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大家公認的健康食物。
平時,咱們對一個人表達關(guān)心的時候,都會說上一句多吃水果;去醫(yī)院看望病人的時候,也都是提一籃水果;走親訪友,帶的東西也絕大多數(shù)是水果。
但其實,龐大的水果隊伍中也有敗類,它們虛有其名,借著水果健康的名聲,而干著危害身體的勾當。
比如下面3種水果,今天就來給大家撕開它們偽善的面具。
1楊桃——腎病加速器
楊桃,這個從正面看上去像星星的水果,以其味道鮮美、多汁,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
然而,就是這個好看又好吃的水果卻多次鬧出人命。
而且,這樣的悲劇并不罕見。
早在1998年,巴西的一位醫(yī)生就報道過一位進食楊桃后出現(xiàn)中毒的病例。
臺灣高雄醫(yī)學院附設(shè)醫(yī)院也報告過20名患者楊桃中毒的案例,這些患者中,有的是吃了半個或一個新鮮楊桃,有的喝了楊桃汁,隨后相繼出現(xiàn)了意識障礙,打嗝不停,呼吸困難、全身肌肉無力等神經(jīng)中毒現(xiàn)象。
最后經(jīng)過住院治療后,仍有8人死亡。
一個小楊桃,為啥會有這么大殺傷力?
這是因為楊桃中有一種毒性成分叫楊桃毒素,是一種水溶性物質(zhì),正常人食用楊桃后,可以把此物質(zhì)順利排出體外。
但腎功能不全患者,包括正在接受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患者,卻難以把此物質(zhì)排出體外,于是就會引發(fā)神經(jīng)中毒,造成意識障礙,嚴重可致死。
正所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對于健康人來說,楊桃是可口的水果,但患腎臟病尤其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食用楊桃后則可能出現(xiàn)中毒。
所以,切記:
腎不好的人(腎病患者或者曾有過腎病史的人)最好不要吃楊桃及其加工制品,以防導致腎病復發(fā)或者中毒危及生命!
即使是健康人群,也不能無節(jié)制地吃。
因為楊桃的毒性強弱與其種類和進食量、患者體質(zhì)等密切相關(guān),適量吃,機體可以通過代謝機制消除這些物質(zhì)。
但若一次大量進食,超過機體代謝的負荷,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因此,健康人(尤其是老年人)進食楊桃也要限制攝入量,一天最好別超過2個,空腹的時候也別拿來填肚子。
2變質(zhì)水果——肝毒劑
發(fā)現(xiàn)水果變質(zhì)了,很多人的做法是這樣的——把壞的部分削掉,剩下好的部分吃了。
這種看似節(jié)約不浪費的行為,從長遠來看,其實一點都不省錢。
來看個新聞↓
圖源:頭條新聞
這就是舍不得扔壞掉水果的代價,不僅錢沒了,最后連人都沒了!
水果大多汁多糖多營養(yǎng)多,非常適合霉菌拿來養(yǎng)育下一代。
當霉菌大量繁殖,水果就開始腐爛了。
爛掉的水果中含有展青霉產(chǎn)生的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這2種毒素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列為致癌物,雖然致癌能力不算很強,但也是明確有害健康的——展青霉素會破壞腸道、損傷腎功能,赭曲霉毒素A則有肝腎毒性。
除了這兩種,還有一些更毒的“狠角色”。
比如腐壞甘蔗中的節(jié)菱孢霉菌毒素,還有發(fā)霉大米、玉米、花生中的黃曲霉毒素,都屬于強致癌物,還可能引發(fā)急性中毒。
尤其是黃曲霉素,是公認的致肝癌元兇,毒性是砒霜的68倍,開水都煮不死!
有人可能會說,我吃的是沒壞的那部分,應(yīng)該安全吧?
不安全!
挖掉壞的部分,雖然看不到霉菌了,但看不見≠沒有!
水果大多含水量豐富,霉菌可能隨著汁液在內(nèi)部蔓延,變成“流動人口”。肉眼看不見發(fā)霉的部分,可能早已被霉菌占領(lǐng)了。
圖源:湖南臺金鷹紀實頻道
所以,為了安全,只要水果開始發(fā)爛,別猶豫,三個字——趕緊扔!
3檳榔——癌細胞催化劑
一首“高高的樹上掛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讓檳榔火遍大江南北。
當然,檳榔能火,也不僅僅是因為歌的原因,更多的它“自身實力”過硬。
靠著“耐嚼,提神”的廣告語,檳榔成為了中國人最喜歡的零食之一。
電視里、短視頻平臺、綜藝節(jié)目里、公交站、地鐵里.....人們目之所及的地方,到處都有它的廣告,超市、小賣部都把它放在最顯眼的地方賣。
就連一些學校附近的小賣部也都有它,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嚼了。
殊不知,這個在我國有6000萬人都愛嚼的小果子,其實是癌細胞催化劑。
早在2003年,檳榔就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是致癌物中的最高級別,和香煙中的尼古丁、發(fā)霉食物里的黃曲霉素齊名。
檳榔纖維較為粗糙,咀嚼檳榔,檳榔纖維長期與口腔摩擦,會造成口腔黏膜的局部外傷和慢性損傷。
而且加工過程中,往往需要使用石灰,這又進一步加強了對口腔的刺激。
再加上它本身含有致癌物檳榔堿,這三兒碰一起了,那就是致癌王炸,分分鐘嚼出口腔癌。
有研究顯示,嚼檳榔人群的患病風險,是不嚼檳榔人群的109~287 倍。
印度人愛嚼檳榔,全世界口腔癌最高發(fā)的國家正是印度。
在我國,湖南人吃檳榔最狠,所以也是全國口腔癌發(fā)病率最高的地方。
一旦患上口腔癌,為了保命,就不得不割去腫瘤波及的部位,牙齒切掉、頜骨切掉……整張臉都毀了。
檳榔之惡,還在會讓人上癮,一旦吃上了,就難以擺脫。
檳榔中的檳榔堿和次檳榔堿,是導致成癮的原因之一。
在這兩種物質(zhì)的作用下,人們吃檳榔后,會覺得興奮,很提神。
嘗到甜頭后,就不由自主地越吃越多,長此以往,就會成癮,很難戒掉。
由于檳榔的危害性與成癮性,美國早在1976年就嚴禁各州之間運輸檳榔果,加拿大、澳大利亞全國禁止銷售檳榔產(chǎn)品,2021年檳榔還被土耳其認定為“毒品”。
來源:健康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