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經典著作導讀】《法蘭西內戰(zhàn)》

法蘭西內戰(zhàn)

《法蘭西內戰(zhàn)》是巴黎公社失敗后第三天,馬克思致國際工人協(xié)會“歐洲和美國全體會員”的一份宣言書,它揭露了法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無恥鎮(zhèn)壓巴黎工人革命的暴行,深刻總結了巴黎公社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探討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和政權建設規(guī)律,是記錄并思考無產階級偉大斗爭的光輝著作。

寫作背景

1870年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路易·波拿巴失敗被俘,法蘭西第二帝國覆滅。法國的資產階級組成臨時政府,一方面對外與普魯士俾斯麥政府簽訂合約割地賠款賣國求榮;另一方面對內準備欺騙巴黎人民解除國民自衛(wèi)軍的武裝。這一舉動遭到工人階級領導的巴黎人民的堅決反抗,臨時政府的反動總理梯也爾倉皇逃往凡爾賽宮,1871年3月26日人民選舉成立巴黎公社,工人革命贏得了初步勝利。但是隨著反革命勢力的集結反撲,巴黎公社最終被資產階級反動政府扼殺。一般來說,盡管巴黎公社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無產階級政府,但卻往往被看作世界上第一個具有無產階級特性的政權形態(tài)。馬克思時任國際工人協(xié)會總委員會委員,他代表國際總委員會就法國所處的國際國內形勢,簽發(fā)了三篇宣言:第一篇宣言探討了普法戰(zhàn)爭本質,認為法國戰(zhàn)敗可能引發(fā)其國內革命;第二篇宣言批判了普魯士繼續(xù)戰(zhàn)爭的行為,認為占據(jù)阿爾薩斯等地是種下未來戰(zhàn)爭的種子;第三篇宣言就是著名的《法蘭西內戰(zhàn)》。

(一)思想原因

馬克思長期關注并思考近代法國革命問題,這些認識不斷發(fā)展,并在實踐檢驗中不斷完善,成為《法蘭西內戰(zhàn)》產生的重要思想來源。對比從寫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到寫作《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階段馬克思思想的發(fā)展,《法蘭西內戰(zhàn)》真實反映了這一時期馬克思對于社會革命理論、國家政治理論、戰(zhàn)爭和軍事理論的發(fā)展趨勢。在巴黎公社之前,工人階級的革命運動往往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參與者和同盟軍,其革命目標大多是關乎生存要求的經濟問題,還從未上升為掌握并建設國家政權的政治目標。巴黎公社的出現(xiàn)給馬克思思想的豐富和發(fā)展提出很多新課題,比如,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后應該如何鞏固發(fā)展政權,如何開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如何推動社會革命,等等。正是這一系列關乎無產階級未來前途命運的新問題新思考,催生了《法蘭西內戰(zhàn)》的誕生。

(二)實踐原因

革命的理論來自革命的實踐,巴黎公社的革命斗爭是《法蘭西內戰(zhàn)》的實踐源泉。馬恩1864創(chuàng)立第一國際,旨在指導和幫助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活動,進一步踐行“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的革命主張。第一國際存在的這段時期,在世界上發(fā)生的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就是普法戰(zhàn)爭,也正因普法戰(zhàn)爭的導火索,才引發(fā)了法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內戰(zhàn)”并誕生了巴黎公社。法國的工人階級在偶然情況下掌握了國家政權,對他們來說“未來應該怎么辦”依然是一個尚不明確又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保護新生的無產階級政權,進而建立新的無產階級國際,無產階級如何處理與本國資產階級、其他各階級的關系,新生國家如何處理與普魯士德國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際關系,這些問題都現(xiàn)實地擺在無產階級面前,亟需得到科學的回答?!斗ㄌm西內戰(zhàn)》展現(xiàn)了馬克思對上述一系列實踐問題的集中回應。

