔媽有點感慨。要不怎么說是戰(zhàn)斗民族呢,這一家三口看起來似乎是要去遠行搬家,行李很多,但是在拿行李的時候,寶媽寶爸卻讓這個四歲的寶寶獨自拎著一大包行李,看起來很重。而且這行李甚至比四歲的他還大一點。
但是寶寶看起來雖然很吃力,但是卻沒有放棄,而且也沒有向父母尋求幫助的樣子,雖然費勁但是卻覺得理所應當?shù)囊徊揭徊铰斑M。不是崔媽亂說,在我們這里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個時候的寶寶還賴在懷里的都不少,平時拿個玩具都害怕寶寶跌倒了。
有工作人員看到僅四歲的寶寶這么吃力,很心疼就想上去幫寶寶拿,但是卻被跟在后面的寶媽謝絕了,她說要從小培養(yǎng)起寶寶吃苦耐勞的精神, 寶媽寶爸不可能永遠在他身邊陪他幫他。而且他雖然感覺很辛苦但是他很開心,因為他能從中感覺到自己的能量,從小就能培養(yǎng)起寶寶男子漢的擔當,相比于這個暫時吃的一點苦根本不算什么。而且寶媽在后面隨時準備接應寶寶。
崔媽就想,相比之下真的我們同年齡段的寶寶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確實長得很可愛也很討喜,但是沒辦法離開到外面,風一吹雨一打就焉了吧唧的。而這個四歲寶寶就像野外的小樹苗,雖然被風吹得東倒西歪,但是根卻扎的很穩(wěn)健。各位寶媽寶爸不妨想一下,雖然陪寶寶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是到小學,之后就要迎來叛逆期和遠出讀書了。但是就因為這個而把寶寶當成風箏抓在手里真的好嗎?
因為一個小事無奈跪求孩子的寶媽
崔氏育兒經(jīng)俗話說三歲定八十,在寶寶這么小的時候,正是三觀和性格成型的時候,等到長大后其實骨子里還是三歲的他,只不過看起來是長大后的他而已。但有的寶媽寶爸很無奈,倒也不是他們不想鍛煉寶寶的自律能力,實在是很無奈!
@有態(tài)度:我兒子五歲了,筷子還不會使,我稍微聲量提高一點點,婆婆就大吼說是后媽!然后心疼抱著娃一邊玩去了,長久下來娃一犯錯就躲婆婆懷里,我快愁死了。
@藍妹妹:我是個幼師,每次放學的時候,一堆家長,尤其是老人直接就把孩子的書包拿過去背了。長久下來,寶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責任感,他們會覺得全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