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夏,有五十三個倭寇,流劫浙、皖、蘇三省,攻掠州縣二十余處,悍然進犯陪都南京。他們這一路暴走數(shù)千里,殺死殺傷四、五千官兵,歷時八十余日,最后窮途末路被絕對優(yōu)勢的明軍圍殲。
這群來自日本的倭寇是從浙江紹興上虞縣登岸的,時間為嘉靖三十 四年(1555)六月七日。上岸后直截了當?shù)亍柏i突猛進”,沿途遇小縣城則攻打縱火,遇官兵則搏殺。根據(jù)《明史》里的記載,這些倭寇“突犯會稽縣,流劫杭州,突徽州歙縣,至績溪、旌德,屠掠過涇縣,趨南陵,至蕪湖。燒南岸,趨太平府,犯江寧鎮(zhèn),直趨南京?!备鶕?jù)《明實錄》的記載,他們在攻打南陵時,南陵縣派出三百官兵守城,倭寇沖潰守兵,并沖進縣城縱火焚屋??h城周邊三個縣府的官員率兵來援,交手時,官兵“引弓射之,賊悉手接其矢,諸軍相顧愕貽,遂俱潰?!?/p>
當時留守南京的軍隊不下萬人,周圍衛(wèi)所合計有明軍十余萬。但是“賊逐直趨南京,其酋衣紅乘馬張黃蓋整,眾犯大安德門,我兵自城上以火擊之,賊沿外城小安德門、夾崗等門,往來窺覘會城中,獲其所,遣諜者,賊乃引眾由鋪崗趨祩陵關而去?!巴辉庖u擊,南京舉城鼎沸。南京兵部尚書張時徹匆忙下令關閉城門,并命令市民自備糧械,登城守衛(wèi)。據(jù)當時在南京翰林院任職的何文俊所言:“賊才七十二人耳。南京兵與之相對兩陣,殺二把總指揮,軍士死者八九百,此七十二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門緊閉,傾城百姓皆點上城,堂上諸老與各司屬分守各門,雖賊退尚不敢解嚴。夫京城守備不可謂不密,平日諸勛貴騎從呵擁交馳于道,軍卒月請糧八萬,正為今日爾。今以七十二暴客扣門,即張皇如此,寧不大為朝廷之辱耶?”
這些倭寇最終沒能攻下南京,被蘇松巡撫曹邦輔、副使王崇古率領僉事董邦政、指揮張大綱、把總婁宇等,督率數(shù)千官兵全部殲滅。
這股倭寇的最終戰(zhàn)績是:橫行三省共80余日,殺死殺傷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御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鄭若曾對此感慨無比:“其所經(jīng)歷八郡,轉戰(zhàn)三千里,凡人材、物力、地形靡不了然于胸中;不殺人,不掠財,不奸婦女,周流深入,其志詎可測耶!”
關于這伙倭寇的人數(shù),時人記載不一,有稱“五十三人”,有稱“六七十人”,有稱“七十二人”,考慮到“五十三人”說的鄭若曾在抗倭總督胡宗憲幕中,戰(zhàn)役記載都是出自軍方塘報,應該比較正確。
開放區(qū)歷史大牛比較多,不知道有沒有對嘉靖年間的這一歷史有所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