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閱閱
作家劉墉在《我不是教你詐》中寫道:我不是教你詐,是教你認清人性,我們永遠不能因為對方表現(xiàn)的良善,而忘記他也有人性的弱點,更不可由于他一時的卑劣,而否定他可愛的一面。
是人都有優(yōu)缺點,你永遠不要高估人性的善,也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惡,人與人之間未必都能和諧共處。
有的人會讓你心生愉悅,有的人總給你帶來煩惱和傷害,與人相處最怕什么呢?
最怕善良被恩將仇報、最怕信任被坑蒙拐騙、最怕真情被辜負。做人要善良,人品差的人,與之交往是場災(zāi)難,必須遠離。
怕恩將仇報
俗話說:升米養(yǎng)恩,斗米養(yǎng)仇。
一個饑寒交迫的人,你給他一碗飯吃,他會心存感激。若繼續(xù)給他,他會產(chǎn)生依賴心理,覺得你富有,這點小恩小惠不算什么。
哪天你不再給他恩惠,他會心生仇恨,甚至禍害于你。
人性都有貪婪的一面,不懂得感恩的人,覺得別人都是欠他的,會一味地索取,當(dāng)他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心生怨恨,甚至起報復(fù)之心。
吃一種米,養(yǎng)萬種人,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感恩,有的人知恩圖報,有的人恩將仇報。
因此你的善良一定要有底線、要有鋒芒,不能滿腔熱情去捂一顆沒人情味的冰冷之心。
不懂感恩的人,受人恩惠都不會心存感激,更不可能助他人和回饋社會,這種人不值得你付出。
你對他一味地付出,他會變本加厲、有恃無恐。
與人交往,最怕恩將仇報之人,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要懂得感恩。
怕信任被欺騙
作家雪峰在《中級人生寶典》中寫道:人無法靠力量最終獲勝,與人打交道,若發(fā)現(xiàn)對方?jīng)]誠信,一定要提防,盡可能遠離,因為沒誠信的人是沒有良心的。
誠信是人際交往的名片,是修身立命之本,沒誠信的人讓身邊的人厭惡,能得逞一時,不能得逞一世。
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主人公屢次欺騙別人,最終狼真的來時,沒人再相信他,最終受害的是他自己。
平日里不要揮霍別人對你的信任,借了錢就要如期歸還,答應(yīng)的事就要盡心去做,再窮都不要欠債,再難都不能坑蒙拐騙。
人一旦失去誠信,親人、朋友會疏遠你,你再有困難不會有人向你伸出援手。
透支他人的信用,等于給自己的人生之路設(shè)置障礙,你會舉步維艱。
誠信是人與人交往的重要紐帶,沒誠信的人做不成大事,也不可能成為贏家。
莎士比亞說:善良不可被利用,信任不可被訛詐,沒有德性的美貌是轉(zhuǎn)瞬即逝的,好的靈魂才能讓你的美貌永存。
人品是做人的根基,哪怕你顏值再高,即使你巧舌如簧,沒有誠信,你的智慧和能力都沒有施展的機會,身邊的人都會對你避而遠之。
與人交往,最怕信任被欺騙,不管世界怎么變,誠信永遠不過期,守信方長久,互愛才有情。
怕真情被辜負
與人相處,要坦誠相見,無論對親人、朋友還是萍水相逢,別對人玩心機、耍套路。
你能騙人一時,騙不了人一世,當(dāng)你的虛情假意被人揭穿時,別人不會再交付你真心。
對親情,不能理所當(dāng)然地一味索取,或抱怨親人為你付出不夠,要懂得感恩。
對友情,一輩子能遇見幾個知己、好友已很幸運。不要唯利是圖,更不能落井下石。
對愛情,珍惜擁有,前世修行才換來今生相遇,若有緣就真心相愛;若無緣,就不要隱瞞和欺騙,不要讓他傾盡所有,你再辜負他的一片癡心。
傷什么都別傷人心,負什么都別負真情,會一直對你誠心相待的人不多,能對你掏心掏肺的人無幾。
有的人當(dāng)面對你百般討好,背后機關(guān)算盡;有的人你得意時,他諂媚奉承,你失意時,他冷若冰霜;有的人愛你時濃情蜜意,不愛時讓你遍體鱗傷。
與人相處,最怕情深義重,換來虛情假意;死心塌地,換來冷醋無情。沒有人經(jīng)得住一次又一次的受欺騙和傷害。
人,最怕深情后的冷漠;用心后的薄涼;信任后的背叛。時光總能驗證真心,歲月總能沉淀真情,珍惜擁有,別辜負!
大千世界,人有千萬種,有良善之輩也定有卑劣之徒。
戴著面具的人多,彼此交心的人少,你永遠不知別人心里藏著什么想法,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你掏心掏肺地付出。
遇到恩將仇報之人,收起你的善良,對待蛇你就得是捕手,別做農(nóng)夫,你的善舉要施給懂得感恩之人;
遇到坑蒙拐騙之人,你得擦亮慧眼,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的誠信要付給值得信任的人;
遇到虛情假意的人,別一往情深,你的滿腔熱情換不來他的真情實意,世上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珍惜。
就像作家白落梅在《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中寫的:不管多少人辜負你的真心,曲解你的真意,誤讀你的真話,輕慢你的真情,你還是要勇敢堅毅地做自己。
與人交往總會受到傷害,也難免會被辜負,但別灰心、別氣餒。只要我們心存感恩,不虧欠他人,不委屈自己,就能感覺人世間的溫暖,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
圖片來源于影視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