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處境下,只要做合適的事,就是在走上坡路
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有人墮落,有人迷離,有人卻可以升華,能夠汲取苦難的力量,向更高的境界出發(fā)。
蘇東坡中年的時候,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
在黃州的五年時間里,他最初陷入了極度痛苦的情緒之中,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開始學(xué)習禪修和種地。
五年之后,蘇東坡被朝廷重新任命,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步步高升,這就是越過苦難,通過改變自己而收獲良好結(jié)局的人生。
羅琳曾經(jīng)一針見血地說:“人生的低谷成為了我重建生活的堅實基礎(chǔ)。”
人生苦短,輕易放棄豈不是太沒骨氣了。
在困難面前,有時候我們可能不得不下沉到最低谷,才能奮而反彈,找到回升的力量。
春風得意馬蹄疾,在人生的高光時刻,保持清醒是件難事。
越是得意,盯著你的人越多,越不能放縱自己,驕傲到過了頭,只能是自己買單。
走運的時候,別被沖昏頭腦,及時反省自己,就避開了彎路。
曾國藩早年愛出風頭,尤其中了會試,到翰林院,常常對人出言不遜,但他很快意識到問題,每天在日記里檢討自己。
本來要讀書,結(jié)果出去玩了,他就記上:“應(yīng)酬稍繁”;
給朋友的詩提意見,沒能實話實說,就寫下:“不忠不信,何以為友”;
說了刻薄的話,也如實寫:“言多尖刻,惹人厭煩?!?/p>
身上的毛病,他一樣一樣改,自省的日記,他也記到了自己去世的前一天。
所謂遷善改過,就是指自省。
遇上時來運轉(zhuǎn),千萬對自己要求高一點,及時反省自己,更加謹言慎行。
因為這是他人對你尊重的唯一來源,也是你站穩(wěn)腳跟的唯一方式。
三國時期的禰衡,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唯獨愛在眾人面前顯擺,常懟得人啞口無言。
曹操恨透了他,文武百官,記恨他的更不在少數(shù)。
后來他口出狂言,得罪了江夏軍閥黃祖,26歲就喪了命。
人群中,有點小聰明的人多愛顯示自己,高談闊論。但大格局的智者,明白禍從口出,早學(xué)會了適時沉默。
群處守嘴,獨處守心。
錢鐘書先生曾說:
“那些在我們背后地竊竊私語,就像飯里的沙礫或者生魚片沒有剔干凈的刺,給人一種不期待的痛?!?/p>
聰明人,都懂得群處守嘴,不會隨意評論別人的好壞,更懂得“謠言止于智者”的道理。
學(xué)會閉嘴是一種修養(yǎng),不傷害別人,也成就了自己的體面。
很喜歡英國詩人雪萊的那句:“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p>
群處時,記得守住嘴,別說太多。
修得沉穩(wěn)的內(nèi)心,喧嘩中保持沉默,你就增長了智慧,更擁有了格局。
《詩經(jīng)》有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p>
這個世上,敢于開始的人不少,但能長年累月堅持的卻是寥寥。
成功不過是在人困馬乏時,多了一點點堅持,失敗往往是在該堅持時,少了絲堅韌。
累,是生活的常態(tài),不放棄,才會有春暖花開。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慎終如始,則安常履順 ,虎頭蛇尾,往往勞而無功。
倦時不怠,功到才能自然成。
說到底,人生就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