(三)直接原因

巴黎公社從建立的那一天起就遭到資產階級的詆毀和謾罵。革命失敗后,法國的資產階級更是變本加厲、抹黑真相,惡意將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描述成恐怖血腥的暴亂。面對復雜的斗爭形勢,《法蘭西內戰(zhàn)》的出現(xiàn)服務于其特殊的政治斗爭目的:一是為了捍衛(wèi)法國工人階級斗爭的合法性,并揭露第三共和國的非法性質和法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賣國求榮的丑惡嘴臉;二是為了還原歷史真相,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看清普、法兩國資產階級政府出于共同利益合謀鎮(zhèn)壓無產階級的本質,認識到斗爭尖銳性、復雜性;三是為了更好吸取巴黎公社失敗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提升斗爭本領,為未來的革命積蓄力量?;谶@些原因,馬克思廣泛收集巴黎公社的資料,真實地再現(xiàn)了革命起因和戰(zhàn)斗過程,深刻分析了革命的歷史邏輯和普遍規(guī)律,《法蘭西內戰(zhàn)》也因此成為一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經典教科書。

邏輯框架

《法蘭西內戰(zhàn)》的內容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深刻揭露了梯也爾政府投降賣國、屠殺革命群眾的卑鄙行為,分析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挑動內戰(zhàn)、鎮(zhèn)壓革命的內在原因。

第二部分:詳細記錄了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階級武裝起義的整個經過,闡述了法國無產階級武裝斗爭的歷史必然性。

第三部分:系統(tǒng)總結了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探討了無產階級如何建立國家政權等問題,得出“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xiàn)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的革命原則。

第四部分:站在唯物史觀的視角,批判了普、法兩國資產階級政府殘酷鎮(zhèn)壓革命的反動本質,歌頌了無產階級的英勇斗爭和自我犧牲精神,闡明了巴黎公社的偉大歷史意義。

通過對這些內容的閱讀和梳理,我們大體可以將《法蘭西內戰(zhàn)》的邏輯結構歸納為:兩個矛盾、兩個過程和一條主線。

兩個矛盾:一是指普法之間的民族矛盾,構成了內戰(zhàn)的外因;二是指法國內部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構成了內戰(zhàn)的內因。

兩個過程:一是指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從“投降—潰退—合謀—復辟”的過程;二是指無產階級從“武裝起義—掌握政權—建設政權—革命失敗”的過程。

一條主線,實際上就是工人階級的社會革命線索,既包括前期武裝推翻資產階級暴政的武裝暴動,也包括掌握政權后嘗試構建具有社會主義性質國家政權的建政活動。

三者之間,最重要的還是“社會革命”這一關乎主題主線的概念,因為兩個矛盾實際講的是推動社會革命發(fā)展的主要動力,而兩個過程實際是社會革命兩個面向的表現(xiàn)形式。因此,為了系統(tǒng)理解這一經典的內涵,這里沿著“社會革命”的主題,重點闡釋與其相關的三個問題。

主要內容

(一)社會革命的歷史必然性

《法蘭西內戰(zhàn)》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革命”,巴黎公社就是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交織的產物。政治革命主要關注權力的轉移;社會革命則從社會根本矛盾的角度出發(fā),強調社會形態(tài)、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

雖然巴黎公社還稱不上完全意義上的無產階級革命,但是通過分析對比,以及對法國革命歷史的追溯,馬克思揭示了此次革命背后的歷史邏輯。在他看來,巴黎公社的出現(xiàn)既反映了深層次的社會階級矛盾,也反映了直接的政治觀念上的沖突。就前者來說,生產力發(fā)展所引發(fā)的生產關系領域日益激化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是革命爆發(fā)的根本原因;就后者來說,以梯也爾為代表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為了維持自身利益,要求武裝起來的工人解除武裝的奪權運動,成為革命爆發(fā)的直接原因。因此,巴黎公社的出現(xiàn)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統(tǒng)一,既反映了社會革命的內在要求,又表現(xiàn)為政治革命的直接結果。

社會革命從來不是一廂情愿的主觀想法,也不是任何利益集團能夠隨意左右的進程,它代表著歷史發(fā)展的未來趨勢,但如果革命條件不成熟,革命者尚不具備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的自覺和能力,革命也絕難成功。因此,無產階級必須先了解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動力,在解放生產力的過程中,努力提升自身本領,創(chuàng)造有利于革命發(fā)生的主客觀條件,才可能在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上有所作為。

