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則】
【原文】
為學,要先安貧。簞瓢蔬水①,孔、顏家法也。澹泊②則心性通明;醉飽則意智昏塞。此其為損為益,已不自同況。厭貧,一心也;羨富,又一心也。汲汲營營③,求去其貧而趨于富,又不止于千百億心,是終身只在憂戚歆羨④中過。日不暇學,學亦無益。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于富貴則不處,于貧賤則不去,有以⑤也夫!
【注釋】
① 簞瓢疏水:簞,食器。瓢,飲器。指簡陋的食具,粗糙的飲食。喻安貧樂道。
②澹泊: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
③汲汲營營:汲汲,急切,匆忙;營營,奔走鉆營。即匆匆往來,奔走鉆營。
④歆羨:愛慕,羨慕,貪羨。
⑤有以:有緣故,有因由,有道理。
【譯文】
求學做學問,先要安于貧困。用簡陋的食具,食粗茶淡飯而安貧樂道,是孔子及其門徒顏子的家風。澹泊名利就會心性通亮明徹,醉飽終日則會愚昧糊涂。對其中的害處、益處,必定各自有各自的不同認識。厭惡貧困,是一種心境;羨慕富貴,又是一種心境。匆匆往來、奔走鉆營,急切地追求脫貧致富,即使有了千百億的家產(chǎn),求富的心也不能滿足,這是讓自己一輩子都處在憂愁煩惱貪羨愛慕中過日子。沒有一天顧得上學習,這種情況下即便去學,也不會有什么收益。不是以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君子是不會去享受的,寧愿感受清白的貧困而不去擺脫,有道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