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轉(zhuǎn)載]春秋戰(zhàn)國紀年表

春秋戰(zhàn)國紀年表

王正鵬(土家族)/文

   春秋戰(zhàn)國紀年表主要依據(jù)《史記》歷史紀年資料,及《資治通鑒》歷史紀年資料,起由周平王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陽為始,止由秦始王公元前221年滅掙齊國為終,春秋戰(zhàn)國歷時長達550年。以周室王室紀年為主干,旁以秦國、晉國、齊國、楚國作參考,在諸侯國眾多,人物縱橫交錯的情況下,盡量接近精確。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稱為春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稱為戰(zhàn)國。

周幽王無事舉烽火,諸侯以為有外來的敵人入侵,帶兵齊至,褒姒捧腹。后周幽王欲殺皇太子,申候(皇太子的娘舅)怒,結合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再舉烽火,眾諸侯以為欺己,不至,周幽王遂被殺于驪山之下,眾人推選原皇太子為王,即周平王,周平王即位后,因憂于犬戎的威嚇,遂東遷,遷都洛邑,從此周王室徹底式微,各諸侯起頭壯大,春秋戰(zhàn)國拉開序幕。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周室衰弱,齊國,楚國,秦國,晉國始大。

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即位。同年鄭莊公(鄭因為輔佐王室遷都有功,主朝政,在五霸以前,鄭強盛,莊公于公元前701年身后,諸子爭立,內(nèi)亂,鄭國從此式微)之弟段反,莊公伐之,段敗,出奔。因為莊公母與其弟同謀,莊公遷其母,并誓詞:不到黃泉,勿相見(黃泉見母的故事由此而來)。

公元前719年桓王(平天孫)。

公元前717年鄭莊公入朝,桓王不禮(因桓王之父,曾為質(zhì)于鄭國,后死于鄭國,桓王由此怨鄭,后鄭又擅自收割皇帝田之禾,其矛盾愈深)。

公元前712 年魯殺其君隱公,立桓公。

公元前707 年周桓王伐鄭,鄭射傷桓公。

公元前696 年莊王元年 。

公元前694年魯桓公及夫人(齊襄公妹妹)至齊,齊襄公(齊桓公之兄)與其妹私下勾結,魯桓公察覺,震怒。齊襄公恐,令力士殺魯桓公。襄公眾弟因齊亂,紛紛出奔,次弟糾奔魯,次弟小白(后來的齊桓公)奔莒。

公元前693年 周公黑肩欲殺王,事敗,王殺周公。

公元前686 年齊襄公堂弟公孫無知殺襄公自立 。

公元前685年齊人殺無知,諸令郎聞之,歸國爭位,齊桓公小白先入得立。魯派兵送糾歸齊,齊出兵據(jù)之,魯敗,齊桓公遂令魯殺糾,囚管仲至齊。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齊國大治,后雄霸。

公元前681年 厘王 。

公元前679年齊桓公會諸侯于甄,始霸。(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的頭個霸主,在此拉開了春秋諸侯國雄霸的序幕。五霸之說向來歷史學界爭論不休,通常為兩種講法一說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夫差,越勾踐。)同年晉曲沃武公(晉文公重耳的爺爺)代晉為諸侯(晉曲沃跟晉侯之爭,公元前744年晉昭公封其弟成師于曲沃起頭,后曲沃愈強,60幾年代里,曲沃竟至4次殺死晉候,終于公元前679年年終極代替原晉候的位置,并正式得到周王室的承認)。

公元前676 年惠王立。

公元前675年 大臣作亂,惠王出奔,大臣立王弟頹。

公元前673年 鄭殺頹復入惠王。

公元前671年楚成王殺其兄自主。

公元前667年 周惠王賜齊桓公伯。

公元前656年 秦迎婦(晉申生之妹)于晉。

公元前655年晉驪姬作亂,皇太子申生自盡,重耳(重耳即后的春秋第三個霸主。晉文公19年的逃亡生涯),夷吾出奔。(春期戰(zhàn)國時期因女子而亂國,甚或亡國。)。

