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驗和游戲中獲得真知 課堂是教育的主要場所,現(xiàn)代學校的絕大多數(shù)活動發(fā)生在課堂,課堂也是學校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是現(xiàn)代教學的組織單元。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活動怎樣才能活潑、高效地進行?怎樣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美國課堂教學活動所遵循的原則和經(jīng)常采用的形式,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迪。 重視生活 一位國內(nèi)深諳語文教學的老師到美國參觀,親自參加了美國小學生的第一堂語文課。老師們帶著一群新生走出教室,來到一處建筑工地,老師們給學生講什么是腳手架。這位語文教師被弄的莫名其妙。他想知道給學生講腳手架跟語文有什么關系,于是跟學生回到了教室。 老師告訴學生們,學習語文就像蓋房子,只有腳手架搭好了,學習才會順利。 美國教師普遍認為:學會聽課、懂得詞語的關系、語法、拼讀和正確的書寫就是語文學習的腳手架,只有學會了這些,語文的高級目的——培養(yǎng)有效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技巧才可以實現(xiàn)。這位語文老師恍然大悟,這是讓學生知道語文學習的基礎和過程。 而我們一般是在學生還不明白語文是什么的情況下,就直接開始教學,這極大地妨礙了一般資質(zhì)的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而語文學習是解開各門學科的鑰匙,語文學不好,必然導致學生其它素質(zhì)教育方面出現(xiàn)障礙。建立在生活和社會基礎上的知識才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才能夠在實踐中深入地感受生活,了解社會。 重視體驗 美國賓州的一所小學為了幫助學生學習世界地理,專門開設了一個地理學習實驗室。屋內(nèi)四周的墻壁上面掛滿了世界各國的國旗、圖片,國際航班的飛機從天花板上垂下來,地上有鐵路,火車從實驗室的這一端跑到另一端,實驗室里還有很多世界各國的手工藝品。 這樣一個滿是高山大川、旖旎風光的多彩世界,會給學生多么強大的視覺沖擊!不僅可以讓學生們身臨其境般地探索世界,還可以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使其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我相信他們“感受”到的地理知識是難以忘記的。 因為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為主動、活躍的因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習的體驗,就可以讓學生主動接受新知識,形成開放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文字、聲音、圖像,多維度地進行課堂活動設計。我們的教學在帶給學生學科知識的同時,也應該帶給他們深刻的學習體驗。 重視游戲 我們大概對美軍通緝“基地”組織成員時采用將“嫌犯”做成撲克牌的方法記憶猶新吧。其實,在美國的教學活動中早就使用了。在進行符號辨識、計算時,他們就廣泛利用紙牌進行。 他們會在教室的一個角落,用大型的紙牌符號來裝飾,將紅黑旗幟橫掛在教室中增強氣氛,擺一張適合4人玩的紙牌桌。美國教師認為利用撲克牌有許多優(yōu)勢:有游戲感,氣氛輕松,隨時可用,便宜,易于放在袋子中,適合多次演練。 反觀我們的教學,往往輕視學生的活動體驗,重教師的講解灌輸;輕課堂創(chuàng)意,重知識傳授。 重視直觀表達 美國教育和中國教育有一個明顯的不同,就是美國教師更傾向于利用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更重視讓學生通過感性認識和直覺思維達到學習和發(fā)現(xiàn)的目的,他們普遍認為直觀性教學不僅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給了學生在“眼看為實”的學習過程中,自己進行猜測、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機會。 如美國邁阿密州的一所小學開設了形體語言課。該課的內(nèi)容是把詩句中的內(nèi)容用戲劇、舞蹈等藝術形式表演出來,把文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借助這種教學方式,那些抽象的、理性的東西就變得非常具體、感性了,那些難以理解的內(nèi)在的東西也變得通俗易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