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動手中的鍋鏟,反復“煎、炸、炒”……這不是在餐館后廚,而是日前發(fā)生在大連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樣品準備室的一幕。“廚師”是該校博士研究生吳鼎、海然、趙棟燁、劉平,他們不是在準備午餐,而是在進行地溝油樣品制作,為開展地溝油檢測實驗做準備。
2011年,國家有關部委公開征集地溝油檢測方法,大連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丁洪斌決定對這一課題發(fā)起挑戰(zhàn)。在丁洪斌的指導下,吳鼎等人采用該實驗室先前開發(fā)的“激光誘導擊穿光譜(LIBS)”技術對自制的地溝油進行大量實驗測量,取得了初步成功。為進一步驗證該技術的可靠性,他們又對幾種典型的地溝油樣品進行了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了地溝油樣品的LIBS光譜特性,通過提取元素及官能團等特征譜及相關性統(tǒng)計分析,成功找到了地溝油的“指紋”,破解了地溝油檢測難題。為地溝油檢測提供了一種實時、快速、有效檢測的新方法。
該研究成果發(fā)表于中國科學院《科學通報》,引起了國內(nèi)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并在第八屆國際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會議上被會議主席作為亮點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