公元前651年襄王立。同年齊桓公會諸侯于葵丘,稱伯。同年晉獻公卒,驪姬子奚齊立,大臣里克殺之,后驪姬妹之子悼子立,里克又殺之.使人迎重耳,重耳懼,不敢入,遂迎夷吾,秦送夷吾歸晉,立為晉惠公。

公元前649年 王弟叔代謀襲王,王欲誅之,叔代奔齊。

公元前648年晉饑,秦送粟 同年 齊管仲死。

公元前646年 秦饑,晉乘隙伐秦,秦穆公震怒。

公元前645年秦敗晉師,獲秦惠王,后歸之?;莨畹?,送皇太子質(zhì)秦,與秦以及。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卒,其五子爭立,后次子孝公立。(齊桓公死后,諸子只顧爭位,齊桓公停尸體于床67日不得下葬,生的蛆都爬到了室外。)。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伐鄭,楚救之,與宋戰(zhàn)于泓水。宋軍大敗,宋襄公受傷,第二年歸天。

公元前637 年晉惠公卒,晉人迎重耳,殺惠公皇太子。

公元前636年 晉文公重耳立(時年已62歲)。

公元前635 年晉納王誅殺書帶,皇帝致伯晉文公。

公元前632年楚晉城濮之戰(zhàn),晉大勝,楚成王怒殺楚將子玉(春秋時期頭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是自春秋以來華夏諸侯對于楚的頭場大勝,由此晉霸,三霸)。

公元前628年 晉文公卒。

公元前627 年秦晉倄之戰(zhàn),晉大勝,俘虜秦三主將,后歸之

公元前626年 楚皇太子商臣殺父成王自主(先殺兄,后被子殺。)。

公元前624 年秦穆公親征晉以報倄之役,晉人恐守城不敢出。秦雄霸(四霸)。

公元前621年 秦穆公卒。

公元前618年 頃王。

公元前613年頃王卒,晉趙盾平周亂,立匡王。同年楚莊王(莊王繼位三年不理朝政,即一鳴驚人自此出。)即位。

公元前609 年齊人弒其君懿公。

公元前607年晉靈公欲殺趙盾,趙出走逃亡未出境,趙穿殺靈公,立成公。

公元前606年 定王。 元年楚莊王強,過周,染指(染指華夏由此而來)。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圍鄭,鄭降,莊王罷兵。后晉救鄭,楚與晉戰(zhàn),大勝。楚由此雄霸。(五霸)其年晉滅趙氏族,趙氏食客程嬰,公孫臼以計保全趙氏遺孤(即趙氏孤兒的故事)。

公元前594 年楚莊王圍宋,后罷兵。

公元前591年 楚莊王卒。

公元前585 年簡王。

公元前583年 晉景公復趙氏后-趙武。

公元前575年晉圍鄭,楚救之,晉勝楚,楚王殺將子反(春秋時期,晉在四個大國中,是實力較強的,齊自齊桓公以后,霸權事業(yè)不在,秦在秦穆公之后,國力也不比以前,楚雖強但后來為吳所困,只有晉雄霸的時間較長,晉文公,晉襄公,晉悼公都雄霸一時)。

公元前573年 晉殺其君厲公,立悼公。

公元前573 年靈王。

公元前571年 老子生。

公元前557年 晉伐齊圍臨淄,后去。

公元前551年 孔子生 。

公元前548 年齊崔伃弒君莊公。

公元前544 年景公 。

公元前529年 楚令郎棄疾詐弒兩兄,自主,即楚平王。

公元前527年 楚平王為皇太子迎婦于秦,后自取之(導致了后來伍子胥的報仇)。

公元前523年 誅殺皇太子太傅伍奢,伍奢少子伍子胥出奔吳。

公元前520 年景王崩,國人立長子猛,子朝殺之,國人攻子朝,立丐為敬王。

公元前519年 敬王 。

公元前516年 晉率諸侯入敬王。

公元前514 年吳令郎光(夫差之父),令專諸(專諸之事記于《史記刺客傳記》)刺殺 吳王僚,自主,即闔閭。

公元前506年吳王,伍子胥,孫武,率軍攻陷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平王尸(這是兵圣孫武的首次出山,后便隱退)。

