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靜思齋·于岳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馬霖,廣西平南人,國民革命軍170師1026團第一營少校營長,1938年10月在湖北麻城抗戰(zhàn)前線殉國。馬霖烈士有一張國民政府發(fā)給的“榮哀狀”,一直由他的后人默默保存著,后來這張故紙和這段往事被廣西的關愛抗戰(zhàn)老兵志愿者發(fā)現(xiàn),在各地志愿者共同努力下,終于在湖北找到了馬營長的長眠之地...月初,我從“關愛抗戰(zhàn)老兵公益基金”公眾號的一篇文章知道了這件事。
前兩天,那篇文章的作者、也是我在深圳認識的好友王兄,發(fā)給我一冊同學錄的翻拍照片,說這本同學錄便是馬霖烈士的舊藏。據(jù)翻拍它的志愿者說,此同學錄以前是放在豬圈里的,這可能是它能躲過一劫(沒有被搜出來銷毀掉)幸運存世的一個主要原因,但可惜同時也造成了它嚴重的損毀,致一些關鍵信息缺失。我大略翻閱了一遍,從已知資料及同學錄中的相關人物,很快便確認了,這是《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第五期同學錄》(名稱未必完全準確),大約編印于1933年。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1926年由桂系首領李宗仁在廣西南寧創(chuàng)辦,是黃埔軍校的一個分校(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即黃埔軍校當時的校名),堪稱桂系之脊梁。該分校校名后來歷經多次變遷,在此不再一一列出,為行文方便,以下統(tǒng)稱為“南寧分?!?。由于派系原因,南寧分校雖名為黃埔分校,實則自成一個體系,畢業(yè)學員生多自稱為“南寧X期”(其實也有黃埔期別的比敘關系)。直到抗戰(zhàn)爆發(fā)后,南寧分校最終中央化,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校,學生期別始與黃埔本?!翱待R”。
南寧分校五期招訓于1931年9月,1933年夏畢業(yè),共計1900余人。本期學員生的名錄我尚無暇整理,但翻閱同學錄時,其中收錄的“高級班”卻引起了我的注意。此前我從未收藏過南寧分校的任何史料,對于各期的比敘關系只是大致了解(由于每期同時有學員和學生,比敘關系挺復雜,史料記載也頗有出入,其實很多我也搞不清楚),對于這個“高級班”則幾無所知,故專門為此研究了一番,下午又找老胡研討了一炮,終于基本弄明白了。
我首先將本冊同學錄中高級班同學名錄整理了出來(名錄附后),共計99人,其中不乏譚何易、海競強、周競這些耳熟能詳?shù)墓鹣祵㈩I。高級班顧名思義,招訓的是已具有較高職級的軍官,這有些類似于黃埔軍校的“高教班”,屬于回爐深造的性質。不過它在期別的編排上,又與黃埔高教班的自成序列有些區(qū)別:南寧分校高級班似乎是隨著分校某期附設的一個班,編同學錄時趕上哪期就算哪期,而并不是自己獨立出一個班,按自己的順序一期一期排下來。這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高級班的受訓周期、畢業(yè)時間與分校各期學員生并不一致。
我的好友鄒兄收藏有另一冊鐘紀將軍舊藏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第七期高級班同學錄》,是書編印于1937年,這也是南寧分校辦的最后一期高級班,利用它正好可以對上面一段做一個實證解釋。單從字面上看,此書很容易讓人以為,南寧分校高級班辦了七期,但其實并不是這樣。我經過查考史料發(fā)現(xiàn),南寧分校高級班實際上應該只辦過四期!該班首次招訓是在1928年的第二期,受訓時間橫跨二、三兩期;第二次招訓是在1932年,受訓時間橫跨四、五兩期(也就是五期同學錄里的這批人)。第三、四次招訓校史中沒有明確提及,時間應該就是在第六、七兩期的教育周期里了。
由于南寧分校高級班在分校“歸并中央”后亦比敘有黃埔軍校高教班學籍,我得以從1946年編印的《陸軍軍官學校軍官高等教育班第十一期同學錄》后附的《各期番號編列表》中找到了對于上段所述的明確史料記載。此時高教班也對南寧分校高級班的期別重新核定,一目了然,我覺得是比桂系最初的叫法高明多了,詳見下表:
要說起來,以下名錄中這99人所在的高級班,在1933年的名稱確實是南寧分校第五期高級班,但卻并不應把他們視為南寧分校五期的畢業(yè)生,因為這些學員很多已具有本分校前期的學歷,這個細節(jié)也確實極容易把人搞的腦殼痛。我就以譚何易“舉個栗子”來作為本文的結束吧。
譚何易(1897-1962),廣西玉林人,曾任國軍第46軍中將軍長。他的“黃埔”雙學歷是: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第一期(南寧分校一期,比敘黃埔軍校五期)&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第五期高級班(比敘黃埔軍校高教班二期)。這樣解釋完,您明白點了咩?
