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題到底是不是好方法?題海戰(zhàn)術到底對不對?”
“我和同桌天天一起刷題,為什么他的成績上去了,我的成績卻沒有一點改觀?”
雖然刷題是很多同學在學習上的必經之路,但是很多同學對于刷題的認識卻并不正確,也因此造成了“刷題”效率低下,沒有效果。
一直以來題海戰(zhàn)術爭議頗多,有的人說這是“笨辦法,很浪費時間”,有的人則說:“對于不是天賦異稟的學生來說,這就是最好的辦法?!?/p>
其實學習方法有用與否是因人而異的,刷題有沒有用,主要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判斷:
大部分同學判斷一種學習方法有沒有用,最常見、最直觀的就是通過成績來判斷,但其實一種學習方法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才能在成績上顯現(xiàn)效果,而且由于每次考試的難度不同,單一以成績作為衡量的標準,也難免有些偏頗。
如果說以前拿到不會做的難題,不知道從何下手,現(xiàn)在拿到題目中之后,在腦海里大致能夠知道,該如何利用已知條件,選用某種公式或變形,采用什么樣的思路嘗試去解答。那么這就證明這段時間的刷題是有效果的。
比如以前可能要嘗試兩到三種方法才能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現(xiàn)在能夠一遍做對題目;或者是現(xiàn)在有些計算可以心算,節(jié)省了計算時間;那么這種速度上的提升,也是一種進步。
高考中的固定常見題型,一些教輔材料或者老師已經進行了詳細的知識點或者方法總結,比如英語考試中的短文改錯、語法填空;語文選題、填空、簡答題中關于“字形”“讀音”“病句”“詩詞默寫”“詩詞賞析”的內容等。對于此類題目,學生可以將這些總結的知識內容全部背下來,然后再去做題。
刷題,一方面是要檢驗他人總結的經驗或方法,做題的過程中自己是不是適用、效率如何;另一方面是通過做題加深自己的記憶,把他人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
做題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人的經驗或方法會有一些疏漏之處,或者自己在做題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特例,或者自己又發(fā)現(xiàn)了更好的方法,這些都需要記錄下來,對之前的方法與經驗進行補充。只有在經過刷題實戰(zhàn)之后,最終得以驗證并總結出來的經驗與方法,才真正是自己掌握的。
之前小七為大家詳細整理過考試過后應該如何整理錯題,不清楚的同學可以點擊查看:《如何有效整理錯題,才能提高分數?》
1、看錯因:錯題整理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搞清楚自己出錯的原因,是一項知識點掌握的不到位造成自己做題出錯的。
舉個例子,英語填空題中因為錯把過去進行時當成了過去將來進行時弄錯了選項,那么可以找一些過去進行時的題目去練習,掌握同一種時態(tài)的不同用法。比如過去進行時(was/ were doing),可以表示:①在過去一個具體的時間正在發(fā)生的動作, ②過去某個時間段內一直在發(fā)生的事情,③表示過去將來的含義,④和頻度副詞連用可以表示說話者或褒義或貶義的感情色彩。
2、刷變形和融合:二刷錯題時,就要進行適當的拔高練習。以上文的例子來說,二刷時可以想一想,當初這道題如果改成什么樣才是過去將來進行時呢?
而對于理科類科目來說,變換題目的已知條件,進行題目變形,是非常常見的做法。
刷錯題可以適用于所有不同年級,而對于初三、高三的同學來說,還有一項艱巨的任務就是刷高考真題。
1、刷命題思路:從歷年的高考真題中,可以摸索出命題專家的命題思路,知道他們是怎么在題目上設置“陷阱”的。一方面能夠清楚地讓你知道自己在什么方面存在知識漏洞,更好的查缺補漏;另一方面能夠讓你在復習時更“敏感”地抓住考點,提升自己的復習效率。
2、刷答題套路與方法:歷年高考真題的答案,也是要當成研究重點。從答案要點及給分步驟中,分析自己的答案與標準答案之間存在哪些差別。是否有遺漏得分'關鍵詞'或“關鍵步驟”;有沒有一些可以拿分卻沒有拿到的,比如雖然題目不會做,但是列個公式就可以拿到1分,結果自己卻放棄了。
3、刷手感:臨近高考時,一般學生都會保證一定的刷題量,并不是為了臨考突擊一些自己不會的題型,而是要保證自己的做題手感與做題速度,不至于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