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丙子、436)
宋紀五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丙子,公元436年)
[1]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會。
[1]春季,正月,癸丑朔(初一),劉宋文帝患病,不舉行朝會。
[2]甲寅,魏主還宮。
[2]甲寅(初二),北魏國主拓跋燾回宮。
[3]二月,戊子,燕王遣使入貢于魏,請送侍子。魏主不許,將舉兵討之;壬辰,遣使者十余輩詣東方高麗等諸國告諭之。
[3]二月,戊子(初六),北燕王馮弘派使臣向北魏進貢,請求允許立即送太子馮王仁充當人質。拓跋燾拒絕,并準備興兵討伐北燕。壬辰(初十),北魏派出使節(jié)十余人,分別前往東方高句麗等國,告訴北魏將對北燕采取軍事行動。
[4]司空、江州刺史、永公檀道濟,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經百戰(zhàn),諸子又有才氣,朝廷疑畏之。帝久疾不愈,劉湛說司徒義康,以為“宮車一日晏駕,道濟不復可制?!睍奂埠V,義康言于帝,召道濟入朝。其妻向氏謂道濟曰:“高世之勛,自古所忌。今無事相召,禍其至矣?!奔戎?,留之累月。帝稍間,將遣還,已下渚。未發(fā);會帝疾動,義康矯詔召道濟入祖道,因執(zhí)之。三月,己未,下詔稱:“道濟潛散金貨,招誘剽猾,因朕寢疾,規(guī)肆禍心?!笔崭锻⑽?,并其子給事黃門侍郎植等十一人誅之,唯宥其孫孺。又殺司空參軍薛彤、高進之;二人皆道濟腹心,有勇力,時人比之關、張。
[4]劉宋司空、江州刺史、永公檀道濟,在劉裕時代就立下奇功,享有很重的威名。他左右心腹戰(zhàn)將都身經百戰(zhàn),幾個兒子都有才氣,劉宋文帝對他又猜忌又畏懼。這時,文帝久病不愈,領軍將軍劉湛勸說司徒劉義康說:“皇上一旦駕崩,檀道濟將不可控制。”正巧文帝的病情加重,劉義康勸說文帝,征召檀道濟入京朝見。檀道濟的妻子向氏對他說:“高于當世的功勛大臣,自古以來都易被猜忌。如今沒有戰(zhàn)事卻召你入京,大禍降臨了。”檀道濟來到建康以后,文帝留他在京一個多月。文帝病情稍稍好轉,就要遣送他回到任所,船已下到碼頭,還沒有出發(fā)。而文帝的病情突然加重,劉義康假傳圣旨召回檀道濟到祭祀路神的地方,聲稱為他設宴餞行,將他逮捕。三月,己未(初八),劉宋文帝下詔稱:“檀道濟暗中散發(fā)金銀財物,招募地痞無賴。乘我病重之時,圖謀不軌。”將檀道濟交到專管司法的廷尉處理,連同他的兒子、給事黃門侍郎檀植等十一人,一并誅殺,僅僅饒恕了他年幼的孫子。同時,又殺死了司空參軍薛彤、高進之二人,他們都是檀道濟的心腹愛將,勇猛善戰(zhàn),當時的人把他們比作關羽、張飛。
道濟見收,憤怒,目光如炬,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魏人聞之,喜曰:“道濟死,吳子輩不足復憚?!?div style="height:15px;">
檀道濟被逮捕時,怒不可遏,兩道目光象火炬一樣,把頭巾狠狠地摔在地上說:“你們是在毀壞你們自己的萬里長城!”北魏人聽到檀道濟被殺的消息非常高興,都說:“檀道濟死了,東吳那些豎子就沒有值得我們忌憚的了。”
