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的能力是每個職場人所渴望的,但這絕不是少數人才能擁有的技能,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所處的工作環(huán)境(原文見《打造高效工作環(huán)境的12個技巧》),培養(yǎng)適應高強度工作的體質和形成高效工作的機制(后面會有文章詳細介紹,敬請期待),來達到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打造高效工作體質,主要要做到這三點:保持身體活力,提高工作能力,以及減少精力損耗。
1、兩步晨禮喚醒身體機能。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鬧鐘響了幾次才爬起來,腦袋卻是昏昏沉沉的,一上午都是哈欠連天,灌下幾杯咖啡才勉強打起精神投入工作。
但是,如果可以通過起床后2個步驟的晨禮活動,就能給身體增加一整天的活力,一旦形成晨禮的習慣,起床也不再困難了。
建議每天比之前早起40分鐘(可以從早起10分鐘開始,逐漸形成習慣),早起后馬上開始晨禮第一步——30分鐘的運動,可以在家用“KEEP”AAP練習,也可以出門晨跑30分鐘。
30分鐘的運動已經能充分喚醒你的身體機能,保證你整個上午精力充沛,運動后洗漱一下,神清氣爽的開始晨禮的第二個步——寫晨間日記。
“晨間日記”就是回顧目標,記錄昨天的事件,規(guī)劃今天的行動,帶給你高效工作的精神動力,詳細方法見文章《每天早上只需3分鐘做一下這個動作,就可以帶給你一天的高效率!》
2、日常運動提高身體素質。
直接影響工作效率的就是精力,如果你精力旺盛即使一天工作16小時也能保持高效率,但如果你身體疲憊一個40分鐘的工作也可能需要花費2小時。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但你完全可以通過運動為自己補充精力,長期堅持運動還能增大自己的精力儲量,就像升級為大功率蓄電池一樣。
我有兩位副廳級領導,已經是四、五十歲的年齡,但都常年堅持運動,高強度工作下都能保持高效率:
一位領導每天早上騎車上班,晚上走路回家,他可以從早上8點到晚上19點在外調研(中午不休息,只有簡單午餐),晚飯后開座談會,23點回到酒店繼續(xù)處理公文,而且完全沒有任何疲態(tài);
一位領導每周堅持2、3次的網球運動,他即使在外出差依然堅持早上5點起床學英語,此后又是精力充沛的完成全天工作。
把運動融入你的日常生活是最好的給精力充電的方法,就從每天30分鐘運動的晨禮開始吧,最好能將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相結合。
3、保持體能的飲食習慣。
我們日常工作大約需要持續(xù)8小時,因此應該多吃低血糖值的全谷物食物,每天吃4~6頓,每次少吃點,這樣食物釋放熱量的速度比較慢,你能在工作時間保持體能,不會經歷工作兩小時就很餓的局面。
我們身體中有2/3是水,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身體也會感到疲憊,工作時在桌上放一杯水,運動時也要隨身攜帶水杯,及時補充水分,最好只喝白開水,含糖飲料會造成身體肥胖,咖啡不僅容易上癮還含有利尿劑,會帶走身體的水分。
4、把控工作/休息的節(jié)奏。
保持“工作/休息”的周期性節(jié)奏,每周休息1天,每天完成每日目標后就停止工作,工作30~60分鐘就站起來活動一下(如果你使用運動手環(huán),每半小時會有久坐提醒),四處走動或做簡單的伸展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
注重休息并不是說想休息的時候就休息,而是提前規(guī)劃好每周和每天的休息、娛樂時間,如果放任自流只會讓你更懶惰而不是更高效。
不要依靠咖啡提神,不要很疲憊才休息,不要覺得上網購物、玩游戲就是休息,周末睡十幾個小時也不是正確的休息方式,選擇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發(fā)呆、做運動、出門走走都是更好的休息方式,具體內容參看《讓你精力充沛的18個科學休息方法》。
