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
當你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加班到十點,晚飯都沒吃,還錯過了末班車,成年人的世界也太難了吧,想哭......”
底下有人回復(fù)道:“沒有一份工作是輕松的!大家都很難,你這不算什么?!?/strong>
當你去了另一半所在的城市,想給對方一個驚喜,卻發(fā)現(xiàn) Ta 出軌背叛了你,你痛苦不堪——
這時有人對你說:“有什么好難過的,你應(yīng)該感謝傷害過你的人,他會讓你變得更加堅強!”
聽到這些看似“正能量爆棚”的話,你是什么感受?
心姐想,此刻的你一定沒有被安慰到,反而覺得更加沮喪和煩躁。
這就是“偽正能量”的可怕之處。
一個偽正能量的人,總是用心靈雞湯來標榜自己,用所謂“正能量”來綁架他人,對負能量視而不見,盲目要求別人積極地看待任何事情。
他們告訴你,抱怨是無能,痛苦是矯情,休息是懶惰,哭泣是脆弱,希望你永遠樂觀向上,戴著“微笑面具”生活。
可是,這只會讓你的內(nèi)心越來越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從而陷入更深的絕望。
對偽正能量的人來說,負能量就是“軟弱”“矯情”,是一種沒有擔(dān)當、不夠堅強的表現(xiàn)。
所有不滿、憤怒、焦慮、悲傷的情緒只配藏在心里,一旦表達出來,就是在傳播負能量,理應(yīng)遭到唾棄和指責(zé)。
“你最近怎么這么消極?多大點事,看開一點!”
“你在睡覺的時候,別人還在努力,你有什么資格喊累?”
“你知道還有多少人比你更慘嗎,你要學(xué)會感恩!”
這種“正能量”的話,相信你一定聽過。
說這些話的人,自以為是傳播正能量的使者,對所有負能量的人嗤之以鼻,試圖用看似積極的教導(dǎo)來“拯救”他們。
然而,一味地向別人灌輸正能量,真的可以讓人斗志昂揚,讓生活充滿美好嗎?
臺灣《泛科學(xué)》網(wǎng)站上就曾分享過一個實驗,用事實來告訴我們答案。
實驗邀請了 284 位大學(xué)生,并將他們分成兩組:
其中一組會閱讀一些正能量語句,例如“生活是多么輕松!生活是多么美好!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向我而來!”
而另一組學(xué)生,則被要求閱讀一些中性語句,例如“大部分的災(zāi)害也是能被預(yù)測的......”
在實驗前后,研究員會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并讓他們做一些與情緒聯(lián)想有關(guān)的問卷。
實驗結(jié)果讓人意想不到。
被要求閱讀正面語句的學(xué)生,大部分人在實驗結(jié)束之后情緒變得更差一些,尤其是對自身現(xiàn)狀不滿的學(xué)生,情緒低落得更加明顯。
就好比對一個抑郁的人說“生活多么美好”,對一個壓力爆棚的人說“生活多么輕松”,對方感受到的只有自己和“美好”、“輕松”之間的巨大反差。
因此,對于心理狀況不佳的人來說,忽視他們的情緒,強行灌輸正能量的話語,并不能真正地給他們帶來正能量,反而會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壓力。
心姐認為,一個偽正能量的人,要么是不夠有同理心,無法對你的痛苦感同身受,只想用所謂的“正能量雞湯”抹殺你的情緒,不讓負能量感染到 Ta ;
要么就是心懷善意,但是卻錯誤地以為這種方式能帶給你安慰,讓你重新振作起來。
殊不知,偽正能量,有時比負能量還要可怕。
在偽正能量的人看來,只要對負能量視而不見,它就會在自然而然地消失。
可事實上,強迫別人壓抑負能量,只會在無形中增加他的心理壓力,一旦壓力累積到無力承受的地步,就會讓他陷入情緒崩潰中。
就像弗洛伊德所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丑惡的方式爆發(fā)出來?!?/p>
對外爆發(fā)的人,會產(chǎn)生暴力傾向,攻擊他人;對內(nèi)爆發(fā)的人,則會攻擊自己,變得敏感而抑郁。
在短片《Boys Don’t Cry》中,男孩從小就被教導(dǎo),身為男子漢應(yīng)該堅強勇敢,不能懦弱、不能委屈,不能表達脆弱。
當他傷心哭泣時,母親就會責(zé)問:“你為什么要哭?請做個大男孩好嗎?”