(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恩指出:“由于最近25年來大工業(yè)有了巨大發(fā)展而工人階級的政黨組織也跟著發(fā)展起來,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實際經驗而后來尤其是有了無產階級第一次掌握政權達兩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實際經驗,所以這個綱領現(xiàn)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承認“有些地方已經過時”是基于“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xiàn)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宣言》中,馬克思也曾討論過無產階級革命在不同時期的任務,并謀劃出一條通往共產主義的道路,“共產黨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無產階級政黨的最近目的一樣的: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這是對無產階級第一步奪取政權的設想,其結果是實現(xiàn)權力交接的政治革命。之后他又詳細分析了應該如何運用國家權力。但是馬克思始終停留在理論設計層面,他沒有充分區(qū)別革命前、后兩種國家政權性質的不同,也沒有考慮過無產階級如果奪取國家政權后,應該作出哪些具體政策的調整。他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tǒng)治階級,爭得民主。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tǒng)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tǒng)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非常明顯,馬克思只是泛泛地講“利用自己的政治統(tǒng)治”“一步步地奪取”。也就是說,他只關注到國家機器的工具屬性,還沒有對革命前、后國家機器的政治和階級屬性予以區(qū)分。究其原因,《共產黨宣言》畢竟是“宣言”,突出共產黨和無產階級的歷史任務,因而偏重宏觀指導他們通過革命來“解放生產力”,達到推動社會發(fā)展的目的。

但在《法蘭西內戰(zhàn)》中,我們則明顯看到馬克思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即他確切地觀察到,巴黎公社在變革重塑國家機器階級性質上的一系列具體實踐。這些實踐富了他的革命理論,讓他意識到,之前唯物史觀的宏觀邏輯在具體實施中會經歷許多具體的環(huán)節(jié),國家機器絕不僅僅是中性的“工具”,實際上在不同的階級手中,國家必然帶有不同的階級性質。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后,面對舊的剝削階級的國家機器,必須要進行全新的改造活動。

沿著這一邏輯,馬克思最終得出“公社就是帝國的直接對立物”的結論,他說:“巴黎所以能夠反抗,只是由于被圍困使它擺脫了軍隊并用主要由工人組成的國民自衛(wèi)軍來代替它?,F(xiàn)在必須使這一事實成為制度,所以,公社的第一個法令就是廢除常備軍而代之以武裝的人民?!币簿褪钦f,巴黎公社的偉大之處在于,它放棄了以舊軍隊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的國家機器,采取的諸如普選制、建立自治機構、實現(xiàn)廉價政府等措施,使其真正代表未來社會革命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說,“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占有者階級斗爭的產物,是終于發(fā)現(xiàn)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卑屠韫鐚艺嗟膹氐赘脑?,真正斬斷了和一切舊有生產關系的連接,這才使得解放生產力具備了可能性,使得共產主義設想第一次有了現(xiàn)實的物質載體。

(三)從政治革命過渡到社會革命的寶貴經驗

從經濟上來看,巴黎公社設計并試驗了系統(tǒng)全面的社會生產的改造計劃。巴黎公社以每個工廠的每個工人的聯(lián)合為基礎,把大工業(yè)和工場手工業(yè)都組織起來,形成合作社,然后將這些合作社組成一個更大的合作聯(lián)社。同時,為了防止全國生產再出現(xiàn)無政府狀態(tài)和陷入周期性動蕩,公社還應制定統(tǒng)一的計劃來控制和調節(jié)全國的生產,以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他們的目標是在經濟上徹底鏟除階級統(tǒng)治賴以存在的所有制基礎,把勞動從所有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消除了生產勞動的階級剝削屬性,從而為勞動者參與國家治理提供基本的物質基礎。盡管這些做法帶有明顯的蒲魯東主義色彩,但卻反映著他們致力于社會革命的斗爭方向,因而對當時的革命來說仍然具有先進意義。

從政治上來看,巴黎公社的成就不僅在干推翻了舊的國家機器,更重要的是,它力圖通過變革政體來回答“用什么來取代被打碎的舊的國家機器”的現(xiàn)實問題。巴黎公社揚棄了資產階級舊政權的議會制和三權分立制,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了無產階級新政權的組織形式,即公社委員會為無產階級國家治理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實行了普選制,要求公社的所有成員和公職人員都由選舉產生,對選民負責,接受選民監(jiān)督,并隨時可以罷免和撤換。采取了議行合一的組織和管理方式,建立起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機關。這一系列政治上的舉措獲得了馬克思的高度贊揚,稱“公社給共和國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礎”。