庚申,大赦;以中軍將軍南譙王義宣為江州刺史。
庚申(初九),劉宋大赦天下。朝廷任命中軍將軍、南譙王劉義宣為江州刺史。
[5]辛未,魏平東將軍娥清、安西將軍古弼將精騎一萬伐燕,平州刺史拓跋嬰帥遼西諸軍會之。
[5]辛未(二十日),北魏平東將軍娥清、安西將軍古弼統(tǒng)率精銳騎兵一萬人,討伐北燕。平州刺史拓跋嬰,率領遼西各路軍隊與娥清等會師。
[6]氐王楊難當自稱大秦王,改元建義。立妻為王后,世子為太子,置百官皆如天子之制;然猶貢奉宋、魏不絕。
[6]氐王楊難當自稱大秦王,改年號為建義。封正室為王后,封世子為太子,仿照天子的制度設置文武百官。然而,他仍然向劉宋和北魏進貢,從不停止。
[7]夏,四月,魏娥清、古弼攻燕白狼城,克之。
[7]夏季,四月,北魏大將娥清、古弼圍攻北燕的白狼城,一舉攻克。
高麗遣其將葛盧孟光將眾數萬隨陽伊至和龍迎燕王。高麗屯于臨川。燕尚書令郭生因民之憚遷,開城門納魏兵,魏人疑之,不入。生遂勒兵攻燕王,王引高麗兵入自東門,與生戰(zhàn)于闕下,生中流矢死。葛盧孟光入城,命軍士脫弊褐,取燕武庫精仗以給之,大掠城中。
高麗派遣將領葛盧孟光率領幾萬部眾,隨同北燕的使臣陽伊來到和龍迎接北燕王馮弘。然后高麗軍隊屯駐在臨川。北燕尚書令郭生因為百姓不愿遷徙他鄉(xiāng),開啟城門迎接城外的北魏軍,魏軍卻以為北燕故意誘敵深入,不敢進城。郭生于是指揮軍隊,進攻馮弘。馮弘開啟東門迎接高麗軍入城,與郭生的叛軍在皇宮前會戰(zhàn),郭生身中流箭陣亡。葛盧孟光率軍進入和龍城,他命令高麗將士脫掉身上的破軍衣,奪取了北燕的軍械庫和國庫,重新武裝自己的軍隊,在和龍城中大肆搶劫。
五月,乙卯,燕王帥龍城見戶東徒,焚宮殿,火一旬不滅;令婦人被甲居中,陽伊等勒精兵居外,葛盧孟光帥騎殿后,方軌而進,前后八十余里。古弼部將高茍子帥騎欲追之,弼醉,拔刀止之,故燕王得逃去。魏主聞之,怒,檻車征弼及娥清至平城,皆黜為門卒。
五月,乙卯(初五),馮弘率領和龍城中所有的居民向東遷徒。臨走前,北燕軍縱火焚燒了宮殿,大火燒了十天還不曾熄滅。北燕逃亡的隊伍中,由婦女身披鎧甲在大軍中間,陽伊等率精兵在外,高句麗的將領葛盧孟光率領騎兵殿后,組成方陣前進,前后長達八十余里。北魏安西將軍古弼的部將高茍子打算率領騎兵追趕,古弼當時酩酊大醉,拔出佩刀阻止高茍子,因此,馮弘等得以逃脫。北魏國主拓跋燾聽說后,怒不可止,把古弼和娥清裝入囚車,押返平城,二人都罷黜官職。貶為看門士卒。
戊午,魏主遣散騎常侍封撥使高麗,令送燕王。
戊午(初八日),拓跋燾派散騎常侍封撥出使高麗,命令他們把馮弘送往北魏。
[8]丁卯,魏主如河西。
[8]丁卯(十七日),北魏國主拓跋燾前往河西。
[9]六月,詔寧朔將軍蕭汪之將兵討程道養(yǎng);軍至口,帛氐奴請降。道養(yǎng)兵敗,還入山。
[9]六月,劉宋文帝下詔,命寧朔將軍蕭汪之率兵討伐程道養(yǎng)。蕭汪之的軍隊開到口,帛氐奴投降。隨即,程道養(yǎng)兵敗,又潛入山。
[10]赫連定之西遷也,楊難當遂據上。秋,七月,魏主遣驃騎大將軍樂平王丕、尚書令劉督河西、高平諸軍以討之,先遣平東將軍崔賾赍詔書諭難當。
[10]前夏王赫連定西遷以后,氐王楊難當就占據了上。秋季,七月,北魏國主拓跋燾派遣驃騎大將軍、樂平王拓跋丕和尚書令劉等人督率河西、高平的各路軍隊討伐楊難當。在大軍開進以前,拓跋燾先派平東將軍崔賾,攜帶皇帝詔書,曉諭楊難當。
