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竹枝詞學會
竹枝詞是一種民歌,一種文人創(chuàng)作的地方民歌。創(chuàng)作竹枝詞的詩人,目光向下,先憂后樂,如實記錄百姓民生,承續(xù)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粹——儒家人格精神。這種承續(xù),極大豐富了各地的文化特質,并在新時期,獲得了更大發(fā)展空間,表現(xiàn)出中國文化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
了解這種竹枝詞現(xiàn)象,讓我們追蹤溯源,從竹枝詞流派創(chuàng)始人劉禹錫開始說起。
一、劉禹錫的竹枝詞
劉禹錫是中唐最杰出的文學家之一,人稱“詩豪”,更是開竹枝詞先河的一代大師。因為政治原因,經(jīng)歷了長達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涯。在貶謫期間他學習創(chuàng)作民歌體詩作,提升了民歌的地位,使其由“俚”趨“雅”,擴大了其傳播的范圍,在詩歌王朝的唐代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即一條文人詩歌創(chuàng)作與民歌相結合的道路。這一條道路因為接地氣,聚民心,在后世發(fā)揚光大,薪火相繼,綿綿不絕,成為中華詩歌形象持續(xù)獨立于世界文學殿堂的中國符號。
劉禹錫所開創(chuàng)的這條道路叫作“竹枝詞”。夔地民歌“花兒”“竹枝”等敘事詠俗,將那農(nóng)事、土俗、民情等,只管一一唱將出來,明快上口,唱的時候,用竹笛、鼙鼓伴奏,邊唱邊舞。如至今依然在當?shù)亓鱾鞯囊皇谆▋?,是歌詠家政服務的,這樣唱道:“北京人雇河間婦,南京人傭大腳三。西蜀省招蠻二姐,花纏細辮態(tài)多憨?!?/span>還有一首情歌,“江邊楊柳一排排,砍根楊柳做船來,千人萬人我不渡,單渡情哥到花臺”。這種今天在詩歌圈內(nèi)只能稱作是順口溜或打油詩的民歌,到了劉禹錫手上,就用唐代格律詩歌體裁進行了改造,即在不改變?nèi)〔姆较虻那疤嵯?,?/span>佩文韻府的106部平水韻,用三平韻七絕格律的兩種體式來制作民歌,號曰“竹枝詞,人稱“有韻的方志”,以詩紀實,以詩記史,活潑樸素,生動清新。需要強調(diào)的是,從音樂美的角度出發(fā),劉禹錫在竹枝詞的韻律上又作了一些改進。一是押平聲韻,改變了部分竹枝民歌原先的仄聲韻,使曲子更加輕快悠揚。二是注意平仄的搭配。平仄變化,使曲子如行云流水,陰陽上去,抑揚頓挫,又似澎湃的海濤,如原生態(tài)民歌一樣動人心弦。
到了明清時期,竹枝詞創(chuàng)作趨向高潮的同時,其創(chuàng)作格律規(guī)范也約定成俗地走向了成熟。我們現(xiàn)在所能看到海內(nèi)外各種竹枝詞作品,都在竹枝詞創(chuàng)作規(guī)范承傳上作了有歷史意義的努力。如郁達夫有《日本竹枝詞》、郭則沄有《江戶竹枝詞》、潘飛聲《柏林竹枝詞》,還有《倫敦竹枝詞》、《海外竹枝詞》等。如清代中后期大陸出現(xiàn)的中華四大竹枝詞“三峽竹枝詞”、“嶺南竹枝詞”、“上海竹枝詞”“漢口竹枝詞”等。
劉禹錫所作的十一首《竹枝詞》,每首的前兩句主要吸取了七絕聲律諧婉的特點,后兩句又保持了民間傳唱的《竹枝詞》在曲調(diào)上凄涼怨慕的特點,兼有兩者之長,并采用諧聲雙關、重迭回環(huán)等藝術手法,使之韻律自然。如“紅花”、“花紅”,既造成了結構上的回環(huán)之美,加強了言情的效果,又造成了音韻上的流宕圓轉之美??谡Z“郎”、“儂”的運用,也使《竹枝詞》帶有儷歌色彩,顯得生動活潑,如同天然的民歌一樣動人心弦。據(jù)記載,他一共
創(chuàng)作了標題為竹枝詞的作品兩組共十一首,還有為大家所熟悉的兩首桃花詩。這些作品成為后人研讀劉禹錫的珍貴史料。
竹枝詞九首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xiāng)情。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t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江上朱樓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憑寄狂夫書一紙,信在成都萬里橋。
兩岸山花似雪開,家家春酒滿銀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宮外踏青來。
城西門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斕。
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個里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竹枝詞二首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xiāng)歌。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桃花詩兩首
