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史學家王鳴盛說的“此天地間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指的就是《資治通鑒》。這句話什么意思呢?就是,這書是文化人必須讀的書。
著名作家馮唐說的:“如果只讀一本書,我就選《資治通鑒》”??梢娖浜鹆俊?/p>
金庸老先生說:“我寫作的功底,正是來自讀《資治通鑒》,也令我更了解歷史規(guī)律”??梢娖渚薮蟮膶懽鲀r值。
今天繼續(xù)給大家講《資治通鑒》,今天講“三家分晉”的典故。
三家分晉
這個典故發(fā)生在公園前403年,為什么要特意講這個典故?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典故,為什么?因為,從這個典故開始,春秋結(jié)束,戰(zhàn)國開始。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晉國,是春秋末期的一個諸侯國,在今天的山西省,山西的簡稱'晉'就是從這里而來。
在春秋末期,晉國就是個空殼子,權(quán)利完全由四大財團把控著。這就像現(xiàn)在的韓國一樣,政府無權(quán),財閥才是總舵手,這也是為什么韓國的總統(tǒng)沒有善終的,基本都進監(jiān)獄了。
那晉國的四大財團是哪四家呢?他們分別是智、韓、趙、魏。
挖掘機技術哪家強?智家的實力是最強的,但是,這智氏家族的董事長智瑤,卻不是什么好鳥。這人最大的愛好就是占便宜,他是怎么個占便宜法呢?就是成天和其他三家要土地。
直到有一次,趙氏家族的董事長趙無恤,實在是受不了這個無賴了,就坐著高鐵躲到了太原市。而這個時候,智瑤又給大家上了一課?什么課呢?——如何將不要臉進行到底。
智瑤一看趙無恤去了太原市,于是,馬上喊上韓家和魏家的董事長,趕緊上12306買了高鐵票,追了過去。
要說這韓國和魏國也是真夠可以的。平日里,這兩貨本來也是被智瑤摁在地上摩擦的對象,可今天一聽智瑤要帶著他倆去太原揩油趙無恤的時候,這兩個貨也是心里面樂開了花兒。
這三家的聯(lián)合,其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要說這太原市的古城墻也真不是豆腐渣工程,久久圍攻不下,最后,實在是沒辦法,這智瑤把太原的母親河——汾河,給挖開了。智瑤打算水淹太原。
眼看著太原就要垮了,這個時候,韓家和魏家的董事長卻心事重重,高興不起來了。這又是為什么呢?是因為到嘴的肉他不香了嗎?還是因為這兩家突然就大發(fā)善心了呢?
都不是,是因為這兩家看著趙無恤的結(jié)局,很快想到了自己的結(jié)局。因為,韓國和魏國的首都也在汾河邊上。
于是,韓國、趙國、魏國悄悄建了一個微信群,群的名字就叫“滅了二貨智瑤”群。
三家打開視頻,開了一個視頻會,經(jīng)過一番商量,決定里應外合滅了智瑤。
就在智瑤滿心歡喜等待收獲的時候,突然,被韓、趙、魏三家用麻袋套住腦袋打了一頓,死了。而韓、趙、魏三家呢?擺了一桌酒席,在酒桌上,就把智瑤的土地和錢財分了臟。從此,江湖再無晉國。
這三家的反水聯(lián)合,其實還是告訴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春秋五霸里面的晉國,就這樣,被一分為三,出現(xiàn)了韓國、趙國、魏國。5霸-晉國=4霸,4霸 韓、趙、魏=7雄。
于是,春秋五霸結(jié)束,戰(zhàn)國七雄開始。
從這一刻起,“齊、楚、燕、韓、趙、魏、秦”——戰(zhàn)國七雄,開始逐鹿中原!
究竟鹿死誰手?作為我們現(xiàn)代人,當然是知道結(jié)果的。最后,公園前221年,秦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這個一統(tǒng)天下的過程,還有里面的精彩典故和風云人物,我們以后慢慢再講。
再接著說智瑤,智瑤這小子終究是壞死做絕,死了也沒能便宜了他,為什么這么講呢?
因為呀,宋朝的司馬光,就是那個編《資治通鑒》的作者,把他寫進了《資治通鑒》里。在書里面,又把他好好的評價了一番。
司馬光是怎么評價智瑤的呢?他是這么說的:有能力,無品德,就是個小人。
要不說人家司馬光能有偉大的成就呢,人家司馬光就是會舉一反三,在指點智瑤的同時,愣是給后人總結(jié)出一套評價人的公式,是什么公式呢?
書上是這么說的:有道德 有能力=圣人,有道德 無能力=君子,無道德 無能力=愚人,無道德 有能力=小人。
他的最后結(jié)論是:在職場上,包括官場上,如果實在找不到圣人和君子,寧可用愚人,也不能用小人。
這是為什么呢?他也講了相關論述。在講他的相關論述前,我給大家講一個例子。
這個例子,是發(fā)生在我們系統(tǒng)內(nèi)的一個局級單位的事情。一個財務出納是大領導的親戚,是一個很小的出納,沒什么權(quán)利,但管著大額資金的進出。這人呢,見錢眼開,結(jié)果,伙同另外一個財務人員,從公司賬上往境外挪出去200000000元,你沒看錯,整整兩個多億。最后案發(fā),被判無期。這個局,因為發(fā)生這樣的惡性案件,上到局長,下到科長,全部擼了一個遍。這就是用人不慎的結(jié)果。
接著再講司馬光關于用人的論述。
他是這樣認為的:圣人和君子的才能是做善事;小人的才能是做邪惡的勾當;而愚人呢,因為他們沒有智慧和能力,所以,就像一只蚊子一樣,雖然也想咬人,但是只要一巴掌就能解決。
這里面,小人是最可怕的,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智慧會生出邪惡,而他們的能力又可以幫助他們達到目標,這就像老虎長了翅膀。
所以,公司的領導人,能分清才能和品德,會用人,很重要。
合家話史
今晚,放下手機,開個家庭討論會,話題又有了:“三家分晉”到底是一個什么典故?、春秋和戰(zhàn)國的分界點是哪個事件?
把這些講給你的孩子,讓他妥妥的贏在起跑線。
關注才能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