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蘋果,除了我以外,他比任何人都有權力。沒有人能命令他該做什么,或者趕他走,這是我設立的規(guī)定?!?/span>
——喬布斯逝世前表態(tài)
大家好,我是象君
昨天整個設計界和科技界
都被震!驚!了!
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伊夫
竟將在年底離職
開獨立設計公司 love from
這恐怕是2011年喬布斯離世以來
蘋果公司最大的變化
蘋果市值
一下子蒸發(fā)90億美金
人們都在感嘆一個時代的結束
提到蘋果,你只知道喬布斯的偉大
卻不曉得老喬的成功離不開這個人
他被稱為『蘋果的設計靈魂』
即使你沒聽說過喬納森
也不奇怪
因為他真的太低調了
卻專受喬布斯獨寵
被喬布斯稱為精神伴侶
有人說喬布斯設計了蘋果
對,他設計了蘋果公司的未來和戰(zhàn)略
但卻是喬納森決定
蘋果的每一款產(chǎn)品
(iPhone、iMac、iPod、iPad、apple watch…)
究竟該是什么樣子
很多人覺得
這些產(chǎn)品無非是極簡風
拿起來舒服,看上去好像也沒什么特別
卻不知道他設計一款產(chǎn)品,一部iPhone
就需要花費5年時間
只為了你拿在手上時的“那一點點舒服”
觸摸屏、HOME鍵、邊框的圓角…
他的設計DNA深植在
蘋果的每一件產(chǎn)品的細節(jié)里
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確實有影響全世界的力量
蘋果風格≈喬納森風格
雖然他只是蘋果的設計師
但不能否認
他的風格影響了世界上很多科技公司
而借著互聯(lián)網(wǎng)
改變了全球人的生活方式
為蘋果效力27年
他也曾在蘋果瀕臨破產(chǎn)時
用一款產(chǎn)品力挽狂瀾
讓蘋果起死回生
無論對于蘋果,設計界還是整個世界
他都是這個時代的標志性人物
作為設計平臺,今天我們向喬納森致敬
也讓我們重新認識這位設計大師
喬納森·伊夫
被喬布斯挽留
用一臺電腦救活蘋果
喬納森1992年進入蘋果
喬布斯1997年重回蘋果,拿到統(tǒng)治權
當時蘋果的狀態(tài)爛到不忍直視
他一舉把60多個產(chǎn)品砍到只剩4個
之后在全世界奔走
尋找真正的設計大神
當他把喬納森的簡歷重新翻出來時
發(fā)現(xiàn)這正是想要的人
那時候喬納森正好準備離職
后來被喬布斯一再挽留:
“我們要生產(chǎn)偉大的產(chǎn)品,而不是賺錢”
也因為兩個人對產(chǎn)品設計的堅持太過一致
喬納森留了下來
當時喬布斯經(jīng)常抱怨
家里的電腦長得呆板無趣
電腦一定要長得這么無聊嗎?
能不能做點改變
喬納森馬上想到:
要不咱做個半透明外殼的電腦?
于是iMac?G3誕生了
它是史上賣得最快的電腦,4個月80萬臺
在1998年,蘋果危機重重,瀕臨破產(chǎn)的一年
它力挽狂瀾,讓蘋果起死回生
也是從那之后,設計成為了蘋果的主導
有很多人想過用半透明外殼做電腦
但因為工業(yè)難度太大
沒有一個人做成過:
?他們覺得這在技術上根本無法實現(xiàn)!
當喬納森去嘗試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看好
他帶著團隊去了糖果廠
研究了好幾個月的膠質軟糖
完善iMac的半透明工藝
當時這款外殼成本要65美元
而行業(yè)平均水平才20美元
可喬納森依舊沒放棄
花了近一年時間
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重新設計、再建模
重新規(guī)劃內部電子元件
終于在之后震驚世人
畢竟誰都沒想到它能成功上市
哪怕是現(xiàn)在來看這款iMac G3
依然不覺得過時
之后喬納森又主導設計了iMac整個系列
還有iPod、iPhone、iPad等顛覆性產(chǎn)品
經(jīng)典的iPhone手機
用5年時間突破1億銷量的iPod
顛覆傳統(tǒng)電腦的iMac
設計風格
受迪特·拉姆斯影響
喬納森是迪特·拉姆斯的迷弟
從小就喜歡老迪的設計
小的時候家里買了一臺博朗的榨汁機
當時他就被簡潔的風格迷住了
沒有多余的修飾
簡單干凈的功能主義
一切都剛剛好
這樣的設計風格也影響了蘋果產(chǎn)品
看看喬納森年輕時的設計
就知道他受了老迪多少影響
偏愛白色的設計
一開始喬布斯并不喜歡
喬納森設計的白色風格iPhone
不過實物一出
當即被震撼了
喬納森深受老迪影響
所以也常說
迪特·拉姆斯是蘋果的靈感源頭
“拉姆斯的天才之處在于
他能夠理解事物的本質
并且賦予它形式
這種本質甚至可以描述其存在的原因”
象君也經(jīng)常能在紀錄片里看到
老爺子對喬納森設計的肯定
他讓全蘋果公司的人頭疼
蘋果在一開始并不重視設計
曾有很長一段時間
喬納森的工作并沒有得到重視
很多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東西
都因為迎合工程師和管理層
削減了設計的功能
只為將成本壓低,擴大利潤
而喬布斯的出現(xiàn)
默認喬納森將
設計凌駕于其他部門之上
他的權力有多大呢?
