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賓:王蘊媽媽 — 侯峻梅
東華大學理學院副教授
中國盲人協(xié)會家委會副主任
(上圖為王蘊母子坐在大草坪上的合影)
點子:歡迎您來到六點子平臺接受采訪!
蘊媽:謝謝!非常高興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交流!
點子:這次請您來主要是想請您談一談您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
蘊媽:這個問題似乎經常被別人問到。作為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的教師師和育有一兒一女的媽媽來說,照理說會有很多管教孩子的方法,其實,說實話我真的沒有刻意教育他們,我只是把他們當做一個生命來養(yǎng)育,給予他們足夠的成長空間讓他們自然成長。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我不會包辦很多,到什么年齡段該會什么我都會放手讓他們去努力。
(上圖為王蘊在2016年上海市學代會開幕式前受到市領導的接見)
點子:王蘊從小失明,您有什么特別的教育方法分享嗎?
蘊媽:王蘊從小看不見是事實,但是我從來沒有把他當做一個看不見的孩子去對待,當然他也因此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和別的孩子有什么區(qū)別(外部特征和別人的區(qū)別他自己看不到)。雖然,人對外部的感知80%來自視覺,可是其他更多的感覺都不依靠視覺,我相信,如果人天生就沒有視覺這個功能,這個生命照樣也會很好地生存下來。所以,我選擇放手孩子,不過分保護他,盡量讓他用自己已有的感官替代眼睛來感知周圍的一切。從小開始,我就帶他和明眼孩子一起玩耍(當然,這一點需要家長有足夠強大的內心承受能力,包容你碰到的一切?。?,王蘊因為早產,再加上天生膽小,動作方面會比同齡孩子晚一些,但是整體來說都非常好,看不到就給他聽,故事、音樂聽了很多,這些都奠定了很好的思維和語言基礎,所以,他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比較強,再加上看不見也不會受到外界更多的干擾,他的記憶力也相當好。王蘊還非常好學、好問,許多知識都是他主動問,我嘗試不斷深入講給他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家長會忽略孩子“問”的需求,其實,這時候是家長引導教育孩子的最好時候。所有這些都是來自孩子自身需求的自然教育,沒有刻意做過什么早教。生活能力方面,一歲多有自主吃飯需求的時候就讓他自己吃,從來沒有覺得他看不見就不會吃飯去喂他;3歲上幼兒園自己就可以照顧好自己的吃飯、穿衣,還學會洗小襪子和小褲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沒有兩樣,甚至更能干一些。
(上圖為王蘊和周芷逸共同參加市未來杯社會實踐項目決賽的鏡頭,他們的“逆光翱翔”項目獲得二等獎)
點子:聽下來,您的自然教育的理念和當今的父母們確實不同。聽說王蘊還學會了騎自行車和游泳,還經常參加戶外探險和馬拉松?他看不見,您就不擔心他的安全嗎?
蘊媽:作為母親,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兒子一生平安,但是我不能因為自己的擔心以愛的名義剝奪一個生命應該享有的權利,所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我會支持他跟明眼孩子一樣做各種嘗試。多一種體驗和技能,他會多很多自信,而且可以增強面對未知的把控和挑戰(zhàn)能力。
(上圖為王蘊在志愿者陪跑下參加公益跑沖向終點的鏡頭)
點子:嗯,非常好的教育理念!王蘊是大家公認的優(yōu)秀學生,您能夠具體談談嗎?
蘊媽:很多人說到王蘊,都覺得他看不見學了鋼琴、竹笛,掌握了很多盲人不敢嘗試的技能,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就很優(yōu)秀了。這大概是大部分人評判優(yōu)秀的標準吧!其實,這些都是他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已,我認為跟優(yōu)秀沒有關系。我覺得兒子很優(yōu)秀是因為首先他在不斷地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其次,他在不斷地努力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是我看重的,也是我覺得兒子值得我自豪的地方。德是做人的根基,有了它,就好比樹有了養(yǎng)分,繁茂是必然的。
(上圖為2017年西礁山公益馬拉松交流會上王蘊獨奏笛子的鏡頭)
點子:您說的太好了!很多家長都很早就給孩子規(guī)劃好了未來,您給王蘊的未來有過什么規(guī)劃嗎?或者希望他上什么樣的大學嗎?
蘊媽:學習是終身的事情,讀大學只是他一生中學習的一個階段,我想,如果他把上大學當作一個小目標,他自然會努力,努力過了考不上也沒有關系,可以重新來過,未來的路很長,都要靠他自己走,他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出選擇,我不會去給他做任何的規(guī)劃,更不會去干涉。
(上圖為王蘊在分享“逆光翱翔”項目的鏡頭)
點子:看得出來,您是一位開明的媽媽!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您希望王蘊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蘊媽:首先希望他能夠自食其力,其次盡可能做一些造福人類的事情,最后,希望社會越來越進步,讓他能夠成為一個幸福的普通人吧!
(上圖為王蘊在參加市未來杯英語演講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