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斯旺到開羅,幾乎所有的旅行團(tuán)都是坐火車的,這樣可以省去一晚上旅館的開支,也免掉坐汽車的一路勞頓。坐火車可以睡覺,兩人一間,上下鋪,房間里有洗臉盆,車廂造得不錯,但保養(yǎng)得不太好。晚餐是送到車廂里來的,形式如同飛機(jī)餐,只是質(zhì)量差點而已。
開羅的火車站,又破又舊。車站上又是警察,又是荷槍的士兵,戒備森嚴(yán)。從車站出來,一路上破破爛爛,街邊還堆積著一堆堆的垃圾,我沒有拍照,不好意思曝光人家的“陰暗面”。實在太臟了,還有人在垃圾堆里撿東西。大路旁的房子,好象都沒有完工,就像“爛尾房”。頂層都還豎著好多赤裸的鋼筋,外墻也都沒有粉刷,幾乎大多數(shù)的房子都是這個“德行”。說是沒完工吧,可是都有人居住。原來埃及未完工的房子不用交稅,所以干脆都不讓它完工了。也是“你有政策,我有對策”,好像是我們的同門師兄弟。只是這樣一來,開羅的街景實在太煞風(fēng)景了。
金字塔和人面獅身像是埃及游的重頭大戲,原以為那是在大沙漠里的,其實它就在開羅城里。名列世界七大奇跡,毋庸置疑,實至名歸。幾千年前,用幾乎一樣大小的花崗石,堆成這樣一個幾何圖形。如何設(shè)計,如何鑿石,如何運(yùn)輸,如何堆積,如何測量,想象不出!那時候,可是沒有羅盤,沒有測量儀,沒有起重機(jī),沒有大卡車啊!在金字塔的中心,還留有空位,作為法老的墓穴,這又是一個難題。
世界上的有些事,似乎東西方如出一轍。埃及的皇帝為了自己的身后事,造就了帝王谷和金字塔,一個在地下,一個在地上;咱們的老祖宗,也是為了自己能流芳萬世,給我們留下了有兵馬俑的始皇陵和乾陵。當(dāng)時這些工程,無一不是勞民傷財,死人無數(shù)。沒料想到得今日,卻成了為后世所稱頌,并引以為榮的傳家寶了。如何評說,難矣。
古跡的門口只是十分簡陋的柵欄,也沒一個介紹古跡的展覽館,更沒有賣紀(jì)念品的小賣部。埃及的旅游部門實在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改進(jìn),可以發(fā)展,可以藉此增加好多收入的。
我們在大小三個金字塔和人面獅身像前面,拍了幾張照,站在那里,面對著它們感嘆一番,就完成了埃及游的重點項目。我們沒有進(jìn)入金字塔里面去,說是要彎著身子爬進(jìn)去,而且里面也沒有什么東西,就作罷了。
帝王谷和金字塔里面的木乃伊,都搬到開羅博物館里去了,也有很多散布在世界各地。我們在大英博物館和法國的盧浮宮里,都看到過大量的木乃伊,似乎比在開羅看到的還要精彩,陳列得還要周全。令我震驚的是,還有那些有金箔包裹的王座和馬車,其手工之精細(xì),圖案之漂亮,恐怕幾千年后的今日,都未必做得出來??上ю^內(nèi)不準(zhǔn)拍照,無法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