戲贈看花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二、劉禹錫竹枝詞作品中體現(xiàn)的儒家人格精神
儒家人格精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內(nèi)核,自古以來由中華優(yōu)秀知識分子群體所承載,所傳告。儒家人格精神突出表達為入世有為兼善天下的儒家風范,弘毅致遠自強不息的儒家風骨。劉禹錫所開創(chuàng)的竹枝詞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鮮明文化符號,所展示的正是這種儒家人格精神。
1、入世有為兼善天下的儒家風范
孔子說:“養(yǎng)其身以有為也”(《禮記·儒行》);孟子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舜即舜帝,上古賢人。我孟子是什么人都不重要,只要有為,亦可以學堯舜。泛泛而說,只要我們做到見賢思齊,那么就可以人人皆堯舜。“入世有為”對儒家來說,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在于有所作為。第一,是自覺的使命意識。對民族、對國家、對社會有強烈的責任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天下為己任”的一種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第二,是兼善天下有所作為的擔當情懷,有浩然正氣。對國家、對人民、對人類有所奉獻。在國家、民族危難的時候,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犧牲。
劉禹錫鐵肩擔道義,他將民族危亡命運系于一身,敢為天下先,積極投身政治改革,在遭到排擠打擊失敗,經(jīng)歷政治傾覆命運之時,仍然積極關注民生,關注民間疾苦,以百姓情懷喜樂百姓民生。前后兩組竹枝詞取材自夔州百姓日常生活,如第一組竹枝詞細致到當?shù)赝了资恰?/span>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戴著銀釧金釵的女人們下山來背水準備做飯料理家政;佩帶長刀、頭頂短笠的男人們前去開墾荒地,種植莊稼養(yǎng)家糊口。第二組竹枝詞則以一份生命的喜悅,妙筆生花,再現(xiàn)了青年男女在熱戀中的炙熱心理?!皸盍嗲嘟剑劺山咸じ杪?。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苯叴沽?,綠意盎然;江中流水,平如鏡面。突然她聽到了江上傳來的熟悉歌聲。哎,我心中的人兒啊,就像這晴雨不定的天氣,說是晴天,西邊卻下著雨,說是雨天,東邊卻還掛著太陽。他對我像是無情卻又像是有情,真讓心中惦念掛懷呀。這一首竹枝詞,不僅在劉禹錫特定人生際遇中成為他君子風范的注腳,而且已然成為后世竹枝詞創(chuàng)作的圭臬。經(jīng)過歷代詩人錘煉,竹枝詞到了元明清時期,民國時期,漸次在體裁格律上、題材領域上、表達風格上形成了成熟規(guī)范,與這一首竹枝詞的示范作用是分不開的。
劉禹錫主張“功利存乎人民”,正道直行,“憂國不謀身”,守正立世。即便身遭厄運,歷經(jīng)窮鄉(xiāng)僻壤,依然達變,淡定,并不因為什么意外而改變初衷。在劉禹錫那里,儒家人格精神在堅守,匡時救世不放棄,進或退,出或處,通權達變,毫不固執(zhí),所以,厄運之于劉禹錫,就是一段經(jīng)歷而已。我們絕不會看到抑郁癥的劉禹錫,更不會看到頹唐崩潰的劉禹錫。歷史上的劉禹錫,就是一個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的大丈夫!被貶謫的二十三年里,在夔州任上,他重土愛民,興教重學,深得人民愛戴。在同州任上,劉禹錫開倉賑災,救千萬百姓與大旱涂炭之中。在蘇州任上,劉禹錫賑濟水患,減賦免稅,與流亡災民直接對話。一城百姓皆念其生民福德,專修祠堂以示紀念。眾多竹枝詞詩人,大多秉承了劉禹錫入世有為的儒家風范,無論遠在江湖,或是身居廟堂,都一樣以民族國家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寫民生敘民情,干文化實事,做文化建設人,也是今天竹枝詞文化志愿者們的真實寫照。
2、弘毅致遠自強不息的儒家風骨
他還鳴出《百舌吟》、《聚蚊謠》、《飛鳶操》、《華佗論》等詩文,屢屢諷刺、抨擊政敵,由此導致一次次的政治壓抑和打擊,但這壓抑打擊卻激起他更為強烈的憤懣和反抗,并從不同方面強化著他的儒家人格精神。他說:“我本山東人,平生多感慨”(《謁柱山會禪師》)。這種“感慨”不僅增加了其詩耐人涵詠的韻味,而且極大地豐富了他的詩歌作品的深度和力度。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楊柳枝詞九首》其一),在劉禹錫的詩句里,你是否可以領悟到了儒家人格精神的一種傲視憂患、獨立不移的英雄氣慨和迎接苦難、超越苦難的擔當情懷,一種奔騰流走的生命活力和棄舊圖新面向未來的樂觀精神,一種堅毅高潔的儒家人格內(nèi)蘊呢?
【此文于2014年8月15日在“鐘祥第二屆湖北國學論壇”上發(fā)表,反響熱烈。】