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24章解讀
張武忠初稿2017.8.20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馀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文】
一個人踮起腳尖,試圖要比別人高,你看他能站立多長,是為“企者不立”。一個人跨開大步,妄想比別人走得快,你看他能堅持多久,是為“跨者不行”。“企者”和“跨者”合起來,就是我們常說的好高騖遠。
萬事萬物都是循序漸進的,好高騖遠要不得,拔苗助長也必敗,欲速則不達。所以自逞己見的反而不明事理,是為“自見者不明”。自以為是的反而得不到彰顯,是為“自是者不彰”。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起功勛,是為“自伐者無功”。自高自大的反而做不了眾人之長,是為“自矜者不長”。
這些自見自是自伐和自矜的做法,對于道來說都是在耍小聰明,就好比是“剩飯贅瘤”,故稱“其在道也,曰馀食贅形”。
急躁冒進的行為不可取,雷厲風行的政舉不可行,不僅不能得逞,反而會弄巧成拙貽笑大方,不僅人不喜歡,連萬物都厭惡,所以有道之人是不會這么做的,故稱“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張武忠2017.8.20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