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實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未成年時,人們在知識領域修行,為的是成年后能沉淀一份光鮮的工作;成年后,需要為婚姻、父母、子女修行,為的是至親的人都能夠幸福安康。
上學期間,最恐怖的事情莫過于偏科;而結婚之后,最恐怖的事情莫過于難以平衡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以及工作與家人之間的關系。
那么,在一樁婚姻中,想要收獲幸福,需要在哪五個方面做到平衡?
一、物質層面需得到最起碼的保障。
雖然說金錢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生活中的種種浪漫之舉都不開金錢的支撐。為此,當你在婚姻中好吃懶做的時候,千萬不要怪罪你的愛人還能和你繼續(xù)同甘共苦。想問,作為成年人,憑什么要在愛人面前淪為寄生蟲?為此,夫妻之間,都要為婚姻生活添磚增瓦,如果將賺錢的重擔交給某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在重擔下產(chǎn)生浮躁情緒,以至于他為了卸掉身上的重擔,最終上演愛情呼叫轉移。很多夫妻都因為貧賤,最終上了百事哀。所以,別在自己貧窮的時候去抱怨你的愛人太過物質。生活在俗套里的人們終究是愛錢的?;蛟S我們不能夠大富大貴,但是,最起碼的生活保障還是應該擁有的。
二、處理好工作和陪同家人的時間。
生活中,人們往往會上演兩個極端:要么,游手好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黏在愛人身邊,這樣的人會遭到愛人嫌棄;要么,把自己淪為工作狂,工作之余,還有更多的應酬等著自己,以至于陪同愛人的時間少之又少,這樣的人同樣會遭到愛人嫌棄。為此,作為成年人,在為事業(yè)奮斗的時候,也要擠出時間給予愛人和孩子最起碼的陪同。意味著:需要在事業(yè)和家庭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夠避免不必要的爭吵。人生本來就是矛與盾的較量,事業(yè)就好比矛,家庭就好比盾。沒必要在矛與盾之間分出誰更重要,而是需要用心去皆顧事業(yè)與家庭之間的平衡。為此,作為成年男女,需要減少一些沒必要的應酬。
三、平衡愛人和自己父母間的關系。
對于很多人而言,在一段婚姻中,夫妻本身的感情并沒有太大問題,但是會因為家庭其他成員的存在,導致夫妻矛盾的產(chǎn)生。最常見的兩種現(xiàn)象:1)女人嫌棄丈夫‘愚孝’;2)男人嫌棄女人太能添補娘家人。原本,盡孝是傳統(tǒng)美德,卻會在一些時候成為婚姻的牽絆。為此,想告誡所有已婚男女:孝敬有尺度,必須以先顧全自己的小家為前提。與此同時,已婚男女也需要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一定要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圍內(nèi),不要去嘮叨愛人盡孝這件事。要知道,父母也曾年輕過,你們也會變老。你們現(xiàn)在對父母的態(tài)度,通常就是你們的子女未來對待你們的態(tài)度。
四、學會相互尊重且適應相互約束。
婚姻原本就是搭伙過日子,尤其在兩個人逐漸熟知以后,就會看清對方身上的缺點。這時,需要明白一件事:彼此雙方都是不完美的。好的婚姻或許應該是這樣:甘愿為對方犯賤,并縱容對方犯傻。所以,在一樁婚姻中,夫妻之間要學會相互尊重。然而,婚姻除了有相互陪同的功效,還有相互約束的功效,肯定不能像單身狀態(tài)下那般自由,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將愛人以及子女的感受考慮進去,為此,圍城男女也需要接納彼此之間的相互約束,而不是把愛人給予你的‘管制’,當做所謂的限制你的人生自由。任何事情都有其存在的兩面性,意味著,在享受被愛人陪同的時候,也需要承載愛人的嘮叨。
五、要擁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情懷。
沒有誰敢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犯錯誤。事實上,人們在犯錯之后,會只帶著內(nèi)疚,這時,需要的不是聽你嘮叨,而是希望你能夠給予寬容。就好比:當我們上小學的時候,犯錯之后,本身就非常忐忑,面對老師或家長的批評、甚至挨打,當時又是怎樣的心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特別害怕被別人揭短、被別人打臉,被別人舊事重提。既然我們非常反感這些舉動,那么,我們就不要用同樣的舉動去對待你愛的人。夫妻在一起,無需太多埋怨,遇事時,最好先來個將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