從國防上來看,巴黎公社建立起人民自己的武裝。巴黎公社取消了之前政府的征兵制和常備軍,不但從根源上消除捐稅和國債帶來的沉重負擔,而且避免了重復歷史上通過政變來奪取政權,使軍隊成為少數(shù)人統(tǒng)治、掠奪廣大國民的工具的雙重危險。公社把武裝的人民看作“抵御外國侵略的最可靠的保障”,馬克思還把國民自衛(wèi)軍中央委員會稱為“首都的人民政府”,指出應該把工人階級和普通市民自發(fā)組織武裝的緊急措施上升為一項穩(wěn)定的國家軍事制度。

無論是在斗爭方式還是在組建新政權的一系列舉措上,巴黎公社都表現(xiàn)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點,工人階級不僅武裝奪取政權,更難能可貴的是開始設計把權力掌握在人民自己手中的辦法。正因如此,巴黎公社成為“法國社會的一切健全成分的真正代表,也是真正的國民政府”可以說,在從工人階級革命向無產階級革命的發(fā)展的過程中,巴黎公社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意義影響

《法蘭西內戰(zhàn)》一方面從實然角度,還原了巴黎公社的整個斗爭過程,對其正反兩方面經驗給予了全面系統(tǒng)的反思;另一方面從應然角度,對無產階級革命提出了許多科學建議。正因如此,它是一部活的歷史文獻,對未來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對如何鞏固、發(fā)展無產階級政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基礎上,系統(tǒng)把握巴黎公社的歷史經驗、汲取馬克思的科學預見,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則

把政權牢牢掌握在無產階級政黨手中,這是任何無產階級革命成功的根本保證。雖然嚴格地說,“法蘭西內戰(zhàn)”時期還沒有出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無產階級政黨,但在風險挑戰(zhàn)面前,巴黎公社卻彰顯出無產階級“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階級本質和擔當精神。在國家危亡之際,是巴黎的工人階級挺身而出,扮演了重要的領導力量、組織力量,充分展現(xiàn)了改造世界的巨大潛力。但遺憾的是,巴黎的工人階級卻止步于此,沒有進一步發(fā)展出堅強的具有先進思想的核心領導力量。在對巴黎公社的經驗進行反思時,恩格斯說:“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敝挥袌詮姷念I導核心,才能真正把所有力量團結在一起,革命才有了贏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二)必須以自我革命推進偉大社會革命

巴黎公社從一開始就對這一現(xiàn)象保持著清醒的認識,它在廢舊立新、重建政權的過程中,在制度設計、紀律要求、民主監(jiān)督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超前措施。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zhàn)》中記錄了關于防止無產階級國家由社會公作變?yōu)樯鐣魅说娜舾梢?guī)定,其中有兩項規(guī)定特別值得重視:

一是強調建立真正的廉潔政府,對公職人員的品德修養(yǎng)、誠信素質等有嚴格要求,提出所有公職人員,不論職位高低均不得領取超過普通工人的工資。同時以嚴明的政治紀律約束公職人員的履職行為,一旦發(fā)現(xiàn)公職人員有不盡責或履職不到位的情況,一律撤職和逮捕,絕不姑息。

二是實施強有力的權力監(jiān)督。規(guī)定公社委員由五人的單數(shù)組成,而且每年必須有一人離職,公社委員會還負責監(jiān)督下屬的公職人員,只要發(fā)現(xiàn)不稱職立即撤換。同時所有公職人員(涉及軍事機密的人除外)的信息都必須刊登在《公社報》上,公職人員要經常參加群眾集會和俱樂部活動,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

這些做法實現(xiàn)了政治建設與制度管理的統(tǒng)一,加強了對公職人員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素質的要求,體現(xiàn)了依靠自我革命推進社會革命的政治發(fā)展邏輯,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借鑒。

(三)必須持續(xù)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列寧高度評價《法蘭西內戰(zhàn)》,稱其為“馬克思主義在國家問題上的最高成就”。

《法蘭西內戰(zhàn)》記錄了歷史上工人階級第一次奪取政權、建設政權的歷史。盡管它沒遇到后來社會主義國家所面臨的大范圍、全局性、長時間的矛盾和問題,但面對社會革命的歷史任務,巴黎公社自覺踐行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堅持了以人民為主體的國家治理原則,提出了國家體制機制的建設構想,為推進社會革命、建立工人階級政權、進行社會主義國家治理作了初步嘗試。今天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征程中,我們既要充分汲取《法蘭西內戰(zhàn)》中蘊含的國家治理智慧,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又要結合當代中國國家治理的具體實際,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銳意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證。

