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時代,女人的地位低到極致,那些道德枷鎖將女性束縛的沒有喘息的機(jī)會,“三綱五常”監(jiān)督著她們的一舉一動,對于男人來說女人就是生育工具。因而,在中國古代,剛剛喪偶的寡婦都會在私生活方面?zhèn)涫芩说摹爸匾暋薄?/p>
而在“寡婦門前是非多”的前一句,便是“鰥夫房頂炊煙少”。“鰥夫”是指妻子過世后從未再娶的男人,整句在形容鰥夫家中沒人做飯,寡婦門前容易招惹流言蜚語,都在描述著中國的古代倫理。
那么,古代年輕的寡婦又會如何度過自己的后半生呢?
第一、守寡一生
在古代,女性被要求對丈夫從一而終,所以自嫁入婆家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你得一輩子忠心于你的丈夫。當(dāng)你的丈夫發(fā)生意外事故身亡了,你是別無選擇的,為了貞潔,必須守寡一生。一些極端的,甚至?xí)米詺垇肀碇倚模热缑鞒晃慌釉鴶財嘧约旱氖竵響?yīng)驗自己對于丈夫的鐘情。
在明朝的一本書里就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位年逾古稀的獨(dú)身老人,在臨終的時候拿出文字幾乎全被磨光的100枚銅錢,周圍人都不理解。
這時候老婆婆就開口說:她在20歲的時候丈夫就去世,便開始守寡,如今已有50多年了。這五十年來她度日如年,但為了能留下一個好的名聲,她每到夜里孤枕難眠之時,便把銅錢撒到地上,然后在一枚一枚的給撿起來,直到有了困意才罷休,回房睡覺,讓周圍的人無不感嘆佩服!
第二、改嫁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可謂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千古風(fēng)流佳話??梢话闳瞬恢赖氖牵课木且粋€新寡回娘家的女子,改嫁司馬相如非但不受譴責(zé),反而得到社會主流的肯定和贊賞。
即便到了宋代前期,女子改嫁的問題仍然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問題。宋真宗的皇后劉娥就是改嫁過來的,一樣成為了一國之母。劉娥雖然身為一介女流,但治理國家可是毫不含糊,十多年來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一片國泰民安的景象,而劉娥也得到了史家們的高度評價,稱之為“女中堯舜”。
第三、與人私通
人都有七情六欲,古代的寡婦也不例外。宋代以后的女子,在程朱理學(xué)的熏陶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出嫁后更是三從四德,在貞節(jié)牌坊等女性枷鎖下,過得步步驚心。
但不得不說,這種方法風(fēng)險太大,隱蔽性做得好倒沒問題,一旦被發(fā)現(xiàn)了,那就會遭受生不如死的懲罰,浸豬籠都算是輕的,嚴(yán)重的性命難保。
第四、接手家業(yè)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唯一一個沒有立皇后的的皇帝。秦始皇不近女色,可是他也有妃嬪媵嬙,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有一個女人卻是個例外,而且還是一個寡婦,一個叫清的寡婦。
寡婦清生于巴地,名清,故又叫巴寡婦清。18歲出嫁,22歲喪夫。丈夫是當(dāng)?shù)匾晃磺嗄昶髽I(yè)家,經(jīng)營丹砂礦業(yè)多年,已是富有的大工商業(yè)主。丈夫死后面對家族紛爭、他人覬覦,寡婦清挑起丈夫留下的偌大家業(yè),并悉心照顧公婆,且一直未改嫁。
公元前316年,秦國吞并巴蜀后,巴蜀地區(qū)成為秦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戰(zhàn)略后方。秦始皇以及秦國的歷代君王對巴渝地區(qū)實行“優(yōu)寵政策”,對于當(dāng)?shù)氐暮篱T大族實行原有的管理辦法,允許他們擁有產(chǎn)業(yè),部族和私人武裝,寡婦清家族是地方豪強(qiáng)的代表,理所當(dāng)然是籠絡(luò)的對象。
或許聽了這么多故事,您會覺得古代女子喪夫之后也沒那么悲催。不過今天說的只是冰山一角,大多數(shù)的寡婦還是在市井之中默默地生活,默默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