靜思齋 于岳
2022年12月2日
附:南寧分校第五期高級班同學名錄
(比敘黃埔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
陸龍(廣西上思) 張公?。ê祥L沙) 張之銳(廣西武宣) 黃自強(廣西百色)
蒙哲衡(廣西桂平) 寧致遠(廣西陸川) 劉敵強(湖南南縣) 胡新民(湖北公安)
徐慶庚(江西龍南) 羅文斌(廣西陸川) 劉宇光(廣西賓陽) 黃乃英(廣西恩隆)
王精周(湖北漢口) 張靖垣(廣西容縣) 謝景光(廣西容縣) 馮若谷(廣東恩平)
王化民(安徽霍邱) 劉榮(湖南邵陽) 李丕承(廣西桂平) 鄧興(湖北蘄春)
莫仲慶(廣西蒼梧) 李斌(廣西邕寧) 李彩光(廣西來賓) 莫及裁(廣西上林)
葉振文(廣西賓陽) 黃鵬飛(廣西上思) 蘇振德(廣西邕寧) 陳可夫(廣西來賓)
雷振聲(江西南昌) 林責夫(廣西陽朔) 黃忠烈(廣西凌云) 張鳴霄(廣西南寧)
鄭其昌(安徽壽縣) 梁聿修(廣西桂平) 許斌元(廣西平南) 李若仙(廣東欽縣)
杭安(江蘇高淳) 郭鑒淮(安徽合肥) 劉維周(廣西桂平) 劉志誠(浙江臨海)
周文富(四川雙流) 梁居昆(廣西邕寧) 陸學藩(廣西象縣) 郭造勛(四川仁壽)
周競(廣西宜山) 李壽泉(廣西陸川) 葉開伍(浙江江山) 玉炫(廣西扶南)
張正明(廣西桂林) 陳亞夫(四川榮昌) 呂漢(廣西陸川) 覃典榮(廣西南寧)
蒙鵬飛(廣西南寧) 劉庶康(四川合江) 黎象成(廣西武宣) 蔣晃(廣西全縣)
江余生(四川榮昌) 吳劍鳴(廣西蒙山) 張應奎(安徽壽縣) 張?zhí)烨颍ㄋ拇s縣)
李家本(廣東番禺) 李佐華(廣西桂平) 戴家榮(廣東南海) 盧士沐(廣西桂平)
黃家祁(廣西桂平) 朱劍雄(廣東增城) 駱斌(廣西桂林) 萬耕堯(江蘇泰縣)
劉劍奇(廣西容縣) 王振朝(廣西寧明) 盧學英(廣西桂平) 伍朝北(廣西容縣)
楊露(廣西永福) 譚何易(廣西桂平) 郭鳳美(廣西桂平) 馬偉新(廣西梧州)
吳耀(廣西柳州) 陳文豹(廣西容縣) 郭少文(廣西桂平) 曹茂琮(湖南新田)
農畯(廣西思樂) 曾樂斌(廣西雒容) 張文鴻(廣東大埔) 李瑞金(廣西陸川)
曹美業(yè)(廣西三江) 梁達升(廣西龍州) 甘誠(廣西容縣) 姚槐(廣西象縣)
顏僧武(廣西邕寧) 白光(廣西柳州) 李紹安(廣西龍州) 李祖恒(湖南安化)
韓紹光(廣西柳城) 葉浩霖(廣西陸川) 覃連衡(廣西柳州) 吳紹禮(廣西陸川)
海競強(廣西桂林) 白維義(廣西桂林) 秦鎮(zhèn)(廣西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