當父母當著他的面爭吵時,他的恐懼和害怕也常常被忽略。
父母希望他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面對任何挫折都要展現(xiàn)出剛強的一面。
可影片的最后,總是隱藏負能量的男孩,不僅沒有變得更有擔(dān)當,還將拳頭揮向了同學(xué)......
所有積壓著的負能量,長期不被理解的情緒,都在此刻爆發(fā)了出來。
記得蔡康永說過一句話:“我們這個社會,太不容許別人哭了?!?/p>
的確如此。
尤其在偽正能量的人眼里,掉一滴眼淚就是軟弱,稍微喪一點的人就該避之不及,抱怨和焦慮不被允許,躺平和佛系人人抨擊。
他們只會教導(dǎo)別人壓制情緒,卻從不告訴別人如何戰(zhàn)勝情緒,如何消化情緒。
因為當你把這些負能量收回,需要承受痛苦的就只有你自己,不會傷害到他們,也就與他們無關(guān)了。
若你壓抑自己,強迫自己變得正能量,就會隱藏真實的內(nèi)心,不敢表達脆弱,不敢宣泄情緒,只能強顏歡笑,假裝樂觀。
這樣的“正能量”,會演變成傷人的利器,只不過傷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這個世界并不缺少正能量的人,缺少的是正確對待負能量的人。
一個偽正能量的人,對待負能量的方式就是掩蓋和忽視,打擊和否定。
在他們看來,負能量的人就是弱者,沒有人會同情弱者。
可宣泄情緒就是軟弱嗎?
心態(tài)樂觀就能戰(zhàn)勝所有挫折嗎?
心姐認為,真正的正能量,并不是盲目樂觀,發(fā)揚“鴕鳥精神”,而是接納負能量。
尤其是面對情緒低落的人,更不該指責(zé)批判他們的不是,用一句“你就不能看開一點”,將他們的負能量扼殺在搖籃里。
而要允許負能量的存在,找到一個和它共處的方式,疏導(dǎo)它,化解它。
在電影《丈夫得了抑郁癥》中,丈夫高野干夫因患有抑郁癥變得特別消極,甚至想爬到單位頂樓自殺。
但他一再地努力讓自己振作起來,因為上司對他說:“現(xiàn)在誰還沒點壓力,你怎么就抑郁了呢?”
岳母對他說:“你必須堅強、樂觀,擔(dān)當起你的責(zé)任!”
聽到這樣的話,他越來越有壓力,無法容忍自己放松下來,又時常因為力不從心而自責(zé),狀態(tài)越來越差。
唯有妻子小晴沒有責(zé)備他,而是告訴他:
“做自己想做的事,吃自己想吃的東西,如果痛苦的話,不努力也是可以的?!?/section>
當你陷入負面情緒時,身邊的人對你說“你要積極一點”“這沒什么大不了”“你的心態(tài)要好一點”,并不會減輕你的痛苦,只會讓你感受到自責(zé)和無助。
只有遠離這樣的人,允許自己和負能量共存,理解負能量因何而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等到擺脫負能量的那一刻,你會更深刻清晰地認識自己,更理智清醒地看待生活,收獲更幸福的人生。
心姐今天說的這些,并不是抨擊和否定正能量,相反,傳遞溫暖和美好,是一件值得稱贊的事。
但正能量應(yīng)該是客觀理性的,而不是偏執(zhí)極端的。
對待不侵犯他人利益、不踐踏道德底線的負能量,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對那些不夠“正能量”的人,多一份接納和尊重。
讓他們有偶爾“喪”一下的權(quán)利,有宣泄情緒的出口,才是正能量應(yīng)該有的樣子。
因為,真正的正能量,本就源自和負能量相處的過程。
點個“在看”,愿你遠離偽正能量的人,不再被正能量所綁架,正視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擁抱真正正能量的人生。
遠離偽正能量的人,
才能擁抱正能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