只要是喬納森想要的
蘋果傾盡全力也一定會去實現(xiàn)
所以喬布斯也曾對外表示:
“在蘋果,除了我以外,他比其它任何人都有權利
沒有任何人能命令他該做什么,
或者趕他走,這是我設立的規(guī)定”
喬納森說
“在蘋果,只有設計部是不為其他部門服務的”
他們提出的各種觀點
讓工程部、銷售部、廣告部頭疼不已
但卻依然盡可能滿足喬納森的要求
喬布斯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和喬納森通話
幫他實現(xiàn)滿足用戶體驗的產(chǎn)品
而蘋果公司也在最后嘗到了
真正由設計驅動公司效益的甜頭
喬納森曾說他所做的設計和其他產(chǎn)品不同
因為他并沒想過
如何能讓賺最多的錢,利益最大化
他所做的是
設計使用者對產(chǎn)品的感受
是產(chǎn)品的物理存在與人類情感的結合
也就是用戶體驗
他的設計團隊只有十幾人
喬納森曾說
蘋果的很多產(chǎn)品
都是他們窩在工作室的小廚房里
吃披薩時想出來的
喬納森的設計團隊如今只有16、17個人
他們的運作極其高效
在過去的15年中,穩(wěn)步增長
在蘋果總部,喬納森團隊的辦公室
是不允許普通員工進入的
每兩周進行一次頭腦風暴
每次3小時左右
就在辦公室的廚房里
他們先喝咖啡,然后暢所欲言
每次會議都有極具針對性的主題
每個人都會帶著速寫本
有想法立馬畫下來,之后進行交換
第二天用不同的材料將想法實現(xiàn)
拿出來把玩一番
“針對各種苛刻、嚴酷、坦率的批評,
我們反復思索和推敲,
直到我們找到一個值得的建模的想法。”
iPhone的設計靈感來自馬桶
早年,在設計iPhone之前
喬布斯堅持要一款
只有一個按鈕的手機
研發(fā)部門的人說不可能
他帶著所有人去看衛(wèi)生間看馬桶
喏,只有一個按鈕!
而喬納森之前碰巧做過浴具設計
和喬布斯的想法不謀而合
“他能看到不同事物之間的相關性,
從而做出純粹直覺的判斷,
并到最后被證明邏輯是完全正確的。”
如何設計一款蘋果產(chǎn)品?
到底要如何設計出蘋果那樣極簡的產(chǎn)品呢
喬納森也給出了答案
“當我們使用一個非常復雜的產(chǎn)品時
總會感到恐慌
這東西到底怎么用?
我們也確實常會有這種感覺
所以清晰和簡單的設計
我認為是至關重要的
那樣我們才能做出易懂的
進而讓人喜歡的一件產(chǎn)品”
主機mac pro
“每次設計,我們都不停問自己:
我們需要這個部件嗎
能讓1個東西有4種功能嗎
就這樣,我們一遍一遍地重復著簡化的過程
如果這種設計可以達到預期效果
不僅設備的生產(chǎn)過程能夠得到簡化
人們使用起來也更方便了”
Earpods耳機
“我希望我們設計的產(chǎn)品
給人以本應如此的感覺
就好像,從未刻意設計過
設計就是解決問題
一個設計師不能讓使用者
察覺到解決問題的困難度和復雜性
畢竟每個人都不想觸碰
困難重重的設計
我想讓產(chǎn)品擁有一種冥冥之中注定如此的感覺
這是我偏執(zhí)的設計理念”
“我們都認為設計并不只是一種商業(yè)行為
應該服務于人類
設計應該“有教育的意義”
讓人們知道真正美的設計是什么樣的
這是我們的信仰,也是目標
哪怕只是用微小的方式可以對文化產(chǎn)生影響。”
他在蘋果的最后一件設計
2015年這位首席設計師退居二線
也許是他真的想要歇歇了
不再管理日常設計團隊
在2017年才重新回歸一線崗位
在退隱期間
他對門店設計十分感興趣
最后他設計了眾所周知的apple park
也就是蘋果新總部大樓
斥資300億,能買14個鳥巢
從設計蘋果產(chǎn)品,到設計蘋果公司
他覺得自己的任務已經(jīng)完成了
喬布斯說:
“設計一樣產(chǎn)品是
將5000種東西塞進腦子
把它們組合起來
不斷推敲,不斷打開腦洞
最終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而喬納森正是如此”
很多人認為喬布斯逝世之后
蘋果再無創(chuàng)新
(吐槽和真香的往往是同一波人)
但作為喬布斯背后的男人
老喬的成功離不開喬納森
依然記得他和老喬帶給世人的震撼
讓世界重新審視設計
很難忘掉蘋果的設計力
像蝴蝶效應一般
改變不少科技公司和設計公司
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也會再想起
第一次把iPhone掂量在手里的小驚嘆
據(jù)悉,蘋果會成為
喬納森獨立設計公司的第一個客戶
蘋果的現(xiàn)況,讓人失望
未來蘋果的風格,無法預測
但喬布斯的離世,喬納森的離職
對于蘋果來說
確實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