文本摘抄

1、資產階級第一次表明了,一旦無產階級敢于作為一個具有自身利益和要求的單獨階段同它相對抗,它會以何等瘋狂的殘暴手段來進行報復。

2、工人階級一旦取得統(tǒng)治權,就不能繼續(xù)運用舊的國家機器來進行管理;工人階級為了不致失去剛剛爭得的統(tǒng)治,一方面應當鏟除全部舊的、一直被利用來反對工人階級的壓迫機器,另一方面還應當保證本身能夠防范自己的代表和官吏,即宣布他們毫無例外地可以隨時撤換。

3、為了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仆變?yōu)樯鐣魅恕@種現(xiàn)象在至今所有的國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兩個可靠的辦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國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職位交給由普選選出的人擔任,而且規(guī)定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選舉者。第二,它對所有公職人員,不論職位高低,都只付給其他工人同樣的工資。

4、實際上,國家無非是一個階級鎮(zhèn)壓另一個階級的機器,而且在這一點上民主共和國并不亞于君主國。國家再好也不過是在爭取階級統(tǒng)治的斗爭中獲勝的無產階級所繼承下來的一個禍害;勝利了的無產階級也將同公社一樣,不得不立即盡量除去這個禍害的最壞方面,直到在新的自由的社會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有能力把這國家廢物全部拋掉。

5、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xiàn)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6、帝國是在資產階級已經喪失統(tǒng)治國家的能力而工人階級又尚未獲得這種能力時唯一可能的統(tǒng)治形式。

7、表面上高高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國家政權,實際上正是這個社會最丑惡的東西,正是這個社會一切腐敗事物的溫床。

8、帝國制度是國家政權的最低賤的形式,同時也是最后的形式。它是新興資產階級社會當作自己爭取擺脫封建制度的解放手段而開始締造的;而成熟了的資產階級社會最后卻把它變成了資本奴役勞動的工具。

9、帝國的直接對立物就是公社。

10、公社是由巴黎各區(qū)通過普選選出的市政委員組成的。這些委員對選民負責,隨時可以罷免。其中大多數(shù)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認的工人階級代表。公社是一個實干的而不是議會式的機構,它既是行政機關,同時也是立法機關。

11、從公社委員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職人員,都只能領取相當于工人工資的報酬。從前國家的高管顯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權以及公務津貼,都隨著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社會公職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們的私有物。

12、每一個地區(qū)的農村公社,通過設在中心城鎮(zhèn)的代表會議來處理他們的共同事務;這些地區(qū)的各個代表會議又向設在巴黎的國民代表會議派出代表,每一個代表都可以隨時罷免,并受到選民給予他的限權委托書(正式指令)的約束。仍須留待中央政府履行的為數(shù)不多但很重要的職能,則不會像有人故意胡說的那樣加以廢除,而是由公社的因而是嚴格承擔責任的勤務員來行使。

13、公社實現(xiàn)了所有資產階級革命都提出的廉潔政府這一口號,因為它取消了兩個最大的開支項目,即常備軍和國家官吏。

14、公社給共和國奠定了真正的民主制度的基礎。但是,無論廉價政府或“真正共和國”,都不是它的終極目標,而只是它的伴生物。

15、公社完全是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政治形式,而一切舊有的政府形式都具有非常突出的壓迫性。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占有者階級斗爭的產物,是終于發(fā)現(xiàn)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16、公社是法國社會的一切健全成分的真正代表,因而也就是真正的國民政府,而另一方面,它作為工人的政府,作為勞動解放的勇敢斗士,同時又具有十足國際的性質。

17、公社的偉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的趨勢。

18、公社可不像一切舊政府那樣自詡決不會犯錯。它把自己的所言所行一律公布出來,把自己的一切缺點都讓公眾知道。

公眾號|閑時娛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法蘭西內戰(zhàn)》研讀概況
《法蘭西內戰(zhàn)》
李榮鑫: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與歷史意義 | 巴黎公社專題系列二·《政治通鑒》
看資本與勞動的矛盾運動,淺析《法蘭西內戰(zhàn)》的實質
巴黎公社的36條政策
試談無產階級專政理論中的巴黎公社革命運動:理論定義及分析原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