[11]魏散騎侍郎游雅來聘。
[11]北魏散騎侍郎游雅到劉宋訪問。
[12]己未,零陵王太妃褚氏卒,追謚曰晉恭思皇后,葬以晉禮。
[12]己未(初十),劉宋零陵王的母親、太妃褚靈媛去世。劉宋朝廷追加謚號稱晉恭思皇后,用東晉皇家的禮節(jié)和儀式安葬她。
[13]八月,魏主畋于河西。
[13]八月,北魏國主拓跋燾在河西狩獵。
[14]魏主遣廣平公張黎發(fā)定州兵一萬二千通莎泉道。
[14]北魏國主拓跋燾派廣平公張黎征調定州的軍隊一萬二千人,開通莎泉大道。
[15]九月,庚戌,魏樂平王丕等至略陽;楊難當懼,請奉詔,攝上守兵還仇池。諸將議以為:“不誅其豪帥,軍還之后,必相聚為亂。又,大眾遠出,不有所掠,無以充軍實,賞將士?!必闹袝汤筛咴蕝⒇к娛拢G曰:“如諸將之謀,是傷其向化之心;大軍既還,為亂必速。”丕乃止,撫慰初附,秋毫不犯,秦、隴遂安。難當以其子順為雍州刺史,鎮(zhèn)下辨。
[15]九月,庚戌(初二),北魏樂平王拓跋丕的大軍抵達洛陽。楊難當這才感到恐慌,言請接受詔令,把駐守在上的軍隊撤回仇池。北魏軍各將領討論,一致認為:“不殺掉這個兇悍的首領,等我們班師以后,他們一定會重新集結作亂。另外,我們大軍離家遠征,如果不掠奪些財物,無法補充軍餉,也無法犒賞將士?!蓖匕县Т蛩懵爮谋妼⒌囊庖姟V袝汤筛咴收谲娭袚瓮匕县У能娛聟⒅\,他勸阻拓跋丕說:“如果聽從諸位將領的意見,就會傷害他們歸化朝廷的心意;大軍班師后,叛亂必將來得更快。”拓跋丕才打消進攻的念頭,妥善地安撫新近歸附的部落,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秦隴地區(qū)于是民心安定。楊難當任命他的兒子楊順為雍州刺史,駐守下辨。
[16]高麗不送燕王于魏,遣使奉表,稱“當與馮弘俱奉王化?!蔽褐饕愿啕愡`詔,議擊之,將發(fā)隴右騎卒,劉曰:“秦、隴新民,且當優(yōu)復,俟其饒實,然后用之?!睒菲酵踟г唬骸昂妄埿露ǎ藦V修農桑以豐軍實,然后進取,則高麗一舉可滅也?!蔽褐髂酥埂?div style="height:15px;">
[16]高麗不把北燕王馮弘送交給北魏,并且派使臣攜帶奏疏出使北魏,請求:“準許跟馮弘同時接受朝廷的教化?!蓖匕蠣c根據高麗違反朝廷命令的種種表現,與群臣討論討伐高麗,要征調隴右的精銳騎兵。劉說:“秦、隴地區(qū)新近歸附,應當減免那里的賦役,等他們富庶充實以后,再加以使用。”樂平王拓跋丕說:“和龍新近平定,應當大力發(fā)展農桑來充實軍備,然后再進一步攻取,高麗就可以被我們一舉消滅了?!蓖匕蠣c于是放棄了進攻的計劃。
[17]癸丑,封皇子浚為始興王,駿為武陵王。
[17]癸丑(初五),劉宋文帝封皇子劉浚為始興王,劉駿為武陵王。
[18]冬,十一月,己酉,魏主如陽,驅野馬于云中,置野馬苑;閏月,壬子,還宮。
[18]冬季,十一月,己酉(初一),北魏國主拓跋燾前往陽,驅趕野馬到云中,在那里設置了野馬苑。閏十一月,壬子(初五),拓跋燾回宮。
[19]初,高祖克長安,得古銅渾儀,儀狀雖舉,不綴七曜。是歲,詔太史令錢樂之更鑄渾儀,徑六尺八分,以水轉之,昏明中星與天相應。
[19]當初,劉裕攻克長安時,得到了一部古人制作的銅質渾天儀。渾天儀的構架雖然完整,但七星已經殘缺。這一年,文帝詔令太史令錢樂之重新鑄造渾天儀,直徑六尺八分,用水作為動力旋轉,儀上的星象,日出、日落和日中時與天上的星象相對應。
