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情只到梨花薄。
片片催零落。
夕陽何事近黃昏。
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銀箋別記當時句。
密綰同心苣。
為伊判作夢中人。
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虞美人:詞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
梨花?。褐^梨花叢密之處。?。褐覆菽緟采帯?br>不道:猶不管、不顧。
招魂:招生者之魂。
銀箋(jiān):涂有銀粉的箋紙。
同心苣(qǔ):相連鎖的火炬狀圖案花紋,亦指織有這種圖案的同心結(jié)。古人常用以象征愛情。
判作:甘愿作。
索:猶應(yīng),須,得。
真真:美人之代稱。此處借指所思之情人或妻子。
這首詞敘述對亡妻的思念。趙秀亭、馮統(tǒng)一《飲水詞箋?!罚骸按艘鄳淹銎拗?。盧氏卒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梨花期已過,詞至早當作于康熙十七年。”
上片“春情”二句謂梨花開放時已近暮春,雖然漂亮,但是不久就零落殆盡。但“春情只到梨花薄”,并不單指梨花因為春天的流逝而凋殘稀薄,而意在梨花盛開于美好的春天,來不及歡喜就被風吹落了。以春光比喻相處的美好時光,用凋謝的梨花來指代心中的愛人,暗示妻子年紀尚輕,不幸亡故,語句略帶怨意?!靶标枴倍湄焼栃标枮楹未掖蚁律?,天色垂暮,而不管自己還在為妻子招魂,希望能復(fù)其精神,延其年壽。由怨生怒,語似無理,實為情深之故。
下片寫思憶。當年與妻子的定情詩句,特地另外寫在銀箋上,還密密地打著同心結(jié),以示對妻子的愛心永遠不變。甘愿作夢中人,以便能和妻子一起在夢中生活;或者對著亡妻的遺像呼喚她的名字,希望她能像傳說中的真真一樣,從畫圖上走下來,復(fù)活重生。這種心情,在作者的悼亡詞中經(jīng)常流露,說明詞人對妻子情深意摯,妻子死后還念念不忘。
該詞上片寫景,景中含情,自然過渡到下片直抒胸臆,詞意一氣貫注,酣暢淋漓。
田萍《納蘭詞全集鑒賞》:“‘春情只到梨花薄’,不寫悼亡而悼亡之傷隨梨花的凋落自然流露,寄情于景,將內(nèi)心的感情表達得自如而清晰?!?/p>
張秉戊《納蘭詞箋注》:“這首詞以春到梨花,又風吹花落之興象寫對伊人(或其妻子、戀人)的刻骨相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