公元前504年周子朝 復作亂,敬王奔晉。

公元前503 年晉定公入敬王于周。

公元前500 年孔子行魯相事。

公元前496年 越勾踐即位。吳王伐越,敗,傷重而死。夫差繼位。

公元前494年夫差大敗越國,圍勾踐于會稽山,勾踐請降,夫差許之(此時夫差的一時孺人之仁,直接導致了20年后吳國的死亡)。

公元前485年 齊悼子弒其君悼公。

公元前482年 吳夫差與晉會黃池爭長,勾踐攻陷吳都,俘虜吳皇太子。

公元前481年齊田常弒簡公。(齊國田氏由此專政,后終于公元前379年篡齊)。

公元前479 年孔子卒,楚白公之亂,后葉公平之,后楚滅陳。

公元前475年 元王 其年 勾踐圍吳都城。

公元前473年勾踐滅吳,夫差自盡。越雄霸(勾踐死后越國逐漸式微,于公元前306年被楚所滅)。

公元前468 年定王 。

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晉,滅智伯三分其地(原來晉國四卿智伯最強,但智伯是以專橫猖,因向趙重地,趙不給,就率領韓,魏伐趙,韓魏懼其破趙以后伐己,遂與趙合謀,陣前倒戈共滅智伯。)。

公元前441年哀王,思王。

公元前440 年考王 。

公元前425年 威烈王。

公元前403年命三晉(趙,韓,魏)為諸侯。(晉一分為三,實力大減,且其后互相侵伐,疆土逐漸被強秦蠶食。)

公元前401年 安王 其年 盜殺楚聲王。

公元前398年 楚圍鄭。

公元前397年 聶政刺殺韓相俠累。

公元前391 年齊相田以及遷齊康公于海上。

公元前386 年皇帝命田以及為諸侯 。

公元前384年秦獻公立,秦復強(秦公動輒被殺,秦弱,晉常侵其地。自秦獻公繼位以后秦國復強,而此時秦國的死敵晉國一分為三,實力大減,使秦國實力越發(fā)膨脹,其后的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秦始皇,一代比一代更強,終極使成為事實的統(tǒng)一,其根基應該從秦獻公算起。)。

公元前381年 楚悼王卒,大臣作亂,攻吳起,殺之。

公元前379年 齊康公卒,無后。田氏終代呂齊國,后稱田齊。

公元前378年 齊威王立。

公元前376年 趙,韓,魏,滅晉分其地。

公元前375年 烈王 其年 韓滅鄭。

公元前368 年顯王(烈王弟)。

公元前364 年秦獻公敗三晉于石門,殺頭6萬,皇帝致伯(以前的諸侯雄霸,像春秋五霸,都是一代雄霸,而秦國自獻公以后,獻公,孝公,惠公代代稱伯,到了秦昭王直接滅了周王室。)

公元前361 年秦孝公立。

公元前359 年秦 商鞅變法。

公元前354年魏伐趙,圍邯鄲(三家分晉后,彼此攻伐,使秦漁翁得利),趙求救于齊。

公元前353年齊威王使田忌,孫臏救趙,趙邯鄲降魏,孫臏圍魏救趙,大敗敗魏師于桂陵。(齊國雖則當初為五霸之首,但并沒打過幾場大仗,其告捷的戰(zhàn)爭基本就局限。跟魯、宋等二流國家,另兩個大國晉、楚之間的戰(zhàn)事基本以敗北告終,跟魏國的這兩場大戰(zhàn),是齊國獨一的幾場漂亮仗。)。