[20]柔然與魏絕和親,犯魏邊。
[20]柔然汗國與北魏斷絕了和親友好關系,開始騷擾北魏的邊境。
[21]吐谷渾惠王慕卒,弟慕利延立。
[21]吐谷渾汗國可汗慕容慕去世,他的弟弟慕容慕利延繼承汗位。
十四年(丁丑、437)
十四年(丁丑,公元437年)
[1]春,正月,戊子,魏北平宣王長孫嵩卒。
[1]春季,正月,戊子(十二日),北魏北平王長孫嵩去世。
[2]辛卯,大赦。
[2]辛卯(十五日),劉宋實行大赦。
[3]二月,乙卯,魏主如幽州。三月,丁丑,魏主以南平王渾為鎮(zhèn)東大將軍、儀同三司,鎮(zhèn)和龍。己卯,還宮。
[3]二月,乙卯(初九),北魏國主拓跋燾前往幽州。三月,丁丑(初二),拓跋燾任命南平王拓跋渾為鎮(zhèn)東大將軍、儀同三司,鎮(zhèn)守和龍。己卯(初四),拓跋燾回宮。
[4]帝遣散騎常侍劉熙伯如魏議納幣,會帝女亡而止。
[4]劉宋文帝派遣散騎常侍劉熙伯出使北魏,商量公主出嫁的事宜。正巧公主去世,因而停止。
[5]夏,四月,趙廣、張尋、梁顯等各帥眾降;別將王道恩斬程道養(yǎng),送首,余黨悉平。丁未。以輔國將軍周籍之為益州刺史。
[5]夏季,四月,益州叛民領袖趙廣、張尋、梁顯等人帥眾投降了朝廷。別將王道恩斬殺了程道養(yǎng),送程道養(yǎng)的人頭進京,程道養(yǎng)的余黨被平定。丁未(初二),劉宋朝廷任命輔國將軍周籍之為益州刺史。
[6]魏主以民官多貪,夏,五月,己丑,詔吏民得舉告守令不如法者。于是奸猾專求牧宰之失,迫脅在位,橫于閭里;而長吏咸降心待之,貪縱如故。
[6]北魏國主拓跋燾認為地方郡守、縣令大多貪贓枉法。夏季,五月,己丑(十五日),拓跋燾下詔,命令官吏和百姓可以檢舉告發(fā)地方郡守、縣令貪污不法的行為。從此,地方一些地痞流氓乘機專挑地方官的過失,威脅要挾在位的地方官,在民間橫行。地方官則自低身分對待這些人,照樣貪贓枉法。
[7]丙申,魏主如云中。
[7]丙申(二十二日),北魏國主拓跋燾前往云中。
[8]秋,七月,戊子,魏永昌王健等討山胡白龍余黨于西河,滅之。
[8]秋季,七月,戊子(十五日),北魏永昌王拓跋健等討伐山胡部落酋長白龍的余黨所據守的西河,徹底消滅了他們。
[9]八月,甲辰,魏主如河西;九月,甲申,還宮。
[9]八月,甲辰(初一),北魏國主拓跋燾前往河西。九月,甲申(十二日),拓跋燾回宮。
[10]丁酉,魏主遣使者拜吐谷渾王慕利延為鎮(zhèn)西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西平王。
[10]丁酉(二十五日),拓跋燾派使臣出使吐谷渾汗國,封新即位的吐谷渾可汗慕容慕利延為鎮(zhèn)西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為西平王。
[11]冬,十月,癸卯,魏主如云中;十一月,壬申,還宮。
[11]冬季,十月,癸卯(初一),北魏國主拓跋燾前往云中。十一月,壬申(初一),回宮。
[12]魏主復遣散騎侍郎董琬、高明等多赍金帛使西域,招撫九國。琬等至烏孫,其王甚喜,曰:“破落那、者舌二國皆欲稱臣致貢于魏,但無路自致耳,今使君宜過撫之?!蹦饲矊ёg送琬詣破落那,明詣者舌。旁國聞之,爭遣使者隨琬等入貢,凡十六國,自是每歲朝貢不絕。
