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為清朝官修詩歌總集,由康熙帝敕命張?jiān)フ碌热司幾搿H珪踩僖皇呔?,收錄宋金元明四朝詩作,每朝前附姓名爵里。編排以皇帝御制詩為首,依次為四言詩、樂府歌行、古體詩、律詩、絕句、六言詩、雜言詩,以體裁分別編列。此為清康熙四十八年內(nèi)府刊本。
《御定四朝詩》包括宋詩78卷,作者882人。金詩25卷,作者321人。元詩81卷,作者1197人。明詩128卷,作者3400人??滴跛氖四辏?709)圣祖仁皇帝御定,右庶子張?jiān)フ碌确铍肪幋巍C看?,各詳敘作者之爵里。其詩則首帝制,次四言,次樂府歌行,次古體,次律詩,次絕句,次六言,次雜言,以體分編。
唐詩至五代而衰,至宋初而未振。王禹傅初學(xué)白居易,如古文之有柳、穆,明而未融。楊億等倡西昆體,流布一時(shí)。歐陽修、梅堯臣始變舊格,蘇軾、黃庭堅(jiān)益出新意,宋詩于時(shí)為極盛。南渡以后,《擊壤集》一派參錯(cuò)并行。遷流至于四靈、江湖二派,遂弊極而不復(fù)焉。金人奄有中原,故詩格多沿元裙。迨其末造,國(guó)運(yùn)與宋同衰,詩道乃較宋為獨(dú)盛。元好問《自題中州集后》詩日:“鄴下曹劉氣盡豪,江東諸謝韻尤高。若從華實(shí)評(píng)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必M虛語乎?有元一代,作者云興。虞、楊、范、揭以下,指不勝屈。而末葉爭(zhēng)趨綺麗,乃類小詞。楊維楨負(fù)其才氣,破崖岸而為之,風(fēng)氣一新,然訖不能返諸古也。
明詩總雜,門戶多岐。約而論之,高啟諸人為極盛。洪熙、宣德以后,體參臺(tái)閣,風(fēng)雅漸微。李東陽稍稍振之,而北地、信陽已崛起與爭(zhēng),詩體遂變。后再變而公安,三變而竟陵,淫哇競(jìng)作,明祚遂終。
大抵四朝各有其盛衰,其作者亦互有長(zhǎng)短。而七百余年之中,著作浩繁,雖博識(shí)通儒,亦無從遍觀遺集。至于澄汰沙礫,披檢精英,合四朝而為一巨帙,勢(shì)更有所不能矣。我國(guó)家稽古右文,石渠、天祿之藏,既逾前代。我圣祖仁皇帝,游心風(fēng)雅,典學(xué)維勤,乙覽之余,咸無遺照。用能別裁得失,勒著鴻編。非惟四朝作者得睿鑒而表章,即讀者沿波以得奇,于詩家正變?cè)戳鳎嘁灰蛔R(shí)其門徑,圣人之嘉惠儒林者寧淺鮮歟?(《四庫全書總目精華錄》)
張?jiān)フ?/a>,名翼,字寄亭,以字行,清朝政治人物、探花。江南青浦(今上海青浦)人。
此“四朝”指的是宋金元明,康熙皇帝令儒臣編纂刊布《全唐詩》之后,又遂命“博采宋、金、元、明之詩,每代分體各編”,故成此集。
注:此系列書十一行二一字,每朝前冠諸家姓名爵里。
《御選宋詩》七十八卷、姓名爵里二卷,選錄詩家812人
御制四朝詩選序、纂選官人員
御選宋詩姓名爵里:卷一、卷二
卷一:帝制詩
卷二、卷三:四言詩
卷四至卷九:樂府歌行
卷十至卷二十四:五言古詩
卷二十五至卷三十四:七言古詩
卷三十五至卷四十四:五言律詩
卷四十五至卷五十六:七言律詩
卷五十七、卷五十九:五言長(zhǎng)律
卷六十:七言長(zhǎng)律
卷六十一至卷六十三:五言絕句
卷六十四至卷七十五:七言絕句
卷七十六:六言詩
卷七十七、卷七十八:雜體詩
《御選金詩》二十四卷、首一卷、姓名爵里一卷,選錄詩家321人
御選金詩姓名爵里
卷首:帝制詩
卷一:四言詩、樂府歌行
卷二至卷四:五言古詩
卷五至卷卷七:七言古詩
卷八至卷十:五言律詩
卷十一至卷十六:七言律詩
卷十七:五言長(zhǎng)律
卷十八至卷二十三:七言絕句
卷二十四:六言詩等等
《御選元詩》八十卷、首一卷、姓名爵里二卷,選錄詩家1197人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卷一、卷二
卷首:帝制詩
卷一:四言詩
卷二至卷十一:樂府歌行
卷十二至卷二十三:五言古詩
卷二十四卷三十三:七言古詩
卷三十四至卷四十一:五言律詩
卷四十二至卷五十九:七言律詩
卷六十至卷六十三:五言長(zhǎng)律
卷六十四:七言長(zhǎng)律
卷六十五、卷六十六:五言絕句
卷六十七至卷七十八:七言絕句
卷七十九:六言詩
卷八十:雜體詩
《御選明詩》一百二十卷、姓名爵里八卷,選錄詩家3400人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卷一至卷八
卷一:帝制詩
卷二:宗藩詩、宗室附
卷三:四言詩
卷四至卷十五:樂府歌行
卷十六至卷三十五:五言古詩
卷三十六至卷四十九:七言古詩
卷五十至卷六十七:五言律詩
卷六十八至卷九十一:七言律詩
卷九十二至卷九十四:五言長(zhǎng)律
卷九十五:七言長(zhǎng)律
卷九十六至卷一百:五言絕句
卷一百零一至卷一百一十六:七言絕句
卷一百一十七、卷一百一十八:六言詩
卷一百一十九、卷一百二十:雜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