公元前352年 秦商鞅伐魏,降固陽。

公元前351 年魏歸還趙邯鄲,盟。

公元前350 年秦遷都咸陽。

公元前343 年皇帝致伯于秦孝公 。

公元前341年魏龐涓伐韓,齊救之,孫臏用減燥計誘敵,大破魏軍于馬陵,殺龐涓,魏從此式微。

公元前338年 秦惠王立,殺商鞅。

公元前336 年孟子見梁惠王。

公元前335年秦拔韓宜陽 。

公元前334 年越侵楚,楚大破之,滅越。

公元前333 年楚圍齊徐州。

公元前325年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阿誰)立。秦稱王。

公元前320年慎靚王。

公元前318 年楚、趙、魏、韓、燕同伐秦,攻函谷關。秦人出兵逆之,五國之師皆失敗逃走。

公元前317年秦敗韓師于修魚,殺頭八萬,諸侯振恐。齊大夫與蘇秦爭寵,使人殺之。

公元前314 年赧王 其年 秦人伐魏,取曲沃而歸其人。又敗韓于岸門。

公元前313年張儀入楚,欺楚懷王,楚懷王上鉤,與齊決裂。

公元前312 年懷王知被欺,震怒與秦戰(zhàn),兩戰(zhàn)均大敗,韓魏見楚敗,襲楚,楚割兩城于秦以及。

公元前311年 張儀復入楚,懷王以鄭袖故,釋張儀。

公元前310 年秦武王立。

公元前307 年武王舉鼎,絕臏而死。 同年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公元前306 年秦昭王立。

公元前300 年秦伐楚,楚王恐,使皇太子為質(zhì)于齊以請平。

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讓位于少子,自號主父。同年楚懷王入秦,被留。秦聞齊孟嘗君賢,招其入秦,相之。(戰(zhàn)國四君子以孟嘗君為最先立。公元前298廣大平地君立,公元前276年信陵君立,公元前263年春申君立)。

公元前298 年孟嘗君亡歸。楚立皇太子為王,秦擊楚,殺頭6萬,取15城。同年 趙王封弟勝為廣大平地君。

公元前296 年楚懷王死于秦。

公元前295 年趙主父與齊、燕共滅中山,趙內(nèi)亂,圍主父,主父餓死。

公元前293年白起(戰(zhàn)國時期最悍的大將登場,戰(zhàn)國四大名將:起,翦,頗,牧以白起為首)將兵,敗魏師、韓師于伊闕,殺頭二十四萬級,虜公孫喜,拔五城。秦王以白起為國尉。

公元前289 年知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錯伐魏,至軹,取城大小六座。

公元前288年 秦稱西帝,齊稱東帝,后又去帝號。

公元前286 年齊滅宋。

公元前285年 秦蒙武擊齊,拔九城。

公元前284年燕以樂毅為上將,率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齊大敗,樂毅入臨淄,齊王走,被殺。燕國繼續(xù)攻齊,其他國退兵。

公元前283 年年物歸原主。

公元前279 年秦與趙王會與蠅池,田契火牛陣破燕軍,復齊國。樂毅奔趙。

公元前278年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拔郢,燒夷陵。楚襄王東北徙都于陳。屈原投江而死。秦以郢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

公元前276年魏安厘王封其弟無忌為信陵君,秦武安君伐魏,拔兩城。

公元前270年秦伐趙,圍閼與。趙奢救之,大破秦軍,趙封趙奢為馬服君。(這是秦獻公以后100多年來秦國的頭場大敗,秦軍戰(zhàn)力之兇悍令人震驚。)

公元前265 年李牧大破匈奴十萬馬隊。

公元前263年楚春申君封侯。

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zhàn),初趙主將為廉頗,秦將為王龁,數(shù)戰(zhàn)趙軍數(shù)敗,廉頗遂堅壁自守,秦軍挑戰(zhàn)不出,兩軍均傷亡慘重。秦便行反間計,趙王怒廉頗數(shù)敗,又不敢出戰(zhàn)。遂令趙奢(此時趙奢已死)之子趙括代廉頗將。秦聞趙軍以趙括為將,大喜,秘密使武安君白起代王龁將白起遂大破趙軍,陣前射殺趙括,趙40萬卒降,白起盡坑殺之,趙人舉國大震。(此一戰(zhàn)是戰(zhàn)國時期最聞名、規(guī)模最大的一戰(zhàn),趙括成為了后世夸夸其談的典型,四十余萬趙軍降服佩服,被白起全數(shù)坑殺,趙國以前是獨一還能跟秦國抗衡的諸侯,自長平以后各諸侯國再無力與秦軍對于抗,秦國吹響了統(tǒng)一的號角)。

