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其人
蘇格拉底出生于希臘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索佛洛尼斯科斯 (Sophroniscus)是雕刻匠,母親費納瑞特(Phaenarete)是助產(chǎn)婦。子承父業(yè),他自己年輕時也以雕刻為業(yè),據(jù)說雅典衛(wèi)城入口處的美惠女神群像就是他的作品。
蘇格拉底相貌奇特,生就有著獅子鼻,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他有一個大肚子,但身體壯實,與人談話時總是側低著頭,目光炯炯,像一頭公牛。
他一生過著艱苦的生活。無論嚴寒酷暑,都穿著一件普通的單衣,經(jīng)常不穿鞋,對吃飯也不講究。一則因為窮,二更是為了鍛煉吃苦耐勞的能力。
蘇格拉底娶了兩個老婆。第一個老婆克珊西帕為他生有一子,后來,他又娶法官的女兒密爾多,再得二子??松何髋潦怯忻臐妺D,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是,一次蘇格拉底在挨了一頓臭罵之后,克珊西帕又把一盆臟水扣在他的頭上,而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自嘲道:“我早就知道,打雷過后一定要下雨?!?/strong>
蘇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盡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汁而死。一個以“勸說人們過更好的生活”為己任的人,一個至死維護“民主制”的人被他的同胞審判而死,不得不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怪誕的一頁。
蘇格拉底的“助產(chǎn)術”
蘇格拉底雖然也做雕刻匠的活計,但他對這門行業(yè)頗有微詞,嘲笑雕刻匠盡力把石塊雕刻得像人,在自己身上卻不下功夫,結果使自己看上去像是石塊而不是人了。
于是,他干起了雕刻人的靈魂的行當,“繼承母業(yè)”,終其一生在雅典廣場和市場等地與人交談,做“思想的接生婆”。下面我們來看一場蘇格拉底與古希臘智者希庇阿斯關于“美”的經(jīng)典對話。
蘇:希庇阿斯,請告訴我什么是美?
希:蘇格拉底,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
蘇:呀,你回答得真妙!但是一匹漂亮的母馬不也可以的
美的嗎?
希:你說的對,神說“母馬很美”,是很有道理的。
蘇:親愛的朋友,一個湯罐做得很圓,燒得很透,它不是一個美的東西嗎?”
希:不可否認。但最美的湯罐比起年青小姐來還是丑。
蘇:你說得不錯。不過我的朋友想問:“最美的年青小姐與女神相比呢?”
希:人比起神就不美。(當時,神被認為是至高至善完美的)
蘇:哦,智慧的希庇阿斯,“美”把它的特質傳給一件東西,就使那件東西成其為美。我想問的是美本身是什么?
希:蘇格拉底,如果你問的是這個,回答就再容易不過了。美不是別的,就是黃金。因為誰也知道,一件東西縱然本來是丑的,只要鍍上黃金,就得到一種點綴,使它顯得美了。
蘇:雅典娜的像,沒有用金,用的卻是象牙,它不美嗎?
希:象牙也是美的。
蘇:雅典娜像的眼珠子用了云石,與象牙配合得很恰當,石頭是否也是美的呢?
希:石頭用得恰當,也是美的。
……
這場對話記錄在《大希庇阿斯篇》里面,一共有一萬多字,成為今天“美學”的必讀篇目。智慧的希庇阿斯在蘇格拉底的詰問下不得不承認“自己對美一無所知”。蘇格拉底說:“今天,我更清楚地了解了一句諺語‘美是難的’”。
蘇格拉底與人的交談大多就像這樣。他態(tài)度謙和,仿佛自己毫無成見,只是一步一步向你請教,結果你的無知自己暴露了出來。這往往使被問的人十分狼狽人。
最氣人的是,蘇格拉底總是在質問、反駁別人,否定每一個答案,但是,直到最后,他也沒有拿出一個自己的答案來。他對此的辯解是:“神迫使我做接生婆,但又禁止我生育。”這一句話可不是自謙之詞,而是準確地表達了哲學的功能和困境:直到今天,對于“什么是美”“什么是正義”“什么是有意義的生活”“什么是有價值的判斷”依然沒有定論。因為哲學不是告訴你“應該怎樣去生活”,而是迫使你運用理性“認識你自己”。
蘇格拉底說:唯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說是愛智慧的。不過,能夠追尋就已經(jīng)是好事,表明靈魂中有一種向上的力量。愛智慧是潛藏在人的靈魂中的最寶貴特質,哲學的作用就是催生這種特質。
蘇格拉底的經(jīng)典語錄
▽
未經(jīng)思考的人生,不值得過。
知識就是美德。
智慧意味著自知無知。
驕傲是無知的產(chǎn)物。
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
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
插在水里的筷子肉眼看過去是彎的,但理性告訴我們它是直的。如果理性更值得信任,那么我們?nèi)庋劭吹绞澜缭诓煌5匕l(fā)生變化,世界到底是變化的還是不變的?如果有不變的東西,是什么?
書友@追風箏的人
世界沒有變,變化的是我們看世界的角度和深度
書友@星兒
世界是變化的,永恒不變的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求和對自身的探究!
書友@渡心
世界的變化其實是心的變化
變化與否只在一念之間
書友@滿庭芳
表面上,世間一切時時在變化之中。日升月落,花開花謝;城市的樓房越來越高,人間的燈火越來越明;孩子大了,父母老了,我們自己,頭上也添了絲絲白發(fā)……而實際上,世間也定有不變的東西在,蒼山依舊,大海依舊,生命永恒;我依舊故我,不忘初心,一派天真;眼中的世界依舊純凈,依然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那份溫情……身處萬千變化中的我們,只要在心中保有那個永恒的家園,方才不會迷失了自己!
書友@飛翔
心的改變,態(tài)度就改變;態(tài)度的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習慣的改變,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的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學一點哲學并不能回歸我們的本心、只是讓我們的心安靜
書友@簡單的蝸牛
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冷靜的理性更值得信任。在平時,感性也許更有趣。這世上似乎沒有不變的東西,物質會變,人會變,情感會變,一切都在變化中。人不可能同時踏進同一條河流,變化就是這么快。承認變化,接受變化,理解變化,跟上變化,讓自己越來越成長,就很美好。
書友@愛人如己
肉眼看到的世界是不變的,善變的是人心。如果有不變的東西那就是愛,愛是永不止息。
蘇格拉底說“知識就是美德”,強調“知道真理”的重要性;中國人常說“知易行難”,你如何理解這兩句話?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買8月共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