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方,最常見的大約就是落葉了。
家的對面有一座公園,夏日,一園綠蔭,遮蔽著灼人的驕陽。入夜,這里更成了人們避暑的天堂??墒?,秋風一起,滿園就成了日漸泛黃的葉片舞蹈的空間。風中的落葉像是合著節(jié)拍的群舞演員,今天一見,瘦了一棵樹,明天看看,又鋪了一地金黃。細瞅一瞅,常去慢慢端詳?shù)哪且豢脴?,仍然有一二片葉子掛在枝頭,留戀著過往的時光,向人們傾訴著昨天的故事。
作為一片落葉,終究很難滯留人們長久欣賞的目光。是啊,誰又肯將青眼投給失去光澤的敗葉呢?然而,秋色的胎記,卻深深鐫刻著落葉的印痕。循著飛舞的落葉,我們感知到了秋天的厚重;順著葉片鋪成的小徑,我們觸摸到了秋色的幽婉?!耙蝗~飛向尊前,意似秋色憐人”(明代高濂句),春花有春花的嬌媚,夏荷有夏荷的明麗,而秋葉,那些瀟瀟灑灑飄落下來的秋葉,自有一種禪意的深邃。
隨著秋風秋雨而落的葉片,卻是初冬珍貴的調(diào)色板。尤其在北方, 落葉給單調(diào)的冷峻,平添了一種本不亞于春色的色調(diào)。一樹梧桐,葉片飄落,肥厚的落葉覆在路上,金色的大道便蜿蜒在了你的面前。一樹楓葉,掠過檐前屋后,被有心人捧回家里,簡單折疊,書桌的花瓶里就綻開了幾朵妍麗。燈下開卷,如果正好所看的是秋天的故事,此刻,再看一眼花瓶里的“新蕊“,秋冬的枯寂,剎時間就讓位給了春夏的明媚。
落葉點綴著秋色,也點燃著詩人的詩情。“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寒素的賈島,點點落葉織出了他詩中宏闊的意境。葉落長安,渭水多情,而矚目落葉的詩人,又知向誰邊?“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仕途荏苒,而際遇卻難稱樂天。只有瀟瀟秋雨,可以慰藉香山居士七里山塘的愁緒;只有無邊落葉,可以安頓醉吟先生潯陽江頭的夜心。
落葉隨著詩人的風流,居然可以經(jīng)朝歷代:無語東流的一川江水,是詩圣杜甫的家國故思;秋雨瀝瀝中的水樣梧桐,是李清照嘆惋的綠肥紅瘦。
不同于春花夏荷,自有一片燦然供人愛憐。深秋風勁,初冬霜冷,落葉從高高的枝頭飄落,又重新投向大地母親的懷抱,無怨無悔,悠然自適。喚它,它無聲;聽它,它無音。甚至一陣小風過來,它都要謙卑地給后到的葉片讓路。層層疊疊,一片落葉,早已經(jīng)分不清誰大誰小,誰先誰后??墒牵叛弁?,落葉鋪成的色彩斑斕的路,卻是缺不得任何一片落葉!大約正是這樣一種無可替代的低調(diào),才使人們于思索中讀出了樸實與博大。
其實,落葉從來不屑于去做一些詩人筆下悲秋的主角。源自地母胸懷的葉片,在深秋、初冬的時節(jié)里,以自己的凋零,圓了別人的夢,成了騷客的詩,做了歌手的曲。
就把風中的落葉,看成大自然恩賜的一場詩意的舞蹈罷!
落葉,不是悲秋的信物,而是邀春的請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