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季,直到我提筆時,窗外還是鳥鳴聲聲,一陣陣叫得江南小山城草木忘了季節(jié),一些常誦著天行有常的人,不安中指責(zé)著時令不調(diào),就連我女兒因為有了一件新的紅棉襖,也喊嘆著冬天的遲到。
這冬行的春令,并非一切如春,春風(fēng)中空氣滋潤,溫暖中大地潮濕,花開帶露,草綠擰汁。然而這冬行的春令只有暖字投味。花,無色爭輝;樹,無澤映綠。干燥讓孩兒紅唇開裂,讓大人肌膚涂灰。再說今年入夏以來便是晴多雨少,曝曬的太陽蒸發(fā)了大地的水份,南水北調(diào)仿佛航道在天。白天同事相遇,道一聲好,便隨一聲感嘆,這天何時才有雨。
思雨的情結(jié)越結(jié)越緊,在我少有的夢里見到了雨,雨落在我故鄉(xiāng)的屋檐上,又從屋檐往下滴,我張著嘴望著雨水,追著想接住幾滴,可是總在我要接住時,就來一陣風(fēng),刮走了這雨滴。雖說雨下了一場,可我醒來時,還是一陣口渴。
很小時,我對雨就有著深深的情感,只要雨一下,便和左鄰右舍的小伙伴聚在家里玩著許多有趣的游戲,叫鄰居嬸嬸的女兒做自己的新娘,結(jié)婚、生兒,耕種、教讀。仿佛村里的一家一戶就是在這雨中長大。
上學(xué)了才知村子不僅要雨,更要晴天。多下幾天的雨,父親會皺著眉說,再這樣下著,有米也煮不成飯了。母親會說,弟弟的干尿布都用完了。村里小店鋪阿姨也說,再這樣下著,拖拉機開不進村,你們想要的糖果也就沒得買了。當(dāng)年村子的狀況是“天睛公路,吃糍電站,土話老師。”若是沒了睛天,那可是事關(guān)衣食,我再喜歡也不能不顧這等大事。
我拖著一褲管黃泥土離開了村子,不再向山覓食,進園謀吃,春夏秋冬,天睛下雨,不再那么連心,更多的是用衣著體會著氣候。襯衫短袖,秋裝冬服雖說跟不上廣告,但一年四季都有相應(yīng)的衣褲。二十四節(jié)氣在這段生活的日子,成了誦讀的節(jié)氣歌。
天是天來人是人,人怎么生活是人的事,天上有云,雨還是要下著,有時也是一下就是幾天。有一年的有一天這城里的雨,不知不覺又滴到我的心田,如春播的種子在雨中發(fā)芽、生根,二十年前在家鄉(xiāng)屋檐下隨雨潛入的夢境,在這塊心田長出的樹上開了花。井字格的雨傘下,她陪我走過村中的雨巷。一把傘一片天,遮蔭著她和我走過,走出,一片天一把傘,激蕩著她和我走過了山,走過水,走過了許多的春秋。在我的世界里,有雨的日子,就有了那把傘,就有那對影,就有了沙灘上一串腳印,就有海堤上雨落傘面竊聽我們的私語。
有雨的日子,山浴干凈了,溪漲豐滿了,空氣也濕潤了,我的心河也就常有了的漣漪,也就會蕩漾著她折放的紙船。今年冬天少雨,一切干燥,我心也渴,渴了就夢雨,夢那故鄉(xiāng)的雨,那小城的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