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色上,患者通常面色淡白或萎黃,沒有光澤??诖健⒀鄄€、爪甲顏色也會變淡,比如嘴唇淡白、指甲淡白易脆。
在精神狀態(tài)方面,常出現(xiàn)頭暈眼花的情況,活動后可能會加重,而且容易心悸、失眠,睡眠質量差,多夢。記憶力也可能會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
從身體機能來講,肢體可能會有麻木感,女性比較典型的癥狀是月經量少、顏色淡,甚至閉經,并且會伴有延期。在血常規(guī)檢查中,可能會發(fā)現(xiàn)血紅蛋白、紅細胞等指標偏低。
- 方劑組成與劑量(參考):熟地12g、當歸10g、白芍12g、川芎8g。
- 功效:補血調血。用于營血虛滯證,改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面色無華、婦人月經不調等癥狀。
- 方解:熟地滋陰補血,為君藥,能補腎填精,滋養(yǎng)陰血。當歸補血養(yǎng)肝,和血調經,為臣藥,既助熟地補血之力,又能行血。白芍養(yǎng)血柔肝和營,協(xié)助熟地、當歸調養(yǎng)營血,為佐藥。川芎活血行氣,使補而不滯,為使藥,與當歸相伍,還能增強行血之力,使補血而不滯血。
- 用法:水煎服,將藥物加水沒過藥材,浸泡約30分鐘,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約30分鐘左右,倒出湯汁,再加水復煎一次,將兩次湯汁混合后分兩次服用。
方劑的具體用量和使用方法可能因個體差異(如體質、年齡、性別等)和病情的不同而需要調整,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
主要是指血液不足、濡養(yǎng)功能減退的一種體質狀態(tài)。以下是其治療方法:
中藥調理
- 歸脾湯:適用于心脾兩虛導致的血虛。藥物包括白術、茯神、黃芪、龍眼肉、酸棗仁、人參、木香、甘草、當歸、遠志。它能健脾養(yǎng)心、益氣補血。比如,對于因長期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而出現(xiàn)血虛的患者,歸脾湯就比較合適。
飲食調理
- 多吃富含鐵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來補血。例如,紅棗是很好的補血食物,可直接食用或用來煮粥。還有黑芝麻,含有豐富的鐵和蛋白質,可炒熟后磨粉,每天食用一勺。此外,像豬肝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可每周食用1 - 2次,每次100克左右,做成豬肝湯或溜豬肝。
- 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耗傷氣血。
生活習慣調整
- 保證充足的睡眠,每晚盡量睡夠7 - 8小時。睡眠過程中身體能夠更好地生血、養(yǎng)血。
- 避免過度勞累,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過度勞累都會消耗氣血,加重血虛。
艾灸治療
- 艾灸足三里、三陰交、血海等穴位。足三里是強壯要穴,能健脾益氣,促進氣血生化;三陰交為肝、脾、腎三條陰經的交會穴,可調節(jié)三陰經氣血;血海穴是人體的生血和活血化瘀要穴。每次艾灸15 - 20分鐘,以皮膚微微發(fā)紅為度,每周可進行2 - 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