5、經常為你的動力充電。
如果你只為了錢而工作,那每天的工作都是痛苦的;但如果你為了夢想而工作,那每天的工作即使再辛苦也覺得充滿動力。
找到那個你愿意為之不斷奮斗的目標,這才是你保持高效工作最根本的動力源泉。
但是,沒有人可以常年保持動力,挫折、批評和失敗都會消耗你的動力,而每天早上寫“晨間日記”時回顧一下自己的目標,就是為自己動力充電的最好方式。
被客戶拒絕、損失一個訂單、進展停滯的挫折,比起讓家人幸福、獲得財務自由和實現個人價值來說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你的目標已不再能激勵你,那可能你原有的目標已不再重要,或者制定的時候就是個錯誤。
6、堅持做不喜歡但很重要的事情。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總是更愿意做那些輕松愉快的事情,但真正有利于我們成長的往往都是那些困難而且重要的事情,比如處理困難的項目、拜訪難搞的客戶、完成學術論文……
要相信自己的潛能,你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越練越強壯,多做你不喜歡但重要的事情,這不僅有助于你能力的提升,還能不斷強化你的意志力,那些對你來說很痛苦的事情堅持一段時間就能輕松駕馭了。
7、15分鐘法則。
15分鐘法則是指在你遇到阻礙想要放棄的時候再多堅持15分鐘,多做15分鐘往往能讓你度過最艱難的時期,得以恢復精力。
15分鐘法則是很好的克服拖延和懶惰的方法,可以提升你的自律能力,而且15分鐘也是從分心狀態(tài)進入專注工作狀態(tài)所需要的時間。
如果15分鐘之后工作狀態(tài)漸入佳境,可以繼續(xù)工作一段時間,也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再進入下一階段的工作;如果15分鐘之后精力依然沒有恢復,那就停止工作或轉入另一項事務。
8、逼出高效率。
你需要經常鍛煉你的“生產效率肌肉”,否則它們就會變成“懶惰的脂肪”。
我們都知道,健身教練每次都會在我們感到輕松的時候增加訓練量,而你也要成為自己的教練,不斷加碼訓練量,永遠不要讓自己過得太舒服。
你可以這樣逼迫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安排更多工作,或者先休假把工作壓縮到更短的時間。
9、避免多任務處理。
當你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項任務的時候,就會達到“心流”的忘我狀態(tài),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在多任務處理時你需要在不同任務間頻繁切換注意力,這會大量浪費精力,而且也不可能達到高效的“心流”境界,反而極大的降低效率。
每段時間只專注一件事,永遠不要同時做幾件需要專注力的事情。
10、模板化常用文檔。
制作常用文檔的模板,比如申請、通知、合同、簡報等,需要使用的時候直接修改內容就可以了,這能節(jié)約許多修改格式、遣詞造句所浪費的精力。
11、保持敏銳。
如果長期接觸繁雜而無用的信息,我們的精神會疲憊;如果缺乏學習,我們的思想會僵化。
整理你關注的公眾號、微博、網站等信息來源,摒棄那些陳舊、落后的知識,遠離那些帶給你負能量的人,堅持關注行業(yè)前沿和領軍人物,閱讀多種書籍,觀看有新思想的節(jié)目。
除了所從事的行業(yè),也要學習一些其他技能,跨行業(yè)的知識和新的領域往往能激活僵化的思維模式,達到腦力訓練的目的。
12、平衡創(chuàng)造力。
不同工作之間需要的創(chuàng)造力是不一樣的,寫企劃案、寫作、畫工程圖就是高創(chuàng)造力工作,而打電話、收發(fā)郵件、數據收集等工作就是重復的基礎性工作,需要的創(chuàng)造力較低。
每天高效時段(一般是早上9-11點)主要集中處理高創(chuàng)造性工作,感到疲憊時或者低效時段(一般是下午2-4點),可以交替處理創(chuàng)造性低的工作。
平衡好不同創(chuàng)造力的工作,能有效恢復精力,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