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小時候,我給你裝煙斗,淘氣的我偷偷的,放了幾個火柴頭,你舉起你的手,卻沒有把我揍,你只笑著罵了一聲,抽了一口你的煙斗,當我長大后,也學會了把煙抽我才明白為什么,抽煙時皺眉頭……”這兩天聽著抖音中付飛 杜的這首《父親的老煙斗》,思緒已隨著一句句歌詞飄向了記憶的遠方。
父親是一位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時時不會忘記的就是隨身攜帶一包煙,這算是父親唯一的寶貝。不管在酷暑還是在寒冬,他都會在勞作之余坐在地頭抽煙。他說,干活干累了,抽上一支煙,就會特別有精神。
從小到大在我的記憶中父親三種情況下抽得最多。高興時喜歡抽煙,這時候煙抽得很慢,微閉著眼睛,慢慢吐出煙圈,煙霧在空中繚繞,很享受的樣子;勞累后喜歡抽煙,這時候抽得平淡無奇,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煩惱時喜歡抽煙,這時候煙吸得很快,也抽得最多。
還記得2008年剛過完年,母親查出淋巴癌時,父親抽煙的樣子。那時的父親,什么也不說,總是一個人默默地躲在無人的角落狠命地抽著煙。時而兩眼凝視著遠方,時而低頭作著最深重的沉思,好像生計的艱難隨著圈圈煙霧會飄向九霄,美好的日子即刻就會到來一樣。眼看煙手中的煙已燃盡,他就會從胡子拉茬的嘴里取出煙頭,在地上使勁摁滅后隨手扔進垃圾桶里。站在病房門口的我,每每看到父親獨自抽煙的背影,心里總是會有種心酸的感覺,我知道那不是一個瀟灑的背影,沒有電影上那種優(yōu)雅的姿勢。那煙霧環(huán)繞中有點佝僂似的蹲坐在樓梯口的背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小時侯我也挺討厭父親抽煙的,因為書上說抽煙不好,而且煙味很嗆人,還曾經(jīng)很惡作劇地折斷了父親一整盒煙,以為這樣父親就不會再抽煙了。而就在母親生病后,自己才真正了解了自己的父親,知道越是濃密的煙霧背后,越是他滿滿的愁容,為全家能更好地生活,為的是不拖累我們姐弟倆。煙霧是他的隱藏,散去后他依舊是我們家唯一的頂梁柱,承擔著不可卸任和他愿意的重任。
時鐘不知轉(zhuǎn)了幾萬幾千圈,我們姐弟倆長大了,成家了,父親卻已年過古稀,我們的交流也似乎永遠隔著那層輕薄的煙霧,久久不曾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