公元前258年秦軍圍趙邯鄲。白起病,進諫秦王,邯鄲不可攻,秦王不聽強起之,白起稱病不行,秦王怒,此時魏信陵君竊符救趙,楚春申君也率軍救趙。秦軍與戰(zhàn)倒霉,白起聞之曰:王不聽吾計,今何如矣?王聞之,強起武安君。武安君稱病篤,不肯起。

公元前257年秦王震怒,遷白起為卒,后令其自盡(武安君白起功高鎮(zhèn)主,馳詫風云戰(zhàn)場三十余年,大小七十余戰(zhàn)從未敗績,這在戰(zhàn)火紛飛名將輩出的戰(zhàn)國時代幾乎可以說是個神話,其他六國聞白起將,均不敢交戰(zhàn),足見其威攝力之可駭,死在其手中的諸侯兵將不下一百萬,被戰(zhàn)國人稱為戰(zhàn)神。)同年信陵君大破秦軍于邯鄲,秦軍撤退。

公元前257年 楚封春申君。

公元前256年 秦昭王滅周。

公元前255年 秦昭王52年。

公元前251年燕國伐趙,廉頗大破之。(長平定統(tǒng)一戰(zhàn)趙國損掉慘重卻也將燕軍打得七零八落,燕國也其實無需爭辯氣似乎還以為自己是在樂毅時代。)。

公元前250 年秦孝文王立三日卒,莊襄王立。呂不韋(呂不韋以人易貨,竊國悍賊。)相秦。

公元前249 年楚滅魯。

公元前248 年蒙驁伐趙,定太原,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

公元前247 年年王龁攻上黨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

公元前246 年秦始皇嬴政立(雖然是秦始皇最后完成了統(tǒng)一,但在其繼位以前,秦昭王經(jīng)過50多年的征戰(zhàn)已經(jīng)奠基了統(tǒng)一的根蒂根基,秦始皇只做了收尾工作)。

公元前244 年前蒙驁伐韓,取十二城。趙王以李牧為將,伐燕,取武遂、方城。

公元前241年楚、趙、魏、韓、衛(wèi)合從以伐秦,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取壽陵。至函谷關,秦師出,五國之師皆失敗逃走。

公元前237年 免呂不韋相。

公元前235年秦誅殺呂不韋。

公元前232年王大興師伐趙,一軍抵鄴,一軍抵太原,取狼孟、番吾;遇李牧而還。

公元前231年秦伐趙,趙王以李牧為大將軍,復戰(zhàn)于宜安、肥下,秦師敗績,趙封李牧(李牧是戰(zhàn)國后期第一個數(shù)敗秦軍的將軍,趙國后期多良將像廉頗,李牧;都毀于自國之手,趙王貶廉頗,長平40萬趙卒被殺,殺李牧,趙國直接被滅。)為武安君。

公元前229 年王翦伐趙,李牧御之,秦使反間計,趙王遷,殺李牧。

公元前228年王翦擊趙軍,大破之,遂克邯鄲,虜趙王遷。秦滅趙。

公元前227年 荊軻刺秦王。

公元前226年 秦使李信,蒙恬將20萬伐楚。

公元前225年王賁伐魏,引河溝以灌椽子。三月,城壞。魏王假降,殺之,秦滅魏。同年李信為楚軍所破。秦王起王翦將。

公元前224年王翦將60萬伐楚,大破楚軍,殺楚將項燕。

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虜楚王負芻,秦滅楚。

公元前222年大興兵,使王賁攻遼東,虜燕王喜。秦滅燕。王賁攻代,虜代王嘉。

公元前221年 齊王降,秦滅齊。終及并六國,戰(zhàn)國竣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春秋戰(zhàn)國大事年表
春秋戰(zhàn)國典故匯集
中國古代的40個典故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41個經(jīng)典典故
五分鐘理清混亂的春秋戰(zhàn)國
先秦第六講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