[12]北魏國主拓跋燾再次派遣散騎侍郎董琬、高明等攜帶大批金銀綢緞出使西域,招撫西域九國。董琬等人來到烏孫,烏孫國王大為歡喜,說:“破落那、者舌二國,也都想向魏國稱臣進貢,可是沒有門路可以表達自己的意向,如今你們應繞道前往安撫他們?!庇谑牵瑸鯇O國王特派向導兼翻譯送董琬前往破落那,高明前往者舌。鄰近其他國家聽到這個消息,也爭先恐后地派遣使臣,隨同董琬等人一道向北魏進貢,共有十六國之多。從此以后,西域各國每年都到北魏朝貢,從不停止。
[13]魏主以其妹武威公主妻河西王牧犍,河西王遣宋繇奉表詣平城謝,且問公主所宜稱。魏主使群臣議之,皆曰:“母以子貴,妻從夫爵。牧犍母宜稱河西國太后,公主于其國稱王后,于京師則稱公主?!蔽褐鲝闹?div style="height:15px;">
[13]北魏國主拓跋燾把他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給北涼王沮渠牧犍。沮渠牧犍派右相宋繇攜帶奏書前往平城謝恩,并請教將來怎么稱呼武威公主。拓跋燾讓大臣們討論,都說:“母以子貴,妻隨夫爵。沮渠牧犍的母親應稱為河西國太后,武威公主在河西國內應稱作王后,在京師則仍舊稱為公主?!蓖匕蠣c同意。
初,牧犍娶涼武昭王之女,及魏公主至,李氏與其母尹氏遷居酒泉。頃之,李氏卒,尹氏撫之,不哭,曰:“汝國破家亡,今死晚矣?!蹦陵軣o諱鎮(zhèn)酒泉,謂尹氏曰:“后諸孫在伊吾,后欲就之乎?”尹氏未測其意,紿之曰:“吾子孫漂蕩,托身異域;馀生無幾,當死此,不復為氈裘之鬼也?!蔽磶?,潛奔伊吾。無諱遣騎追及之,尹氏謂追騎曰:“沮渠酒泉許吾歸北,何為復追!汝取吾首以往,吾不復還矣?!弊夫T不敢逼,引還。尹氏卒于伊吾。
當初,沮渠牧犍娶西涼武昭王李的女兒為妻?,F在,北魏的公主下嫁,李氏與她的母親遷居酒泉。不久,李氏去世,她的母親尹氏撫摸她的尸體,卻不曾慟哭,說:“你國破家亡,今天才死,太晚了?!碑敃r,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無諱鎮(zhèn)守酒泉,對尹氏說:“您的幾個孫兒都在伊吾,您是否打算投奔他們去呢?”尹氏沒有揣測出沮渠無諱的真實用意,就欺騙他說:“我的子孫們到處逃亡,流落天涯,在他鄉(xiāng)異域寄身。我還能活幾天,就死在這兒吧,不再去當游牧地區(qū)的野鬼了?!辈痪?,尹氏偷偷地投奔伊吾。沮渠無諱派騎兵追上了她,尹氏對追趕她的騎兵說:“沮渠無諱允許我回到北方,為什么還要派兵追趕。你拿我的人頭回去交差吧,我不會再回去了?!弊繁桓冶破龋缓梅祷?。尹氏在伊吾去世。
牧犍遣將軍沮渠旁周入貢于魏,魏主遣侍中古弼、尚書李順賜其侍臣衣服,并征世子封壇入侍。是歲,牧犍遣封壇如魏,亦遣使詣建康,獻雜書及敦煌趙所撰《甲寅元歷》,并求雜書數十種,帝皆與之。
沮渠牧犍派將軍沮渠旁周向北魏進貢。北魏國主拓跋燾派侍中古弼、尚書李順賜賞北涼侍從臣僚衣服,并征召北涼世子沮渠封壇到京師平城充當人質。這一年,北涼王沮渠牧犍派遣沮渠封壇到平城。同時也遣使前往劉宋都城建康,呈獻各種書籍以及敦煌人趙撰寫的《甲寅元歷》,并索取雜書數十種,文帝都滿足了他們。
李順自河西還,魏主問之曰:“卿往年言取涼州之策,朕以東方有事,未遑也。今和龍已平,吾欲即以此年西征,可乎?”對曰:“臣疇昔所言,以今觀之,私謂不謬。然國家戎車屢動,士馬疲勞,西征之議,請俟他年?!蔽褐髂酥埂?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